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攸攸
對于一個面黃肌瘦、食不果腹的人來說,你施與的一塊面包,是慈善;對于一個沒有信心、整日渾渾噩噩的人來說,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是慈善;對于一個口干舌燥、臉色發白的人來說,你贈給的一杯水,是慈善……樹木扶持藤蔓,雨露潤澤萬物,太陽溫暖寰球,造就生機勃勃的世界;關懷溫暖人心,同情滋潤心靈,慈善造福人類,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慈善是愛化成的精靈,乘著清風來,淡雅芬芳;慈善是愛化成的精靈,在陽光的映射下,生機勃勃;慈善是愛化成的精靈,伴著輕柔的雨絲,飄飄灑灑……
小小的種子埋在孩子心里面:“孩子,你懂得慈與善了嗎?”下午,又是獨自一人走在小路上。眼前的一幕卻適時地映入了我的眼簾:一個看起來似乎有些悶悶不樂的小男孩兒,漫不經心地踢著腳邊的石子,忽然,他俯下身,他想干什么?噢!原來是想摘那一朵剛開放的花,一個中年男子趕了過來,順勢牽過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我隱隱約約聽到他說:“孩子!還在生氣嗎?你看看這花,多么富有生機!你就像他,我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我可以給予你最無私的愛!所以請你愛惜這朵花,就像我愛你一樣好嗎?”男孩兒臉上只剩下疑惑,看了看小花,又看了看他,他便一笑,“孩子,你懂得慈與善了嗎?”我晃了晃神,這句話仿佛在對我說的……此刻,慈善的種子在我心中扎根……
嘿!你可曾還記得那件盤旋在心頭的舊事?小學六年級時,班里轉來一位學生,他從大山里來,家境不是很好。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學校為三年級癌癥女孩募捐善款。看看你們,一個個都在攀比,唯獨他在座位上一聲不吭……我還能想起那時諷刺的笑聲:“5毛錢,沒錯,他只捐了5毛錢!”你能想象到嗎?議論聲此起彼伏,笑聲在此刻似乎成了最尖銳的利器。他紅著臉,跑下來,低著的頭,沒有再抬起……后來他轉走了,老師告訴我們,他在大山里是留守兒童,他爺爺奶奶帶他來這里,做清潔工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那5毛錢對他一家來說也不是小錢……這些話無疑成了我心中的一份內疚,一份悔恨,一份自責——只因我也嘲笑你。
慈善是一顆真誠的心,我愿意帶著這顆無比誠摯的心,捧著一絲燦爛的陽光,讓慈善之愛滋潤我們的心田,以雨露的姿態播灑整個大地……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黃巖區院橋初級中學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