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水 ■上饒市測繪地理信息中心,江西 上饒 334000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GNSS 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獲得了飛速發展,GPS-RTK 技術也日趨成熟,在工程測量中開始廣泛的應用,它具有較高的作業效率,可以將具有較高精度的三維坐標給提供出來。在水準高程測量中通常不能直接應用,還需要通過轉換GPS 高程,工程需求方可以得到滿足。另外,數據處理技術和數據傳輸技術是GPS -RTK 技術的關鍵,定位時,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如遮擋、磁場等,某些時候,會產生一些假值等問題,那么就需要精度分析結果,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正。
一是GPS 高程測量:將空間定位技術給應用過來,如GPS 等,雖然可以對點的空間三維位置進行確定,但是采用的高程是一個特定參考橢球的大地高。如果可以將相應點上大地水準面差距給求出來,就可以有效轉換高程系統,用正高或者正常高來轉換大地高。具體來講,GPS 高程主要是借助于GPS 技術,將地面某點在WGS-84 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給求出來,經過系統轉化之后,地面點的大地高就可以得出來。有一個相應的公式,也就是:
Hr=H84 -N,在這個公式中,H84 表示的是大地高,地面點沿橢球法線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可以得出來,單位用米來表示;正常高用Hr來表示,是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單位用米來表示。N 為大地水準面差距或大地水準面高,是沿著參考橢球的法線,從參考橢球面量到水準面的距離,用米來作為它的單位。在這個公式中,通常將參考橢球面法線與鉛垂線的差異影響給考慮進來。
二是GPS-RTK 技術測量原理:GPS -RTK 測量技術將GPS 全球定位導航技術的載波相位差分技術、OTF 技術以及無線電通訊技術等應用了過來,基本方法是將一臺GPS 接收機安置于基準站上,連續觀測所有可見的GPS 衛星,向設備無線電傳輸觀測數據,向用戶實時的發送。在用戶站上,GPS 接收機除了對GPS 衛星信號進行接收之外,借助于無線電接收設備,對基準站傳輸的觀測數據進行接收,然后依據相對定位的原理,對用戶站的三維坐標和精度進行計算和顯示。在地方坐標系統中進行測量,需要轉換坐標,采取下面的作業步驟:
首先是在已知控制點上安置基準站接收機,并且設置基準站,然后在兩個待測點上依次安置流動站接收機,將這兩點的WGS-84 坐標給求出來。其次是坐標轉換,在TopSURV 界面中,對控制點的地方坐標及WGS84 坐標作為轉換點,對轉換參數進行查看,其中,本轉換參數進行坐標轉換后在該點上的剩余誤差通常用H 殘差和V 殘差來表示,一般要在2 厘米以內。完成坐標轉換之后,對作業/設置/坐標轉換進行查看,將坐標轉換顯示于投影一欄,在這個時候,進行點測量和點放樣,就會在地方坐標系統中統一進行。采用RTK 技術,將整周模糊度以及坐標轉換問題進行了解決,有著較高的平面定位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別,高程定位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級別,這樣中小比例尺的地形測量要求就可以得到完全滿足。
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GPS -RTK 測量主要作業于GPS 等級控制網內,將已有的GPS 等級測量和水準測量資料給利用起來,對區域內坐標系統的轉換參數進行確定。相較于GPS 高程來講,借助于GPS 點的正常高和大地高,對GPS 點高程異常值進行解算。在一個區域的測區內,結合地形情況,對GPS 觀測點進行合理選擇,有著較為適中的密度,進行水準聯測,以便將這些點的高程異常值給精確的獲得,結合測區內的高程異常值,來對測區的大地水準面進行擬合。當構建了這樣一個數學模型,可以對測區大地水準面高程進行描述,結合網點的位置參數,就可以對測區內任何一個GPS 點的高程異常值進行計算。我們將一個點的平面坐標用x,y 來表示,那么高程異常就可以表示為:

在高程異常已知點,可以寫出:

其中,與測區打地面水準面擬合的數學面就用f(x,y)來表示,GPS水準點的高程異常在測區內平緩的變化,在擬合的時候,可以將一組線性無關的基函數給應用過來。

其中,擬合參數用aj 來表示,擬合參數的數目用t 來表示,如果測區內的控制點有n 個,對m 個GPS 水準點進行了觀測,那么擬合的誤差方程式就可以表示為:

可以對任意擬合點的高程異常進行計算,表示為:

對測區GPS 點擬合點的高程異常值進行解算之后,將GPS 點擬合高程給求出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GPS 點擬合高程平行于大地水準面和似大地水準面,它的推算條件是高程異常值沒有較大的起伏,對那些有著較大重力異常值的地區,如高山區,則不能夠采用這種方法。在GPS 等級網測量中,通過內外業實地檢測,可以對高程精度進行驗證,保證其與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所符合。在此基礎上,GPS 點是GPS-RTK 技術作業小測區的已知點,對小測區的坐標轉換常數值進行計算。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在GPS 測量過程中,通過測區已知的等級GPS 控制點,點數一般不能夠小于三個,就可以對小測區的平面坐標轉換和高程轉換參數進行解算。同時也可以得出,如果測區內分布著越多的控制點,并且參與到解算當中,并且較好的吻合了測區地形特征。那么轉換的數學模型就有著較高的精度,就可以得到更加精確的轉換參數,這樣就可以保證GPS -RTK 測量的坐標具有較高的數學精度。我們從誤差傳播精度遞減的數學模型來進行分析,從四等水準測量,高程精度就會向下傳遞,如果能對技術環節合理的控制,技術指標與高程等外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所滿足。在等級GPS 測量平面精度指標下,GPS-RTK 測量平面精度會逐漸遞減,將GPS 測量技術特點以及誤差傳播原理充分納入考慮范圍,與等外一級導線精度要求完全符合。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GPS -RTK 技術具有一系列的優勢,如今已經開始廣泛的應用。我們借助于GPS-RTK 技術,地形測繪、工程測量以及市政測量等一系列的工作都得到了完成,分析得到的結果和其他信息,說明GPS -RTK 技術測量中高程值完全可以對等外水準高程測量高程值進行代替。因此,在如今的情況下,就需要對GPS-RTK 技術測量技術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1]陳俊林.GPS-RTK 在常規控制測量中的精度及可靠性分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2(5):123 -125.
[2]林常青.GPS-RTK 的發展及其在公路測量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2(2):99 -101.
[3]蘇衡山,李輝.淺談城市工程測量中的GPS-RTK 技術應用[J].地球,2013,2(19):77 -90.
[4]石風淼,管真.山區GPS-RTK 高程精度實驗分析[J].測繪技術裝備,2011,13(1):66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