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美國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絕望的主婦》中四位主婦在婚姻中的地位和對待婚姻的態度,揭示美國現代女性“圍城”式的婚姻模式,并對現代美國女性的婚姻出路進行一定的探究。
關鍵詞:絕望的主婦;圍城式婚姻;婚姻出路
《絕望的主婦》是美國2004年到2012年熱播的一部肥皂劇。在跨越八年的拍攝中,該劇通過辛辣詼諧的劇情,向我們展示了美國現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對待婚姻的態度。
一、美國現代女性“圍城”式的婚姻模式。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如此描寫婚姻:“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這種“圍城”式的婚姻模式在《絕望的主婦》中通過四位主婦的婚姻生活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絕望的主婦》中四位主婦:蘇珊·梅爾、麗奈特·斯加沃、布麗·范·德·坎普、加布麗爾·索利斯,是受過教育的美國現代女性,卻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以愛情為名義的婚姻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無一例外的進入了婚姻的“圍城”中。
婚姻的城堡可以給女性以保護和慰藉,所以女性想要進入城堡無可厚非,但是除了保護和慰藉外,婚姻中也會有爭吵、暴力甚至死亡。四位主婦的婚姻生活都經歷了“結婚——離婚——再婚——結婚——......”的循環圈。在對婚姻的追求上,她們有在“圍城”中闖蕩的欣喜,也有被“圍困”的煩惱。以蘇珊為例,劇情一開始她就以一個離異單身母親的身份出場,在發現丈夫出軌之后,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沖出“圍城”。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治愈和調整之后,她與新搬來的水管工麥克開始了一場戀愛,并最終走進了婚姻。但是在婚姻的城堡中住久了必然會產生走出城堡的誘因和動機,果不其然兩人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也走向終結。蘇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對婚姻“圍城”的闖蕩。另外三位主婦也經歷著相似的婚姻循環圈。就美國來說,根據人口統計局的資料,美國的離婚率在1962年為22%,1973年為44%,此后離婚率一直上升,到80年代已經超過50%。與此同時美國人再婚率也在上升,這一定程度上表明,“圍城”式婚姻越來越脆弱,越來越走向惡性循環。
婚姻對于女性絕不是一座想沖出去的城堡。相反,婚姻對于女性來說,更像是一個必須要守住的的最后的避難所,是她被社會承認為一個女人的證書。在《絕望的主婦》中,可以發現,女性選擇沖出城堡往往是在婚姻已經超出她們承受底線的情況下發生的。
二、“圍城”式婚姻模式產生原因及出路
早在20世紀50年代,貝蒂·弗里丹在《女性的奧秘》中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即生活在郊區、受過教育、生活闊綽的白人中產階級婦女對現狀感到空虛和恐慌,并且每個人都對此感到羞恥,甚至不敢向自己提出的這一內心深處的問題——“這就是我的全部生活嗎?”然而,幾十年過去了,現代美國女性的生活依然如此。在經歷六七十年代女權主義運動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向保守主義回歸,特別是“9·11”事件后,美國人開始對自身安全產生焦慮感,并且期間美國經濟增長緩慢,社會失業人數增加,保守主義盛行。在這種情況下,女性被號召離開工作崗位,回歸家庭。《絕望的主婦》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完成的,劇中的四位主角無一例外在結婚后轉型為家庭主婦,選擇為家庭犧牲奉獻,經濟上完完全全地依賴男性。
當現代美國女性的全部生活只剩婚姻時,她們對家庭生活和對婚姻的渴望,對象征安全感的城堡的向往也就容易想象了。如果說年輕的單身女性可以用美貌、事業等外在的包裝保持自己的優越感和自尊心的話,那么已成為主婦的女性想要保持優越感和自尊心就只能利用美滿的婚姻了。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婚姻成為她們彰顯社會地位和上層生活的保障。換句話說,她們富的只有婚姻,窮的也只剩婚姻了。這樣就更容易理解,四位主婦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進入“圍城”式的婚姻中,為什么把婚姻看得高于一切。以加布麗爾為例,她因為和卡洛斯離婚而失去他的基金,不得不出去工作,甚至被迫到商店當化妝品推銷員。在潦倒之際,維克托,這樣一位聲名顯赫、帥氣多金的成功人士追求她時,她下意識的心理反應是雀躍。在城堡中久了會有被“圍困”的煩惱,當發現維克托對感情的不忠之后,她在掙扎中選擇了走出婚姻城堡。盡管已經經歷了兩次離婚,但是加布麗爾闖蕩城堡的行徑并沒有結束,隨后她又與前夫卡洛斯重復著“圍城”式的婚姻。
怎樣才能使婚姻不再像座圍城呢?或者怎樣才能擺脫被“圍困”的煩惱呢?出路恐怕只有一條,那就是讓女性除了尋找男人之外,還有許多同等重要的事情去做。讓女人不再依賴婚姻,而能在社會上有足夠的立足之地;讓女性不再把男人當做生存的前提,而能自己做主,成為一棵樹。
女權主義運動帶來了美國和歐洲女性就業率的大幅度上升。經歷了在1960年代、1970年代伴隨著帶有濃烈地左翼色彩的民權運動而出現的的女權運動高潮后,1978年美國已婚女性就業率上升到50%。1997年達到61%,在21世紀初的頭幾年的經濟繁榮期時,認同“返回家庭相夫教子”的“選擇女權主義”回潮,已婚女性就業率曾經回落到54%,在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因為生活壓力增大所迫,美國已婚女性就業率重新上揚,在2010年上升到69%左右。女性回歸職場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被“圍困”的煩惱,從而使“圍城”式的婚姻逐步走向瓦解。在《絕望的主婦》最后一季中,四位主婦統統走上追求事業之路。通過對該劇開篇與結局的對比,可以發現當四位主婦不再把婚姻和男人當做生活的全部,當她們把人生的重心分散化,不再只絕限于家庭時,她們不僅獲得了經濟上的獨立而且也徹底掙脫了婚姻的牢籠,走出了婚姻的“圍城”模式,真正收獲了幸福,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貝蒂·弗里丹. 女性的奧秘. 巫漪云,丁兆敏,林無畏,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
[2]錢鐘書. 圍城.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8.
[3]搜狐新聞. 2008年5月9日:美國就業市場呈現“陰進陽退”趨勢.
[4]余梅. 從《絕望主婦》看現代美國家庭危機. 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
作者簡介:梁婷婷(1988-),女,漢族,山西省晉中市人,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