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鳴
強化外貿出口、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協同效應
朱李鳴
今年以來,浙江出口增長逐季提高,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出口增速高于全國,也領先于廣東、上海、江蘇、山東等沿海兄弟省份。但是,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速明顯低于海關出口貿易增速。出口大省出口增長還有沒有潛力?在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時期如何定位浙江外貿發展?筆者的看法是,應該把外貿看做產業轉型升級一個非常重要的推進載體,需要重視外貿出口、產業升級、技術創新政策的良性耦合,浙江外貿的高效發展依然是可以期待的。
外貿出口到達了什么樣的層次,是以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附加值水平出口,這可能在相當一個時期仍是關鍵。外貿能夠提升的不光是企業、居民的收入效應,如果制造業升級沒有上去,直接貿易這部分收入起不來,制造業對服務業發展也帶動不起來。從系統角度來說,就是怎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體現在指標上好像是外貿指標,但是實際上是反映一個省產業結構的綜合實力。
所謂產業轉型升級實際上也伴隨著一個市場升級的過程。市場升級一方面是從內需實現,省內內需還處在怎么回流的階段,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國內內需的成長還有一個過程。所以,應該堅定不移把外貿看做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推進載體和實現途徑。
近期看,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原來的產業層次、產品結構的調整帶來的出口增長適當的下調,但從長遠來看,需要依托新一輪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升級來帶動。因為浙江省的人口規模和市場容量有限,人均收入水平達到高收入階段,市場容量還是很有限。由于服務業中真正可以作為實現區域貿易或者是國際貿易的服務門類較少,航空服務、醫療健康、旅游、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發展出口需要高級人力資源的集聚和特殊的扶持政策,因此出口主體上還是在工業制成品上,這個定位必須看到。
地區外貿發展過程有其規律性,往往從有比較優勢的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起步,向資本、技術密集制造產品進步,進而向知識密集型產品、技術服務升級。浙江也是在出口導向戰略驅動下發展起來的,出口規模達到了全國前列,但出口產品主要還是附加值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下一階段關鍵是以質取勝,在提高出口產品高附加值上下功夫。

以附加值相對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來講,2013年廣東和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的出口值2638.19億美元和1288.81億美元,兩省之和接近占全國60%;浙江143.65億美元,列全國第11位,僅占全國2.13%。今年1-5月,浙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62.7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為2%。這里,當然有廣東、江蘇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拉高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的因素,但確實反映出口產品結構高度的問題。1-5月,浙江機電產品出口424.7億美元,占全省外貿出口的41.4%,占全國比重為8.3%,列廣東、江蘇、上海之后位居第四,但產品主要是家用電器及零件、汽車零部件、出口照明器材及零件太陽能電池等,船舶、汽車、大型裝備、儀器設備出口量小。
因此,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基礎上的高效益的外貿發展應該是浙江下一步的戰略取向。更多的功夫應下在產業政策和外貿政策的良好結合上,以進口和自主創新推動工業的技術、裝備、產品的升級,以出口拉動工業結構升級,實現科技興貿,將工業結構升級與外貿發展有效耦合起來。
一是強化電子商務背景下塊狀經濟的貿工聯動。義烏當初比較成功的是貿工聯動,它的發展路徑是,利用原有很好的市場平臺,帶動工業制成品在周邊低成本布局,形成一個比較好的循環,但是現在慢慢就打破了。現在大量出口的主體是原來的塊狀經濟,以什么方式去結合?在調研中我們感覺,企業往往各做各的,要推動一些所謂的整合、重組,實際非常難。電子商務的手段進去以后,塊狀經濟的傳統成本優勢在弱化。筆者問過阿里巴巴做產業帶的人員,電子商務對塊狀經濟會有什么影響,是削弱了、分散了原來的塊狀經濟還是促進進一步集聚?他們說還是趨于分散的。原來是靠塊狀經濟,采購商集聚、生產企業物理空間集聚、專業化分工,變成很專業化、很低成本的產品生產區,能吸引采購商過來,但現在這種趨勢已經一去不返。因此,要好好研究新背景下的貿工聯動途徑。
二是通過強化工程服務帶動制造業的發展。能不能做到將產品生產優勢,延伸到工程服務領域。浙江本身的設備制造商就很缺,能不能通過制造企業的服務化、發展工程服務貿易的方式來帶動浙江工業制造業的發展。這恐怕也是一條路徑,至少在建筑工程、工程服務這方面能不能進行突破是很重要的。
三是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服務外包。浙江搞工業畢竟空間有限,最終還應該是依靠人力資本。但是,以往在城市化過程中比較忽略人力資本積累,商務成本很高,真正創新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和集聚很慢。這幾年依托人力資本發展服務外包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實際上這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將其做為一個重點去拓展。如果最后將服務外包做大規模了,甚至最后以研發的技術作反向的技術出口,那出口結構就真的升級了!
總的來看,經濟轉型期浙江應該將外貿政策、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較好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外貿、產業、技術的良性循環,實現產業升級的目標。
作者為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總經濟師、浙江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經濟轉型期,應把外貿看做產業轉型升級一個非常重要的推進載體,形成一個外貿、產業、技術的良性循環,實現產業升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