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軍
北京市朝陽區(qū)勁松六中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專門教育學校,生源為普通中學委托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一般初中學生存在的負面問題和行為,在這些學生中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反映,有的甚至比較集中和比較明顯。
在“讓每一個孩子健康發(fā)展”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在專門教育學校對問題比較突出學生的思想教育、行為管理、問題矯治上,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學校提出了“變共性教育為個性教育,實施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思路,作為學校和學生德育工作探索與創(chuàng)新、實踐與規(guī)范、特色與發(fā)展的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向。學校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基本做法是:
一是掌握基本情況。新生入校后,學校對每名學生進行心理、法制、文化狀況測試,掌握每名學生的入校原因、具體問題、現實表現、家庭環(huán)境等全面情況,匯集出每名學生的綜合分析情況,作為個性化教育依據。
二是確定個性化幫教重點。各班建立由班主任、班級心理輔導員、任課教師、學校心理和法制中心教師、學生家長組成的班級管理委員會,依據對每名學生入校時的綜合分析,確定1至2個突出問題和特長,作為階段幫教重點。
三是制定階段性工作目標和個性化教育措施。以學期為單位,班級管理委員會依據確定的每名學生的1至2個突出問題和特長,制定出問題明確、目標明確、階段明確的個性化教育措施和階段性幫教目標。學生依據個人發(fā)展愿望和確定的1至2個突出問題和特長,形成階段性自我發(fā)展目標。
四是全員組織幫教。針對確定的每名學生的1至2個突出問題,班級管理委員會開展全員集中幫教工作,力爭每學期確定的每名學生的突出問題得到明顯和有效改變。學校還建立了教師關愛委員會,采取黨員結對子的方法,對每名學生進行幫教工作。
五是發(fā)揮學生特長。學校根據個人表現和特長,安排每名學生至少擔任一項班級管理工作。在抓好文化課程教學的同時,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法制、《弟子規(guī)》等思品內容和茶藝、制陶、種植養(yǎng)殖等勞技內容的課程,并在學校教育教學開放日和學校重大活動時向家長、普校、社區(qū)進行匯報展示。學校成立了合唱、舞蹈、美式腰旗橄欖球等學生文化社團,采取個人選擇的辦法,讓每名學生至少參加一項學生文化社團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克服個人問題,提高個人素質,增強自我約束力,提升自尊心和自信意識,促進、鞏固個性化教育的發(fā)展和效果。
六是階段對比分析。每個學期學校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法制、文化狀況檢測,并投入資金請社會專業(yè)心理機構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衛(wèi)生檢查,匯集出每名學生和學生群體的階段變化、全面情況與發(fā)展狀態(tài)的綜合材料,進行階段性對比,并提供給班級管理委員會。每學期末班級管理委員會對每名學生的轉變情況、個性化措施達成情況、個性化教育工作情況進行分析,每學期確定下學期新的幫教重點,突出問題轉變效果,不理想的則采取繼續(xù)幫教的原則,制定每名學生下學期幫教重點和工作對策,力爭每學期有效解決每名學生的1至2個突出問題,使每名學生逐步改正問題,通過學生個體轉變促進學生群體變化。
七是注重激勵。對突出問題明顯改正的學生,學校采取多種方式及時和定期進行表彰,激勵學生的進取心。對每名學生的點滴進步和變化,班級管理委員會隨時向家長通報,增加家長的信心。2012年和2013年,學校舉辦了兩次優(yōu)秀師生夏令營,并組織學生評選出表現突出的學生和學年度優(yōu)秀教職工,在學生和家長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和教育效果。
八是建立德育檔案。從學生入校開始,學校為每名學生建立了個人德育檔案,包括學生在原校表現、入校原因、家庭教育環(huán)境、入校后各方面狀況、個性化教育情況等,全面掌握、記錄和反映學生的個人情況。
個性化教育的實施,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思路的轉變,實踐了專門教育學校對問題學生思想教育、行為管理、問題矯治的新途徑,探索了學生教育和特色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每名學生的不同方面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積極變化,學生的整體表現、精神風貌、校風校紀不斷改善與提升,得到了家長、社區(qū)、普校的廣泛認可。
■ 編輯 吳君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