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課題組
借力世行項目 打造農村治水示范區
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課題組
農村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點和難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任務艱巨而光榮。2012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下達了《利用世界銀行2013-2015財年備選項目規劃》,浙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被列入備選項目清單,擬安排世行貸款2億美元,在我省安吉、富陽、天臺、龍泉4縣(市)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探索新時期我國發達地區農村治水的經驗做法和長效機制。在世行專家的精心指導下,省發改委與4縣(市)項目辦高質量謀劃項目實施方案,強力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努力打造農村治水示范區及“美麗鄉村”升級版,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特色。
世行項目不僅貸款利率優惠,更以項目為載體傳授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傳播現代建設管理的先進理念,培養造就懂技術、會管理、能創新的項目管理人才。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金融組織,世界銀行集聚了世界一流的專家資源和領先的技術資源,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和成熟的項目管理體系。世行非常重視項目的前期論證,對項目從技術、環境、社會、財務、經濟、機構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在項目管理上,對招標采購、財務管理等每個階段都制定了詳細完備的制度,規定了標準化、可操作、可計量、可監控的管理措施;在項目執行機構的組織和管理上,幫助建立起合理高效的運作機制。通過實施世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項目,旨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探索出一套切合我省發展實際的農村治水之路。
接受世行專家指導。為確保項目方案科學合理和切實可行,自2012年11月項目啟動以來,世行已經分別派出了預鑒別團、鑒別團、準備團、預評估團等專家團隊,累計十余次赴浙江開展技術指導,深入到安吉、富陽、天臺、龍泉4縣(市)對項目前期工作進行了細致考察和科學論證。世行專家組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勘察等方式,分別對項目可研、環評、社評、經濟、機構、財務等各方面進行指導,就相關報告提供詳細的修改意見,以確保項目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組織接軌世行的專業團隊。為實現與世行的“無縫對接”,浙江省組織了一支由華東院、省環科院、河海大學、寧波大學等具有豐富世行項目經驗的專家咨詢隊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高質量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同時,按照“培養一批、帶動一批”的要求,對相關人員開展項目管理和專業技能培訓。通過一年多的交流與學習,作為本次世行貸款項目的先鋒隊和主力軍,各級項目辦和建設單位已逐漸熟悉了世行精細化、規范化的項目管理模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世行貸款具有利率低、還款期限長、示范帶動作用大等特點,不僅能有效彌補治水資金的不足,而且“四兩撥千斤”帶動各類資金投入。
積極爭取世行貸款。世行浙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總投資近30億人民幣,其中世行貸款總額2億美元,約占世行對我國年度貸款計劃的13%,這是近十年來,在世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主要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的情況下,浙江省爭取到的額度最大的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得到了省政府領導的批示肯定。由于貸款額度較大,項目受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世界銀行高層的高度關注,確保項目成功實施非常關鍵。
切實落實配套資金。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世界銀行的相關規定,國內配套資金與世行貸款按照1∶1搭配。安吉、富陽、天臺、龍泉4縣(市)政府高度重視,對各類資金進行統籌和整合,全力做好配套資金籌措工作,按時向世界銀行出具了承諾函。省財政廳大力支持,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落實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和省項目辦工作經費,為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努力吸納社會資金。浙江民間投資活躍,通過引進和吸收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可以有效解決治水項目建設資金的瓶頸制約。安吉、富陽、天臺、龍泉4縣(市)創新項目融資機制,在財政資金的引導下,積極鼓勵其他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同時,鼓勵受益農戶踴躍投工投勞,以提高農戶的主體意識,調動農戶參與治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

圖/金川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點分散,收集困難,是全省農村治水的重點和難點。世行浙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的謀劃過程充分考慮了浙江農村發展的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致力于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做好先行示范。
科學確定項目篩選原則。在世行項目鑒別階段,省發改委明確提出了“供水污水同步建設優先、鄉鎮所在地(中心鎮)優先、重要人口集聚區優先”以及“有工業污水不上、沒有集中供水不上、非規劃保留村莊不上”的“三優先、三不上”原則,科學篩選村莊,合理確定項目建設內容,以提高投資綜合效益,真正解決浙江農村當前最迫切的需求。經過層層篩選、多方論證,項目共涉及20余個集鎮,400多個村莊。
