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慶
摘 要:近年來,我國瓦斯事故發生頻率及傷亡人數逐年上升,已位居煤礦五大災害之首位。該文主要對低瓦斯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確保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相關策略,旨在為低瓦斯礦井生產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參考意見。
關鍵詞:低瓦斯 礦井 通風安全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TD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177-01
山西潞安集團王莊煤礦整合的黑龍煤業是一座年產120萬t的現代化礦井,煤礦的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為瓦斯礦井。瓦斯礦井是指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10 m3/t且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40 m3/min[1]。據我國近幾年統計數據顯示,瓦斯礦井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愈來愈多,僅次于頂板事故,追根到底是通風安全問題。因此在煤礦生產中,應注重安全第一,認真嚴肅對待目前瓦斯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現狀,并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避免瓦斯事故的發生。
1 瓦斯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現狀
1.1 瓦斯檢測及檢查制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根據國家《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瓦斯礦井需配備一定數量的瓦斯檢測儀器。然而目前很多礦井瓦斯檢測形同虛設,部分瓦斯員的檢定器很少使用,假檢、漏檢、不檢等現象屢見不鮮,甚至有的瓦斯員不帶瓦斯檢測設備直接進采煤工作面等。瓦斯和有害氣體我們肉眼看不到,若不采取通風措施也未進行氣體檢測,開采人員盲目進入采煤工作面,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通風事故。分析近些年的瓦斯中毒和窒息事故可看出,通風問題處理不當是首要因素,值得我們重視。
1.2 部分管理者缺乏認識,存在重生產輕通風的現象
由于瓦斯礦井煤層瓦斯賦存含量較低,其風排瓦斯能力已滿足生產需要,部分管理層認為瓦斯礦井不易發生重大事故,在采區布置和工作面設計上主要以生產為主,缺乏對瓦斯的重視,忽略了日常的瓦斯防治工作。譬如,采掘工作面每班少于2次的瓦斯檢查次數;瓦斯檢查員不嚴格遵守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和現場交接班制度,甚至出現私拆柵欄或密閉進入盲巷的行為。這種片面的認識常導致礦井通風系統穩定性下降,造成安全隱患。
1.3 通風管理無視風流的來源,只注重局部通風
部分礦井未經審批,對已閉坑的采區進行復采,這些采區原有的生產系統包括通風系統已不存在,只對其進行簡單恢復。有些礦井的通風系統、設施設備等都已齊全,但不注重通風系統的網絡優化,同時日常監管力度不夠,如風量分配不合理、通風設施設置或維護不及時、回風巷失修等,將工作重心只放在局部通風上,使得采空區變為了工作面進、回風流的線路,不顧采空區的瓦斯涌出危害,礦井的通風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1.4 技術力量薄弱
礦井通風管理是一項技術要求高的系統性工程,主要內容包括通風、瓦斯、煤塵、火災的防治,其中重中之重是通風系統的管理,而目前多數煤礦的通風技術管理人員只有1、2人,人員配備不足導致各項工作運作的不完善。其次,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比較匱乏,專業力量薄弱。如現有的監控管理隊伍對多數故障問題,常需要請教廠方解決,自身專業知識仍達不到要求,致使系統不能發揮其作用。另外,部分礦井的通風裝備均比較落后,裝備力量比較薄弱。
2 低瓦斯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策略
2.1 定期進行教育培訓
對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教育,使其認識到通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強通風安全意識。根據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差異、工種差異、工齡差異等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內容主要包括:通風的基本任務、通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瓦斯的涌出情況和影響因素以及瓦斯、煤塵、火災的危害性等等,并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收集通風安全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還可在職工上下班途中以及工作場所懸掛通風安全知識標語,使職工潛移默化地增加通風安全知識。另外,增加低瓦斯礦井的管理層面對瓦斯爆炸的認識和相關知識的學習工作,使之能發揮更好地決策作用。
2.2 提高技術水平,不斷優化通風系統
合理的煤礦通風系統是保證通風安全的前提,對于新建、改建或擴建的礦井,都必須進行合理的通風設計。在新建礦井的通風設計時,應考慮當前和長遠發展的可能;在改建或擴建礦井時,應分析目前通風存在的問題,考慮礦井生產的特點,利用既有的井巷和通風設備,進行完善實際的通風設計。同時,隨著采掘面的不斷深入,作業面的不斷變化,巷道風阻、系統結構以及所需風量都在發生變化,因此,應根據實際所需,不斷進行風量調節。另外,還要充分的運用正規壁式采煤方法,促進采煤工作面實現全負壓通風,風阻小、風向可控同時風量充足,可有效防止瓦斯積聚的同時,縮短生產線,縮短煤柱留設數量,實現集中生產,助于通風管理以及防止煤炭自燃,極大地提升了安全性。
2.3 提升通風安全管理標準,細化通風管理制度
針對通風安全工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結合礦井的實際情況,細化通風管理標準,明確責任主體和各崗位職責,將通風事故范圍進行細化整理,使漏風、微風、無風、循環風、通風阻塞、通風設施損壞、通風設施設置不及時、電機電流過大、監控儀器沒有嚴格校驗等內容涵蓋其中。同時,嚴格執行獎罰分明的激勵制度,對重獎或重罰的通風安全工作者在礦區范圍內進行宣傳報道,激發礦區內全體職工參與通風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4 建立并落實瓦斯治理責任制,嚴格執行瓦斯檢測制度
為有效開展礦井通風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專職通風管理機構,并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并落實瓦斯治理責任制,煤礦的主要負責人是瓦斯治理的第一責任人,煤礦總工程師負責瓦斯治理技術和組織制定治理瓦斯方案、安全技術措施等,使得相關制度能真正落到實處。同時,嚴格執行對瓦斯、CO2以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檢測制度。要按照高瓦斯礦井管理,對于低瓦斯礦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和CO2濃度檢測應每班不少于2次;煤礦井下所有作業地點以及易積聚瓦斯的地點必須定人、定時進行瓦斯巡同檢查;本班未進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和CO2濃度檢查檢測應每班不少于1次。
2.5 加強專業技術隊伍的知識更新,以適應工作所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諸多新技術、新科技產品已在煤礦生產中得以運用,但煤礦專業技術隊伍的專業知識比較片面,不能熟悉掌握本專業知識,且知識未能及時更新,難以滿足工作需要,因此應加強對專業技術隊伍的知識更新和延伸工作,有效地促進煤礦的生產。同時,根據煤礦的實際情況,若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與大專院校合作,定向培養通風專業相關人才,為煤礦工作發展奠定扎實的人才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低瓦斯礦井的通風安全工作,避免通風事故的發生,必須采取綜合治理的措施。加強通風路線的優化工作,提高通風管理人員的素質,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總結,提高瓦斯治理水平,保證低瓦斯礦井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應龍.關于低瓦斯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J].能源與環境,2010(3):119-1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