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越DONG Yue
(蘇州市職業大學,蘇州 215104)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215104,China)
SWOT-PEST 矩陣是將SWOT 分析法和PEST 分析法結合在一起的分析范式,首先,SWOT 分析法是基于內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主要內部優勢S(Strength)、劣勢W(Weakness)和外部的機會O(Opportunities)、威脅T(Threats)以矩陣形式列舉出來并進行系統分析;其次,PEST 分析法是一種針對組織所處宏觀環境的分析模型,它從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ic)、社會(society)和技術(technology)四個方面的相關因素統籌分析,把握總體宏觀環境,評價這些因素對組織戰略目標的制定和實施的影響。
從外貿依存度來看,2000年后,蘇州的外貿依存度就超過了100%,達到了107.7%,到了2010年,更是高達204%,雖然之后有所回落,但仍然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蘇州常熟、張家港、太倉3 個港區已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 多個港口通航通商,從蘇州港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運量來看,蘇州的國際貨代物流服務需求非常旺盛,為了滿足蘇州國際貨物運輸的需求,蘇州的國際貨代物流業必須加快發展,來滿足市場需求。目前蘇州的國際貨代企業有2000 多家,總體來看,行業水平不高,企業競爭力較低,這無法滿足旺盛的國際貨物運輸服務需求,所以,蘇州的國際貨代物流業必須加快發展。
基于SWOT-PEST 分析方法的特點,建立了蘇州國際貨代物流業的SWOT-PEST 矩陣,見表1。基于SWOTPEST 矩陣的分析,對蘇州國際貨代物流業進行了基于PEST 的四個策略分析:SO 策略、WO 策略、ST 策略、WT策略。
這個戰略是結合蘇州市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情況,將組織的內部優勢和外部機遇結合起來,尋求組織快速發展的戰略。①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行業發展目標及發展策略。蘇州作為區域性國際物流為主的物流樞紐城市,依托港口、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功能性區域,發展以保稅物流為特色的口岸物流,加快國際貨代物流業“轉方式,促轉型”。②蘇州作為全國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的第四大外貿城市,近幾年的對外貿易額一直高于GDP,龐大的國際貨運量為國際貨代物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此外,整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也為蘇州國際貨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環境,國際貨代物流企業要抓住機遇向第三方物流轉變。③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域,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是上海航運中心的西翼次中心,內陸交通發達,物流基礎設施完善,各種物流園區功能齊全,借助于上海自貿區成立的良好發展機遇,蘇州應加速復制上海自貿區的成功經驗,促進自身的快速發展。④國際貨代物流企業可以和國際科技園、跨國公司研發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從技術上和人才上提升自身競爭力。
這個戰略根據蘇州的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情況,將國際貨代物流業的內部劣勢和外部機遇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尋求發展。①利用“十二五”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整合國際貨代物流市場資源,縮短政策時滯,盡快將政策轉變為實際行動,促進市場快速發展。企業要充分利用當地政府搭建的物流平臺,擴大信息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②目前多數國際貨代企業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可以引導小微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企業聯盟,進而發揮產業聚集作用,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講,鼓勵其增加網點,開拓海外市場,形成規模經濟。③國際貨代物流企業要轉變經營觀念,拋棄老舊的經營模式和僵化的經營理念,重新認識市場,學習現代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方式方法;同時,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嘗試與國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在國際市場上的共贏。④國際貨代物流行業專業人才缺乏,利用當地有利的智力資源,可以和當地高校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將產學研結合起來,培養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專業型技術人才。

表1 蘇州國際貨代物流業SWOT-PEST 矩陣
ST 戰略是基于蘇州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宏觀因素的實際情況,將企業的內部優勢和外部挑戰結合起來,研究如何利用內部優勢克服外部威脅,尋求平穩發展。①及時了解各級政策,相應調整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利用政策中有利于自身發展的規定,轉變經營方式,擴大經營范圍。②面對行業內的激烈競爭,在保證當地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拓其他區域市場甚至海外市場,特別是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市場的開拓,有較為廣闊的前景,通過開拓市場,延長企業的市場生命周期。③充分發揮物流產業聚集效應,利用蘇州的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保稅倉庫等多位一體的外貿物流園區以及蘇州便利的交通條件,做深當地市場,通過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吸引客戶。④走“綠色經濟”之路,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物流企業要重視自身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大中型企業,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WT 戰略是基于蘇州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宏觀因素的實際情況,將企業的內部劣勢和外部挑戰結合起來,研究如何克服自身弱點,避免外部威脅。①政府一方面通過政策和行政指令來規范市場,另一方面通過行業協會來引導企業,幫助企業向第三方物流轉變,從而真正參與到外貿產品的供應鏈中。②加快EDI 信息系統的推廣應用,企業要建立自己的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化管理,對接電子口岸,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SWOT—PEST 矩陣的分析所得出的四大策略,目前發展蘇州國際貨代物流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充分利用當前我國物流業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加快企業從傳統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轉變。利用區位優勢,學習上海先進經驗,引流部分上海國際貨代物流市場份額,為港口物流和保稅物流服務。
4.2 發揮物流業集聚效應,蘇州有7 個省級物流集聚區和6 個市級物流集聚區,國際貨代物流企業要深入研究當地市場,確保企業的市場份額。積極參與長三角地方電子口岸“大通關”合作,開通綠色通道,利用蘇州便利的交通條件,深化蘇州口岸與重要腹地城市、港口聯盟城市和無水港城市的大通關合作,為國際貨代物流企業服務。
4.3 加快國際貨代物流業的網絡平臺建設和物流技術的開發應用。當前國際貨代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較低,物流技術也較為落后,政府要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企業要建設自己的網絡系統,并提高自己的物流技術水平,運用倉儲管理系統(WMS)、運輸管理系統(TMS)、電子定貨系統(EOS)等信息管理系統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降低成本,節約資源。
4.4 重視國際貨代物流人才的培養,雖然目前從業人口眾多,但專業型人才很少,企業可以和高校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儲備人才,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1]姚望.基于SWOT-PEST 分析范式的中國“走出去”戰略環境研究[J].市場經緯,2006(22).
[2]肖智潤.發展我國現代物流業的戰略思考[J].現代科學管理,2006(5).
[3]曾鍇,馬傳軍,趙林度.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發展現代物流業的SWOT 分析[J].物流技術,2005(1).
[4]蘇州市“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R].蘇州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