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萍
(廣西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3)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而言,全方位人才是極為受歡迎的。按照目前的人才綜合素質標準,除了全面的文化素質之外,還要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合格的政治素質、健康的身心素質以及符合邏輯的創造性思維素質。具有全面素質的大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會就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并且能夠在競爭與合作上發揮優勢。從目前大學生所具備的普遍素質來看,綜合藝術素質明顯匱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令人擔憂。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學生在近乎封閉的校園中生活,使大腦思維也受到了局限。引進高校形體舞蹈課教學,可以對學生開展綜合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和諧發展,而且通過智力和舞蹈的和諧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而且通過審美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美好心靈,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高校形體舞蹈教學是集體舞蹈、體育和形體塑造于一體的體育學科,所遵循的是體育運動的規律,將舞蹈特殊規律融合于其中。作為體育與藝術與一體的運動形式,其不僅可以達到人體運動的目的,促進人體健康,也可以優美的姿勢,達到藝術培養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引進形體舞蹈教學課還是一門新興的體育學科,在教學上受到廣泛的關注,卻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尚需進一步完善。
高校以培養綜合性人才為主,以適應社會人才的需求。但是,高校領導在關注學生的職業生涯的同時,往往會更為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培養,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讓學生畢業離校后,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端正自己的行為,懂得按照社會道德規范約束自己。藝術培養在很多人看來都屬于是藝術專業范疇。因此高校在形體舞蹈教師的引進以及資金投入上,與其他學科相比,都稍有欠缺。
基于形體舞蹈教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教師在引進上沒有提出較高的標準,因而承擔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師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即便由體育舞蹈教師或者藝術學院的舞蹈教師來擔任,使形體舞蹈教學流于形式而缺少內涵。此外,一名教師身兼數職,多種課程教學課程之間雖然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但是畢竟課程培養方向不同,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也各異,因此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數高校都根據形體舞蹈教學的需要編寫了課程教材,但是在教學中的隨意性較強,并沒有根據統一的教學大綱開展教學。加之開展形體教學沒有專用的教室和舞蹈教學場地,各種舞蹈設備設施也不夠完備,因此而影響了形體舞蹈教學的順利開展。
形體舞蹈教學與大學生的審美觀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形體舞蹈教學的本質和功能,都決定了大學生對審美的時代性的追求,以及大學生對美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對于美形成認知,并對于美不斷地創造,在欣賞美的同時,還將自己所擁有的美展示出來。形體舞蹈教育過程中,要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其中所涵蓋的美學意義,這就決定了形體舞蹈課具有美學的性質。接受過形體舞蹈訓練的大學生,不僅會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言談舉止和文化修養都在此基礎上形成學生所固有的特性,因此而形成了大學生審美觀,使大學生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2.1.1 以自然美作為形體舞蹈訓練的基礎
人類對于形體美的追求是健康而自然的,也是積極向上的表現。要塑造“完美”的形體,就要認識到形體美與體育運動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當我們欣賞藝術作用的時候,就會將人作為運動的重心,而形體美則是體育教教育中的重要變現方式。體型健美、高雅的氣質以及良好的姿態,都綜合性人體美的體現。
2.1.2 以運動美作為形體舞蹈訓練的重要方式
形體舞蹈訓練綜合了體育與美育。通過形體舞蹈訓練,將學生帶進了表現美和創造美的生活環境中,而且還引導學生懂得欣賞美。集審美訓練與體育訓練于一身,更重要的是,在訓練的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審美愉悅感,將學生的生活熱情激發起來,無論是在平時的體育運動中,還是在日常的學習中,都伴隨著審美意象,有意識地塑造美,使學生的氣質通過優美的姿態和得體的言談舉止呈現出來。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審美意識因此而形成。
在高校的體育鍛煉中,形體舞蹈訓練是以形體美這一表現形式為基礎的,將簡單的韻律操和音樂表現感結合起來,鍛煉體魄,培訓體態,身體的各部分都伴隨著悠揚動聽且韻律感十足的音樂,舒展著、彎曲著,身體得以放松,精神得以釋放,美的韻律體現在舉手投足間。
2.1.3 以音樂美作為形體舞蹈訓練的靈魂
現代我們對于音樂功能的界定,已經不再是簡單聆聽和陶冶情操,而是將其融入到行為語言、生活情趣和人際關系當中,用以表現感情、抒發情感。可見,音樂與靈魂是息息相通的。那么形體訓練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于健康的體魄、優美的姿態,而是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音樂的節奏性,可以使學生遵循著音樂節律進行肢體活動。基于音樂與人的情感具有較強的結合度,因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伴隨著節拍和音符變換著姿勢,在和諧優美的動作中抒發著情感。
2.2.1 形體美
形體美的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和后天兩種,表現為身體外在的體型、體態,以健康、勻稱的軀體美展示出來。健康是美的基礎、根據,也是美的本質體現,而健康使主體形體和心靈的結合。形體美具有較大的可塑性,雖然受到先天因素的制約,但是也可以通過系統規范的鍛煉來實現。四肢修長均勻,身姿優雅有力,都是經過長期的科學訓練的結果。從形體舞蹈課的內容來看,主要鍛煉的是肌肉、關節和韌帶,提高身體的韌性和靈活性,并改善身體各系統的機能,使人體器官的新陳代謝得以增強。優美的身體姿態的塑造、生理系統的改善,使人更為精力充沛、精神愉悅,對生活充滿信心。