因地制宜選擇技術路徑。農村生活污水量大面廣,形式多樣,情況復雜。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和技術路徑時,要結合村莊分布、人口集中程度等要素,綜合考慮排放標準、處理成本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對于滿足污水收集管網接入要求的村莊,優先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收集系統,工廠化集中處理;對于中心村或人口相對集中居住的自然村,建設配套管網收集系統,形成村域自建集中型污水處理設施;對于居住分散、地形條件復雜、不易集中收集的農戶污水,將實現聯戶和獨戶收集,單獨處理。通過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相結合的污水治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污水處理率,加快改善農村水環境。
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管網收集系統滯后,污水收集較為困難。收集每家農戶的生活污水,輸送到污水管網,再進入污水處理終端的“接戶納管”工程,被公認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最大難點。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點問題,省項目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與世行及項目所在地政府充分探討,制訂了以村委會為實施主體、“受益農戶充分參與”為特點的實施方案,同時輔之以其它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法,為接戶納管的實施提供了靈活多樣的選擇和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自2012年底項目啟動預鑒別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堅決落實省委“五水共治”決策,全力以赴協調多方力量推動項目進程。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2013年5月,省政府成立了常務副省長任組長的省利用國外貸款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農辦、省建設廳、省環保廳、省國土廳等十個相關廳局為成員單位。省經濟信息中心專門成立利用國外貸款項目管理處,抽調骨干力量,具體負責項目管理實施。同時,安吉、富陽、天臺、龍泉4縣(市)政府及時成立了以政府領導為首的領導小組,組建了強有力的項目辦,抽調業務骨干和技術人員承擔項目推進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強化項目計劃管理。世行項目需要同時執行國內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和世界銀行項目選定、準備、評估、談判、執行、后評價等各階段的審查要求,為此,省項目辦詳細梳理了各階段世行、國內程序所要求完成的具體工作,印發了前期工作分階段推進計劃表,明確了時間節點和工作內容,以確保世行、國內兩套程序同步推進、相互銜接。同時,省項目辦按照工作完成情況、人員配備情況、世行審查結果等指標建立了績效考核體系,積極調動項目相關單位的積極性,努力提高推進效率和工作質量。
建立項目推進機制。為加快推進項目進程,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省發改委牽頭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省項目辦已組織召開十余次廳局協調會,積極向省農辦、財政、環保、國土、建設等相關單位通報項目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縣市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同時,多次召開由安吉、富陽、天臺、龍泉4縣(市)有關部門、建設單位和設計院參加的專題會議,對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充分交流和討論,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省級部門的“橫向”協調和省市縣項目辦的“縱向”合作,形成了合力,確保了項目高效推進。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污水處理日益成為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鄉村的艱巨任務和突破難點,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世界銀行對世行浙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在打造我國農村治水典型示范方面寄予厚望。
牢固樹立示范項目理念。作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美麗鄉村”的發源地,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重大決策,啟動史上最嚴的治水制度,這為世行貸款項目樹立農村治水典型示范、落實國家和世行任務創造了極好條件。在項目推進的每一步,我們牢固樹立示范項目理念,借力世行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發展理念,努力建設一個符合實際、富有實效的示范性民生工程。通過借力世行力量,項目在城鄉一體化的給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分散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設、農村污水處理系統運營維護長效管理機制、農村環境改善和飲用水源保護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和創新創造,努力提高農村的發展水平和農民生活品質。
著眼建立運維長效機制。農村污水處理系統成功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實現可持續運維,否則可能會成為“曬太陽”工程,不僅不能真正發揮效用,反而造成了建設資金的浪費。在項目謀劃過程中,省項目辦在世行專家的指導下,著力研究系統的運行維護問題,探索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運行維護機制。在對前期研究、建設實施、建成運維進行全過程系統化的考量和設計后,創造性地提出由村委會實施村莊污水接戶工程,由縣市項目辦監管實施,廣泛調動受益農戶的積極性。同時,將農村污水設施管理納入市政水務公司,引入專業化、市場化的經營和收費機制,與政府補貼相結合,建立起長效的可持續運維機制,確保項目建成后效益的真正長久發揮。
探索制定農村治水標準。目前我國尚未出臺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標準。技術規范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省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科學開展。按照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世界銀行的要求,通過前期的深入調研和詳細論證,結合我省農村實際條件和技術水平,按照分區控制、分類指導的思路,確定了相關子項目污水排放限值的原則要求。省發改委、省環保廳和省質監局就該限值開展了專題研究,力爭利用世行項目的契機,進一步研究提出浙江農村污水排放標準,并推動國家標準的制訂,為“科學治水”積累經驗。
課題組成員:周華富 蔡和鄭華牟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