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區實驗小學多年來以“揚長教育,實驗精神”為辦學理念,以“培養自信、求索、創新的英才少年”為育人目標,以揚長教育為辦學特色。結合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我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德育工作,通過完善“揚長教育”評價機制,創設了多樣的評價內容、多元的引進評價主體,遵循“尊重差異性與可塑性”的原則,因勢利導,讓學生在“揚長教育”中成為社會所需人才。
評價內容倡導“民主、平等、公正”內涵
在石景山區實驗小學,學生們依據《實驗小學少先隊小干部選拔制度》,按照“一薦、二推、三選”的程序完成少先隊小干部選拔。“一薦”即隊員自薦,隊員通過中隊揚長舞臺進行自我展示。“二推”即中隊推選,中隊民主推選本中隊候選人參與新一屆大隊委員會選舉。“三選”即大隊選舉,大隊按照民主程序通過候選人風采展示之窗、競選演講、才藝展示等流程,民主選舉新一屆大隊委員會。在自下而上的選舉過程中,少先隊員民主意識得以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學生在民主參與中懂得道理,在公正的競爭中知道奮斗方向,在平等的選舉過程中尊重自我。
我校揚長評價體系的建立,使教師育人、學生成長的步伐穩健、扎實。
評價體系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每周、每月、每學期、每年度、每個寒暑假。
評價體系有明確的內容指向——周評,針對個人的有特長之星、校級先鋒崗、優秀值周生,針對班級的有文明禮儀示范班、良好習慣示范班、衛生保潔示范班。月評,評選校園節日之星。學期評,評選社團優秀學員。年度評,學校將根據激勵卡累積數量評選金牌、銀牌、銅牌隊員,寒暑假評,社區輔導員根據孩子們的表現,借助《社區評價手冊》評選出社區之星。
評價形式多種多樣——有自評、他評,有生評、師評,有學校評、社區評。
評價手冊遵循“文明、和諧、自由”原則
“揚長教育”評價手冊遵循全面可持續發展原則,尊重學生生長規律,在自由和諧的環境下記錄學生在揚長教育活動中的成長足跡。通過時時填寫“揚長教育”評價手冊,記錄學生在小學階段樹立自信心、全面發展成長的歷程。多維的評價內容,不僅規范了學生的行為,而且強化了學生于己、于人、于社會的責任意識。
我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學校揚長目標設計了符合“揚長教育”培養目標的《成長——實驗小學揚長教育手冊》。“揚長教育”手冊內容滲透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點點滴滴中體現教育內涵。手冊從自畫像入手,幫助學生“尋長”,在尋找自己長處的過程中,學會悅納自己,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尊重自己;在“尋長”的過程中,滲透文明和諧,更好地接納社會、貼近社會;在校園節日板塊中,通過手冊的使用樹立學生自信心,揚學生之長,促學生和諧成長。
評價舞臺推崇“誠信、友善”思想
成長樹、成長花園的運用,讓學生在誠信與友善的氛圍中和諧成長。
“成長花園”是學校借助數字化平臺開發的特色評價平臺。每個學生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花園,花園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我的花園”,擺放著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設計的不同評價角度的花盆。
全體教師會根據學生學習表現、參與校園主題節日或各種活動的情況來為花園澆水,每一個水滴就是一次評價,每一次評價都可以幫助花盆里的小花發芽、生長,直至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另一個是“成長樹”,是學生記錄自己成長足跡的地方。孩子們可以通過積極參與活動,分享活動感受,交流活動成果,為別人的活動打分等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成長值。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在“揚長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教學上和生活中關注學生發展、張揚學生個性,在評價中運用多元評價,全面、客觀、具有發展性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充分體現了我校“揚長教育”的辦學理念。我校不斷開拓德育工作新思路,利用多種教育形式,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德育實踐活動中去,使得實驗小學的學生在小學六年的生活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