2.2.2 氣質美
在形體舞蹈課中,通過規律性運動,可以使身體素質得以提升,塑造高雅的氣質。在課程教學中,將精神和氣質的訓練融入其中,借鑒舞蹈中的各種元素,培養學生的氣質。當學生陶醉于形體舞蹈課教學中時,沉醉于音樂中,陶醉于軀體的伸展中,在音樂的節奏中調整心態,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獲得超越性效果,達到氣質美的培養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形體舞蹈訓練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并具有針對性地運動,形體訓練教師的責任,是對學生以科學性指導。
2.2.3 心理美
形體舞蹈課要獲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學生長期堅持訓練。那么學生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就要精力艱苦的訓練過程,并根據訓練的難度以及自身可承受能力調整心態。可見,形體舞蹈訓練可以培養學生敢于面對困難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當代的大學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形體舞蹈訓練,通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而提高心理素質,以實現學生的心理美。
生命是美麗的,但是這種是建立在人體健康的基礎之上的。人體的美就意味著生命之美,形體舞蹈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追求生命美的主要途徑。
首先,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形體舞蹈課程是體育課程的一種,其目的是培養學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較高的心理素質,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那么,在形體舞蹈課程教學中,就要讓學生明白,形體舞蹈理論源自于實踐,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堅持體育鍛煉,可以使人終身受益,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建立體育文化意識,提高體育文化素質,以符合未來新型人才的標準。
其次,讓學生對體育鍛煉基本理論知識以正確的認識。體育鍛煉不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心理素質的培養。形體舞蹈課程教學,可以讓學生得到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不僅是鍛煉身體,還要通過擴寬知識面,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強化形體舞蹈課的理論學習,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學生在參加實踐形體舞蹈訓練的同時,還要提高體育競賽鑒賞能力和欣賞水平,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重視體育理論知識的培養,特別是形體舞蹈課程內容的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從知識的層面對體育鍛煉形成認知,從而提高了體育文化層次。
3.2.1 形體舞蹈訓練方法要靈活運用
形體舞蹈課程中,常規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解、分解和示范的方法,在具體的訓練中,主要是分組練習、反復練習或者對比糾錯的方法。由于學生的個人素質不同,在形體舞蹈教學中,一定不可以采用藝術專業學生舞蹈訓練標準進行技術動作強制性要求,要對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以從學生的身體健康角度,將學生的熱情充分地帶動起來。
3.2.2 以鼓勵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形體舞蹈訓練中,除了對學生嚴格要求之外,還要將課堂教學內容中注重學生的形體和形象的塑造突出出來,讓愛美的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形體舞蹈訓練當中,并自覺地將自己最好的狀態在舞蹈訓練中呈現出來。
3.3.1 授課方式
形體舞蹈課程教學主要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運用現代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并開展欣賞課教學以提高舞蹈教學審美效果。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訓練效果也會各異,那么舞蹈教師在組織集中授課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個別指導,同時還要實施課堂訓練與課后聯系相結合的方式,以鞏固訓練。
3.3.2 編排組合
舞蹈的編排組合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基礎不同而靈活掌握,以便于學生能夠很好地接受形體舞蹈課程的規范要求。在舞蹈編排的時候,還要注意課堂教學的藝術實踐形式,因此,要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充分地運用起來,編排隊形的方式,以增強舞蹈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自從高校普遍開設形體舞蹈課以來,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形體舞蹈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各種舞蹈姿勢達到鍛煉的目的,作為體育訓練的一種方式,以舞蹈作為手段,不僅可以改善形體,而且由于是按照人體形態機能展開鍛煉的,就可以通過各種正確的姿勢,鍛煉身體各部位肌肉,以消耗體內脂肪。以娛樂的形式促進健康,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還提高了審美情趣,可見高校的形體舞蹈是一項達到形體美效果的體育運動。
[1]徐慧文.高校形體舞蹈課程教學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9).
[2]孔潔.高校形體舞蹈課程教學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體育研究),2011,19(4).
[3]蘆懿.高校舞蹈形體教育的美學意義[J].文教資料,2010(3).
[4]王艷.對形體舞蹈課教學方法改進的思考[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6).
[5]周茜.高校形體舞蹈課的教學探討與改革分析[J].運動,2013(10).
[6]王錦芳.形體舞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7]段黔冰,趙曉玲.形體訓練[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8]聞慧蓮.我國普通高校形體舞蹈課程價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9).
[9]李琴聞.高校形體課的組織教學與教法的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