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晨
小時候我不知道慈善是什么,只是天真地認為捐錢是慈善。所以那時的我總是看到什么地方在募捐,就一定向爸爸媽媽要錢,用自己的小手鄭重地放進募捐箱里,當我聽到贊揚的話語時,我會特別的高興和自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回來后總會和大人、小朋友說起,讓他們為我豎起大拇指。
上學后,看到路邊的乞討者時,覺得他們很可憐,我會主動投幾枚硬幣給他們。當學校舉行義賣和捐款活動時,我會積極地參加,并且希望捐的錢比同學多,否則我覺得同學會輕視我,顯得我沒有愛心。那時的我捐錢的數量來衡量慈善。不過這時我已經不向爸爸媽媽要錢,而是從我的壓歲錢里拿出來。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變。因為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一個小姑娘,她在一場慈善活動中捐出了儲蓄罐中所有的積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爾·蓋茨捐了600萬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萬美元,可是他們都認為小姑娘最有愛心 。因為小姑娘說:“慈善在于一顆心不在于錢。”說的多好啊!是的,我們首先要有一顆愛心,再去做我們有能力做的事,不管這善事是大還是小。漸漸的,我仿佛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義了。
在我的心里,做善事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當我看到媒體報道的那些慈善人士,我非常敬佩他們。就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化名“順其自然”的寧波愛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組織,困難群眾捐款,15年不間斷,累計已超過1000萬元。每年12月初“順其自然”一定會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而每次寫的地址都是虛構的,不讓人們找到他或她,他做好事不是為了揚名,更難得的是堅持了15年,而且還將繼續,這是一種多么高尚的境界啊!每次我在電視或者報紙上看到有關“順其自然”的報道時,心中會有莫名的激動,告訴身邊的人,“順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還有“造橋女孩”嚴意娜,她自愿到甘肅省一個貧困山區去支教,當她看到她的學生上學時要經過峽谷,孩子們要沿著山壁走到河底,蹚過谷底的河流,再從谷底沿著另一邊山壁爬到山上來,她便萌發了幫助當地孩子造座橋的愿望。最后,在許許多多的寧波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募集117萬余元,造了一座橋,并把它命名為“寧波市民愛心橋”。
現在的我,已經明白了慈善在現實意義中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做善事,而幫助別人的手段不僅僅是捐錢,也可以是做其它事情。在去年菲特臺風帶來的水災中,寧波地區損失慘重,不過大家眾志成城,抗擊自然災害。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去災區做志愿者。我想這才是慈善真正的意義。不管以前的我如何幼稚和可笑,但我有一顆愛心,我會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精神,一直堅持做好事。我現在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為慈善事業獻出我的一份力!
(本文作者系寧波七中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