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張國福++谷東偉
摘 要:該文根據獨立學院發展目標、自身資源狀況、學生的特點探討和研究獨立學院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理念、建設目標、功能定位、管理體制、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內容方法的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等問題。
關鍵詞:獨立學院 工程訓練中心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c)-0213-01
獨立學院是大眾化教育階段的產物,是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中的新機制、新的辦學模式,以其“獨、民、優”的辦學優勢在短短幾年間顯示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隨著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在提高。獨立學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站穩腳跟,關鍵在于能否培養出高素質的受市場歡迎的人才。
1 工程訓練中心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工程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進行綜合性的工程實踐和現代制造工藝教學必不可少的技術基礎課。擔負著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以及現代程技術人才的重要任務,在人才培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課程所無法替代的。通過親自動手加工產品,培養了勞動技能、創新精神、工程意識,增強了責任感,鍛煉了吃苦耐勞、協調合作的精神。
2 具有特色的獨立學院的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模式與思考
考慮社會需求和生源的實際狀況,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專業基礎理論強,奉獻創新精神強的“兩強”的應用型人才。工程訓練中心是我校學生在校參加工程培訓的實踐教學基地,是學生自主學習和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奉獻創新精神的實踐支撐平臺。
2.1 建設理念和建設目標
我校是一所公有民辦性質的獨立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建設應該適應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形勢,符合獨立學院特點,適合我校“兩強”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要突破傳統觀念,不同于公辦的一本、二本,要實現完整的育人工程,在重視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要把建成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基礎理論強,奉獻創新精神強的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學基地。
建設的目標是把重要工種建設好,形成規模,滿足教學要求,不求大求全。這樣建設形成了我院工程訓練中心的特色,既可以使學生有更多時間從事重要工種的工程訓練,強化了重要工種實踐能力的培養;又可以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和廠房面積。
2.2 功能定位
工程訓練中作為我校機械專業學生實踐性教學基地,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工程訓練中心的定位為教學和生產型。中心配備了比較齊全而先進的實踐教學設施與設備,具有與現代一流企業在管理水平、工藝技術水平、生產規范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方面基本相當的“模擬”工程環境。是學生認識實習、金工實習的教學基地,是學生課內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開放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素質教育提供平臺。訓練中心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承接一部分簡單零件的加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部分學生參與實際加工,這樣既可讓學生親自體驗到實際零件的加工過程,提高了操作技能,又可以為學校節省實習加工材料的費用。
2.3 管理體制
我校工程訓練中心隸屬于機械工程系內。課程的安排和教師的管理歸系內統一管理,這樣的管理體制,符合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模式,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工程實踐教學環境。實踐教學指導人員享受實驗室待遇。他們的工資待遇、職稱晉升、勞保、醫療等按學校的工程實驗系列的有關政策執行,這種管理體制有利于實踐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有利于師資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2.4 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內容、方法
2.4.1 教學體系
在工程訓練中為了培養我校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素質,發揮工程訓練的作用,構建了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和創新實踐四個層次包含多個教學環節的層層遞進式環環相扣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了突出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構建了工程訓練實踐不斷線的教學體系。一般院校工程訓練實習為6~8周,而且是一次性安排完,我校安排16周,分四個學期完成,每次四周。
2.4.2 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傳統到現代、從學生被動接受到主動創新的認識規律,形成連續完整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使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也讓學生了解到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樹立工程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增加應用型和創新型較強的綜合性、設計性的內容。為了使教學內容較好的落實取得實效,我們采用了學教互評的考核督促辦法制定了完善的工程實訓成績考核辦法,加強了實習過程質量監控。
2.4.3 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改變了傳統教-學-練的模式,在注重基礎訓練的同時,指導教師要加強引導,采用啟發式、自學式、討論式等新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行設計作品零件,編制加工工藝并完成制作過程。讓學生轉被動接受為主動索求,為培養學生興趣和自主創造能力。
2.5 師資隊伍
工程訓練的成效如何,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要取決于師資隊伍。我校工程訓練中心師資隊伍建設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充分依托母體得天獨厚的師資條件,分享母體工程訓練中心良好的師資資源,合理調配、有效利。二是建立自己的專任指導教師隊伍。通過向社會招聘的方式,靈活運用民辦機制,以聘用制招聘其他院校退休工程訓練指導教師以及工廠企業中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高級技師人員,構建獨立學院的工程訓練中心的專任師資隊伍。三是任課教師參與工程實訓。系內任課教師,除了要承擔理論課教學任務,還要承擔與課程相關專業的實訓指導。這樣既減少師資上的投入,又可以使任課教師達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3 結語
總之,獨立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并非一朝一夕,必須要加大投入,深化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斷完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經過長期的努力和實踐探索,才能建設出高水平的現代工程訓練中心,才能為新世紀培養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為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地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王燕瑜,吳玉斌.創建工程訓練中心模式的思考[J].創新論壇,2007(6).
[2] 胡大超.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模式與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3] 蔣校輝,周建宇.工程工程訓練中心建設探索與實踐[J].現代商貿工業,200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