陳猛
2013年末,隨著趙寶剛執導的電視劇《老有所依》在北京、浙江等衛視的熱播,空巢老人的養老話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独嫌兴馈匪v述的故事,是現實形態下每個人都正在面對或即將面對的問題。對于剛剛進入而立之年的80后一代,“養老”的觸感逐漸變得清晰,正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境況。曾經為自己犧牲一切的父母動作終于慢了下來,更可能逐步與自己調換角色,徹底成為需要被照顧的一方。
《老有所依》講述了三個面臨養老困境的家庭:江木蘭家、雷頌華家和余淼家。這三個家庭在與老人的相處方面各有各的煩惱和不幸,卻又因一系列的巧合而聯系在一起。在這三個家庭中,導演著力刻畫的是江木蘭(劉濤飾演)和丈夫呂希(張鐸飾)這個家庭,他們是整部電視劇的核心。另外兩個家庭都與江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主人公江木蘭祖籍安徽桐城,畢業后與北京人呂希結婚定居北京,經過10多年的打拼成為一家大型超市的部門經理。超市店長的跳槽致使集團總部派下來一位高層雷頌華臨時兼任店長并在超市中層中選拔新任店長,由此引出雷頌華與母親方瓊之間的矛盾。此時,江木蘭的父親江開國因白內障手術到京治療,認識了桐城老鄉謝雅芝,而謝雅芝的兒子余淼正是江開國失散多年的親生兒子,余淼及妻子妮子對母親的種種不孝及謝雅芝和江開國的感情糾葛由此抽絲剝繭般地展開。這三個家庭的關系如圖1所示:
這三個家庭各自面臨不同的養老問題。江木蘭夫妻倆共有四個老人需要供養:江木蘭60多歲的父親和80多歲的爺爺以及丈夫呂希的父母。江父患有白內障,后來逐漸失明,爺爺后期患上老年癡呆,呂母下半身偏癱,上有老下有小的格局壓得夫妻倆喘不過氣來。然而更加糟糕的情況還在后面,一向健康的呂父在一次洗澡時不慎摔倒,因搶救不及時(呂希父母為空巢老人)失血過多而亡,呂母不堪打擊全身癱瘓,失去所有功能。呂母的護理問題、江家兩位老人的照料問題使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剛剛邁入而立之年事業正處于上升期的江木蘭、呂希夫妻盡管對老人非常孝順,但是在家庭和事業之間疲于奔命的二人實難兼顧,導致家庭和事業雙雙面臨危機。耿直的木蘭遭到同事陷害被開除;呂母在保姆的虐待與病痛的折磨中含恨離世,留給木蘭和呂希無限的悔恨和傷感;圍繞是否留在北京為父親和爺爺養老的問題與丈夫發生嚴重分歧的木蘭最終選擇了離婚。上有年邁老人需要贍養,下有五尺之童嗷嗷待哺,中有房貸、工作壓頂,盡管江木蘭和呂希屬于小有所成的“白領階層”,但想給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依然是有心無力。
雷頌華作為集團企業的高管,是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丈夫是某大型國有企業的老總,兩口子屬于“不差錢”的成功人士,對母親方瓊也誠意盡孝。而方瓊卻不滿女兒整日忙于事業對自己關心不夠,經常胡攪蠻纏,先后鬧出購買虛假保健藥品(被余淼之妻妮子所騙)、吞食安眠藥、懷疑保姆偷竊、指責女婿與保姆有染等一系列荒唐事,使母女矛盾日益激化,最后甚至離家出走。雷頌華與方瓊從經濟狀況看屬于上等,養老的經濟壓力完全不存在,她們之間的問題是缺乏溝通與理解。雷頌華給予了母親優厚的物質條件,卻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養老問題。2013年7月1日實施的新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把“?;丶铱纯础奔{入法律也正是出于對老年人精神贍養的關注。
謝雅芝則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母親,對于余淼這個撿來的自幼患有癲癇的兒子,她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母愛,誰知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余淼在自私寡情的妻子妮子的慫恿下,對母親一再逼迫,只知索取,鮮有回報。先是騙出母親的幾萬元存款拿去炒股,隨后為了霸占母親的房子把母親趕到一個廢物間里,最后甚至想用母親最后的依靠——退休金來還房貸。謝雅芝逆來順受的性格和子女的不孝是導致她最終的悲劇命運的根源。謝雅芝在對兒子徹底失望后終于決定和江開國結婚,然而卻在去登記的路上為了救一個嬰兒被車撞死。這三個家庭在養老問題上的基本情況如下圖2所示:
劇中這三個家庭反映了當下我國養老問題面臨的主要困境:一)子女負擔過重,精力有限;二)空巢老人缺乏關懷,精神空虛;三)子女不孝,缺乏監督。這些問題就是壓在“老有所依”的目標之上的三座大山,實現老有所依,任重道遠。筆者認為,要想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至少應從孝道教育感召、社會力量扶助、政策機制保障三個方面同時著手,缺一不可。
電視劇中,有一個慈善家辦的養老院,在這里老人們互相關懷,親如一家,氛圍融洽。江開國攜帶者父親江多福以及謝雅芝來到養老院后,身心愉悅,仿佛到了一個養老的樂園。離家出走的方瓊來到養老院后被這里老人之間的真情感動,悔悟自己以往的種種荒唐舉動,最終與女兒和解。然而養老院卻因為市政用地被拆除,養老院被迫解散,老人們忍痛各奔東西。最后還是在政府的干預下,又找出一塊地方重建了養老院。這說明,養老事業不僅需要像養老院院長這樣熱心公益的社會力量的參與,同時也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劇中的院長為了辦養老院,辭去了年薪幾百萬的工作,花光了積蓄,賣掉了房子,甚至最后妻子也離他而去。我們的政府需要反思,怎樣才能保護這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好人,使他們免受損失與委屈。
根據2013年2月我國發布的第一部老齡事業發展藍皮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截至2012年底,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比上年增加891萬,占總人口的14.3%。
按照聯合國之前的標準,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即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目前的老齡化危機正日益加深。如果解決不好養老問題,社會發展將無從談起。2014年2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這對完善我國養老體制,促進“老有所依”無疑是個好消息。
但是,筆者以為,不管是把“?;丶铱纯础奔{入法律,還是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短期內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目前面臨的養老困境。當下,采取“國家+社會+家庭”的三管齊下模式才能有效緩解養老難題,真正實現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