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伶
我們經常會發現,不同的老師所帶班級風格不同:有的班級學生熱情有禮貌,有的班級學生沉穩不張揚,有的班級學生活躍少規矩,有的班級學生有很強的凝聚力。班級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差別,就是不同的班級文化在學生身上的表現。這種差別不一定是教師有意造成的,但是卻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學生。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班級文化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讓學生的生命綻放光彩。
2012年底,學校提出了“魅力教育”特色思路:讓每一個學生每天清晨都高高興興來上學,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陽光般的愛,讓每一個學生真正體驗到童年的快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適合的教育,讓每一次活動都感染學生;讓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學生喜愛的魅力教師,讓每一堂課都成為深深吸引學生的魅力課堂,讓我們的校園成為學生心中圣潔的魅力家園。而這目標的落實,有賴于通過班級這個“細胞”貫徹下去。
溫馨的班級環境讓學生感受家一樣的舒適
班級環境應該讓學生進到班級就很快樂,教室里的每一處都應該是一個小小的精致的景點,這能培養學生們的鑒賞品位,更重要的是溫馨、舒適的環境能緩解學生學習的緊張與疲勞。
我校從整體上將班級環境做了明確的劃分:教室內有班級奮斗目標、班級班規、校園一日生活要求的展示欄,有班級榮譽的展示欄,有展現學生階段成長狀態的魅力樹,還有衛生角、圖書箱、動植物角、游戲角等,多樣的欄目把班級裝扮得五顏六色、生機盎然。教室外有學生的繪畫、規范字、手抄報等作品展示。學生下課后可在圖書角看書,可欣賞植物,可看小魚小龜漫游,可三三兩兩下棋做游戲,可寫個心情微博進行交流。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情緒得到疏解,情感得到交流,能量得到釋放。而這種優雅的環境,也能培養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情趣,培養他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我校每學期都組織開展“班級文化大家講”的評比活動,讓學生在講班級文化的過程中,增強自豪感和凝聚力。
明確具體的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基礎
班級文化是一種班級師生所認同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而不是少數人的意識,它包括班級倡導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班級精神,這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班級文化還是一種管理思想和方式,要以育人為中心,以激發班級師生為實現班級奮斗目標而努力來引領學生的成長。
我校重視通過班級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通過每學年初制定班級奮斗目標和班級規范,讓學生知曉在校學習生活的規則,并一以貫之。長此以往,規則意識就會在學生心中形成。
針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學校重點提出“六個一”目標,即一副好身體、一身好習慣、—顆責任心、一個好成績、一項愛好、一手規范字,讓良好的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多樣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明確方向
要讓班級活動煥發出應有的魅力,就必須確立“三個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實現以情動人、以愛育人、以趣怡人、以動練人。本學期,我校班班建立“魅力成長樹”,讓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都得到展示,個性得到張揚。
每個班的評比機制各有不同,有個人評比的積分兌獎制,有小伙伴合作獎章換貼畫制,有男女生比賽制,還有“開心魚塘”“我是最棒的”評比……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調動了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無論什么方式,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一定要達到“頌揚于公堂”,而“魅力成長樹”的建立就在于此,它繁茂的枝葉展示了學生的成長,也為學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班級文化建設除了很多顯性的內容和方式,還有很多以隱性方式存在的。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開展教育活動,及時糾正學生在思想上和行為上的偏差,讓每一個學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成長、成才,成為一個煥發生命魅力的人。
■ 編輯 吳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