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強華
打造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升級版
蔡強華
隨著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的不斷涌現,融合發展已成為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從杭州看,近些年電子商務與快遞、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的特點日趨突出,勢頭強勁,效益明顯。2013年“雙11”當天,阿里巴巴天貓商城銷售額達350億元,產生快遞訂單總量1.67億單,分別比上年增長83%和92%。截至2013年11月14日,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余額寶)規模突破1000億元,成為國內基金史上首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的基金。

當前杭州電子商務產業融合發展已呈現良好態勢:一是產業的融合。依托阿里巴巴等龍頭企業,電子商務產業鏈不斷拓展和完善,與快遞、金融、信息軟件、商貿等多個產業實現了深度融合,帶動了傳統制造業和農業的轉型升級。二是模式的融合。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形成了綜合性電子商務網站、行業性電子商務網站、第三方電子商務網站、企業獨立電子商務網站等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模式。三是市場的融合。通過實體專業市場和虛擬市場協同發展,促進了一大批實體市場“上網”,推動了一批虛擬市場“落地”。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電子商務境內市場與境外市場正呈現加快融合的新局面。四是平臺的融合。在傳統客戶端平臺加快發展的基礎上,以移動平臺為載體的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搜索等各類移動互聯網業務也蓬勃發展。
為主動適應電子商務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杭州需要積極拓展電子商務新內涵,加快構建完整產業鏈,打造電子商務經濟“第二季”。結合實地調研,筆者以為,杭州電子商務產業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應該突出融合發展的主線,立足產業基礎優勢,促進相關產業聯動,延伸電子商務鏈條,深耕重點空間區塊,建設中國電子商務之都、電子商務中心,打響國際知名的“網商新城”品牌,打造杭州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升級版。
(一)突出協同發展,促進相關產業聯動
物流快遞業。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支持重點電子商務企業建設物流中心,大力發展智能物流。建議在下沙與海寧交界處、繞城公路沿線周邊等合適區域,規劃建設若干快遞物流園區、城市快遞轉運中心、共同配送中心等物流集聚區。
金融服務業。積極發展網上信貸、網上保險、網上證券交易等網上金融業務,不斷創新網絡金融衍生品。支持支付寶發展第三方支付業務并拓展跨境外匯、跨境人民幣業務,支持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開展互聯網小微貸款業務。
信息軟件產業。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軟件業,支持阿里巴巴、“網店管家”等軟件企業發展。突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結合基礎軟件、行業應用軟件、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加快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安全等行業的發展。
現代商貿業。深入推進“電商換市”工程,在老字號、農產品、美術工藝品、旅游產品等領域,加快建立杭州名優特產品網上銷售體系。支持銀泰集團等重點商貿企業推行綜合商城、網上百貨店、垂直商店、復合品牌店、輕型品牌店、服務型網店等業態模式。
現代農業。探索電子商務服務“三農”新模式,建設集農產品信息匯集、供需對接、價格發現等多種功能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促進農產品實現網上產銷對接、農商對接、農超對接。研究建立電子化的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
(二)突出創新發展,延伸電子商務鏈條
推進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積極開展以“小產品、快服務”為代表的服務產品創新,促進電子商務領域商流和資金流對接,探索和推廣O2O、易貨交易、網絡預售等新模式,推動電子商務由商品交易向涵蓋商品交易、數據分析、金融服務、物流配送等全流程服務發展。
培育電子商務服務商。積極培育和引進電商咨詢企業、數據服務商、電商資訊網站、電商軟件企業等電子商務服務商,重點培育和發展上規模、科技含量高、排名靠前的網商平臺運營商和服務商。
加快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結合杭州市4G通信網絡的試點運營,加快建設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及應用等新平臺,發展移動電子商務,打造涵蓋交易、訂票、購物、娛樂、智慧醫療等移動商務的完整鏈條。進一步完善移動支付安全體系,規范移動支付技術標準。
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深入推進國家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工程,著力建立涵蓋電商平臺、經營主體、倉儲物流、快遞配送、售后服務等環節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體系,加快完善報關、報檢、結匯、退稅等管理機制。
(三)突出集聚發展,深耕重點空間區塊
建設電子商務集聚區。結合高新區(濱江)、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等重點區域,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建設阿里巴巴淘寶城、順豐電子商務產業園等一批具有商品貿易、平臺建設、物流配送、融資支持等多種功能和業態的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積極創建浙江省重點電子商務園區和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爭取設立自由貿易園區。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和業務功能,發展杭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密切跟蹤并學習研究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發展經驗,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基礎,積極爭取設立自由貿易園區。
發展電子商務總部經濟。在平臺建設、軟件開發、金融支付、搜索查詢、物流快遞等領域,引進一批國內外電子商務企業總部、研發機構、銷售總部。結合總部企業集聚區的建設和發展,可考慮在阿里巴巴淘寶城或高新區(濱江)的合適地塊,規劃建設“中國電子商務總部企業集聚區”。
研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建立推進電子商務產業融合發展的聯席會議制度,發改、經信、貿易、金融、交通、郵政、工商、財政等相關部門參加,形成推動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工作機制。
探索面向中小電商企業的融資新模式。針對電子商務行業的“輕資產”特點,創新網絡化貸款模式。通過政府對放貸機構給予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在杭金融機構接受電子商務企業以排名、業務額等業內“硬資產”進行抵押貸款。探索設立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綠色通道。支持電商企業進行企業聯合擔保、交易流水擔保、銷售流量擔保等擔保貸款。
探索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政策創新。現有的進出口和外匯管理政策,已不能完全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建議在相關部門的規范監管下,在確保貿易行為真實有效的基礎上,探索開展電子商務支付企業與境外合法的支付機構、金融機構開展直接合作的試點。
探索實行快遞營業網點執照辦理備案制。目前,快遞企業新增營業網點均需辦理營業執照,辦理執照一般需時3個月左右。加強管理政策創新,探索采用備案制,對快遞營業網點進行管理。允許快遞直營點辦理一張執照,并輻射周邊的若干個服務小區,在小區級別等不具備辦證條件的基層營業點可暫不辦理執照。
探索開展政策落實的放權試點。探索開展政府主管部門在電子商務及其相關產業領域扶持政策的放權試點。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對部分適合由行業協會承擔的扶持政策,將其管理職能交由行業協會承擔履行。政府相關部門對行業協會進行規范管理,及時開展試點評估。
作者單位:浙江省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