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城市生態建設為切入點,闡述了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的設計原則,分析了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問題的對策,旨在說明園林藝術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性,以期為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生態;建設;園林藝術;構建
收稿日期:20131119
作者簡介:謝始群(1977—),男,福建上杭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園林藝術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1007902
1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化建設開始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對城市人居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生態規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園林綠化也是有效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當前,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不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要求,如何將生態學的原理和城市總體規劃、環境規劃相結合,發揮城市生態建設中園林藝術的有效性是城市生態建設關注的焦點。因此,研究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進行了初步探討。
2城市生態建設中園林藝術的設計原則
景觀設計學以生態思維為核心。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從設計原則上看,園林藝術設計應美化人居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滿足人們需求,其具體內容如下。
2.1美化人居環境
在現代都市里,生活的快節奏,使人容易疲勞和煩躁,園林藝術的渲染,不僅點綴了城市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化人居環境,緩解人們緊張的情緒。因此,為了使園林藝術設計服務于人居生活環境,在進行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設計時,應以美化人居環境為指導原則。具體說來,在城市生態建設中,引入充滿自然氣息的植物,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渴望,在設計園林藝術時,用貼近自然的景色美化人居環境,讓人們享受城市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2.2保持生態平衡
城市園林是由各種功能和各種類型的綠地及園林來構成的,在進行園林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各物種的功能和特點,力求城市生態建設保持生態平衡。對城市規劃而言,對園林藝術的設計應把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讓城市擁有較高的園林綠地率。所以,一定要把實現城市的生態平衡作為一項標準,加大對城市園林綠化方面的投入,除了應該在城市的中心地區建設公園與綠地之外,同時還要注意對郊區的公園、林地、風景區及綠地的建設。在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讓生物的多樣性和植物的多樣化帶來的生態效益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
2.3滿足人們需求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公園與綠地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開始利用公園空地自發組織活動,如晨練、跳舞、散步等,以起到愉悅身心的作用。園林藝術設計應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為目標,因地制宜地設計出適當寬松的生活環境,所以在進行設計的時候,無論是園中的植物配置,還是園林與綠地的分布以及服務半徑,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各年齡段人群的休閑和娛樂,需要注意的是,種植的植物和草坪既要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又不能影響到人們的正?;顒樱@樣才能讓城市園林及綠地能真正成為有益于大眾身心健康的好地方。
3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當前,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追求形式,缺乏內涵;樹種單一,穩定性差;大樹進城,利小弊大;綠籬花壇,頻繁設置四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
3.1追求形式,缺乏內涵
追求形式,缺乏內涵是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存在的問題之一。就目前而言,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過于追求形式美,沒有深入挖掘城市生態建設園林藝術的內涵,使之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很多景觀設計師,在對城市園林進行設計時,自身的專業素質亟待優化,對于植物學領域的了解不夠,設計圖缺乏實用性。
3.2樹種單一,穩定性差
樹種單一,穩定性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著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從我國城市生態建設物種的選擇上看,常見的落葉樹種主要是法國梧桐,因區域地理位置的不同,在樹種選擇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長江以南城市綠化樹種多是香樟。單一樹種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的穩定性較差,若植物種類單一,勢必生長不良,蟲害發生概率高,群落穩定性下降,綠化的生態服務功能難以展現。
3.3大樹進城,利小弊大
一些大城市為了加快本地綠化進程和景觀美學效果,盲目引進大樹,將山上的大樹、老樹搬進城里,不符合生態建設的原則,同時還會帶來水土流失。大樹進城后,或因路途遙遠,路上水分散失,成活率降低;或因水土不服,氣候不適,死亡率較高。
3.4綠籬花壇,頻繁設置
綠籬花壇,頻繁設置也使得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陷入困境。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綠籬花壇頻繁設置,一些公園布局大片嬌貴的綠色草坪,其生長條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與此同時,大面積綠籬花壇的使用,侵占了人居環境,使人們可自由活動的空間減少,休閑空間、行道空間變得萎縮,使得綠籬花壇華而不實,不利于城市生態建設。因此,探索解決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勢在必行。
4對策與建議
在生態規劃中,體現著一種平衡或協調型的規劃思想,綜合時間、空間、人三大要素,協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促進人類生存空間向更有序、穩定的方向發展,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
4.1保留當地的文化特點
對城市生態建設而言,生態規劃必須遵循自然演進的基本規律,利用當地的鄉土資源,鄉土植物最能適應當地大氣候生態環境的植物群體,管理和維護成本最少,能促使場地環境自生更新、自我養護。保留當地的文化特點是城市生態建設中園林藝術設計的重要內容。在對各種園林與綠地進行建設的時候,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保留當地的文化特點,打造具有城市內涵的園林藝術景觀。設計中要盡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盡可能將場地上的材料循環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減少生產、加工、運輸材料而消耗的能源,減少施工中的廢棄物,并且保留當地的文化特點。endprint
4.2遵從生物多樣性原理
在對各種園林與綠地進行建設的時候,應用生態學原理進行設計,要遵從多樣性的園林,避免出現物種單一的現象。具體說來,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設計,應以高大的喬木為主、以植物材料為主、以復層種植的結構為主,以此來提高復層的指數,使植物殺菌、滯塵和消音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不難看出,遵從生物多樣性原理,是運用生態思維解決城市生態建設中園林藝術問題的關鍵。在遵從生物多樣性原理的同時,園林藝術設計模擬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保持各物種多樣性,具有更大穩定性。
4.3利用場地的自然資源
利用場地的自然資源是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的重要環節。在城市生態建設中,充分尊重場地原有的自然環境的生態特征,保護利用場地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對于園林藝術場地設計應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以場所的自然過程為依據,盡可能將原有的有價值的自然生態要素加以利用,依據場所中的陽光、地形、水、風、土壤、植被及能量等,組織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去,從而維護場所的健康。對城市生態建設園林藝術設計而言,應盡量保留原場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樹、已有地被及名樹、古木、水、地形等,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成本,又能避免為了過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
4.4考慮植物的相互作用
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還應考慮植物的相互作用。植物在生命活動中,通過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能起到改變周圍環境的作用,進而改善城市生態建設的現狀。在城市園林建設植物配置環節,應考慮到植物的自身特性,如有產生有毒物質的植物,將會影響其他植物的生長,如榆樹和櫟樹種在一起,榆樹會背向生長;刺槐和桉樹產生的揮發性物質抑制周圍某些雜草生長,使其周圍成為裸地等,不利于城市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為此,在城市生態建設園林藝術構造上,要綜合考慮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潛力,利用互促作用的原理來進行合理地配植,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5結語
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打造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時,應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保留當地的文化特點、遵從生物多樣化原理、利用場地的自然資源、考慮植物的相互作用,不斷探索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不斷地開拓和占領空余生態位,因地制宜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城市生態建設中的園林藝術水平,創建園林城市,促進城市又好又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雍海琴.淺析節約型園林綠化[J].寧夏農林科技,2009(6).
[2] 賈戎.中國西北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3] 朱曉靜,謝錚.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8(29).
[4] 王菲,黃楊.淺析現代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原則[J].青年文學家,20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