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華
(廣東省中山市坦洲實驗中學 廣東中山 528400)
隨著學校教育改革的逐步進行,體育教育在學校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高。通過體育教育不僅能很好地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心理能力。中考體育項目有很多,其中200m跑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需要在平時不斷地加強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運動員參加運動,機體需要一定的能量供應,而運動員運動時機體能量的直接來源就是ATP-CP系統,在200m短跑中,運動員的供能系統也是如此。運動員在參加運動的過程中,ATP在分解為ADP和CP的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就是運動員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它從根本上保證了運動員維持肌肉運動收縮、連續不斷運動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ATP-CP系統供能時間僅僅能維持5~7s的時間,200m跑運動員后100m供能能量主要由無氧糖酵解供能系統來供應,在這一階段跑中運動員基本是處在無氧運動下,需要無氧糖酵解供應能量。
一般來說,200m跑成績出色的運動員,其高速運動能力都很強,高速運動能力也正是200m跑的基本特征之一。
200m跑不僅需要運動員具有一定的爆發力和沖刺能力,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速度耐力。速度耐力也是200m跑運動員提高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名優秀的200m跑運動員應具備很強的速度耐力,這樣才能保證200m跑后半程的跑速。
身材高大和肌肉發達是200m跑運動員非常重要的自身條件因素,四肢較長,體重較輕的運動員,能夠保證在跑動的過程中增加步長和步頻,提高上肢的擺動力度,進而帶動全身的前進速度。
200m跑屬于耐力、速度和力量性結合項目,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運動員經常參加200m跑運動訓練可促使肌肉蛋白質增加,肌肉橫截面加大,肌纖維增粗,從而能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提高肌肉的協調放松能力。肌肉放松能力的加強,則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跑步速度。由此可見,出色的肌肉放松能力可以使200m短跑運動員節省能量、加快跑動的速度。
屈蹬技術能力是200m跑運動員必須要具備的技術能力。它能有效地避免髖關節出現力量不足的現象,同時還能協調其它主要關節的力量,避免運動員身體某一部位因過度疲勞而出現運動損傷的狀況。
200m跑的技術動作不僅包括腿部的后蹬動作,而且還有腿部和上身兩臂的快速擺動動作,這兩個方面的技術動作共同影響著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在運動員快速擺動技術中,強調蹬擺結合,以擺帶跑,從而加大支撐腿對地面的壓力,獲得較大的擺動反作用力,從而提高跑的速度。
良好的體能分配要求200m跑運動員的跑動要省時省力,要求運動員合理運用和掌握放松技術、屈蹬技術和快速擺動技術,以最短的時間和較快的速度順利完成比賽。
目前,在中考200m跑考試中,在學生的體能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起跑時的反應速度偏;第二,起跑后的加速跑不夠快,節奏把握不好;第三,途中跑步幅小步頻慢;第四,后半程的沖刺能力欠缺,速度耐力不夠。
第一,起跑姿勢的合理定位。一般來說,短距離起跑都采用蹲踞式,而蹲踞式起跑技術相對復雜學生不易準確掌握,加上學生又不是運動員,經多年實踐采用站立式起跑效果很好。另外,學生在起跑時容易出現犯規現象,導致心理緊張,不利于自身能力的發揮,對運動成績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二,起跑技術不正確。在訓練和考試中常出現的錯誤有:起跑前不能積極主動地調整起跑腿,影響起跑時的爆發力;單腳置于起跑線前或壓線,造成犯規;準備跑時膝關節重心不能前移,后蹬腿過直或蹬地不充分等,并且腳蹬起跑無力。
第三,不會起跑。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在平時的訓練中,學?;蚪處煂?00m跑的技術教學不重視,或者學生不認真學習,這需要教師及學生共同重視起來。
起跑后前幾步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朝著彎道切線跑直線,很多學生易犯的錯誤是由于站的位置不對,造成一起跑就跑弧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起跑后的加速。另外,在加速跑的過程中,很多考生的身體抬高太快,有些學生甚至身體挺直,幾乎沒有什么前傾的角度,這對于加速跑是極為不利的。
彎道跑是學生在考試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常出現的錯誤是跑的路線不是貼近左側分道線,而是在跑道的中間或靠近右側分道線。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學生的身體傾斜度不夠,擺臂幅度忽大忽小、欠缺穩定性,跑的節奏不協調等。
途中跑是200m跑中保持最高移動速度的階段,在進行途中跑時,學生的步長需要加大,肌肉要做到放松。但很多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是:肌肉緊張,動作變形,速度減慢,身體前傾不夠,步幅小,步頻慢。
沖刺階段是200m跑移動速度耐力階段。目前,很多學校的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進入沖刺階段不明顯;最后沖線沒有下壓的動作或動作不快,這嚴重影響著學生沖刺能力的提高。
在實際的考試中,許多考生還存在著大量的心理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臨考前不敢上道,心理慌張;第二,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缺乏自信和過于緊張。
監考員是嚴格按照批次和組次的順序安排考生有秩序地進行考試的。有些考生在考試的過程中不聽從監考員的指揮,大聲吵鬧,隨意跑動,造成考試失誤的現象時有發生。這需要各個學校在今后的教學與訓練中加強對學生紀律性的輔導,教導學生遵守考場紀律。
200m跑考試在室外進行,時間處在四五月份,處于暴雨季節,天氣變化莫測,這給學生的考試帶來了諸多不便。在考試中,很多學生沒有做好運動準備,衣著非常隨便,這嚴重影響著考試成績的提高。
學生在考試中還應注意運動安全,有些考生在跑完200m時就即刻停下、躺下或坐下,這種現象非常常見。這樣對學生的身體是極為不利的,容易導致運動性休克,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加強學生安全方面的教育。
一般來說,力量是所有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和根本,沒有好的力量,其他技術都無法很好的實現。在200m跑訓練中也要非常重視力量訓練,加強200m跑力量訓練的主要目就是增加步幅,加快步頻。在學生平時的訓練中,應充分利用當前極為有限的訓練課次,充分發展學生的短跑專項力量,從而盡快提高學生肌肉快速收縮的能力。
在200m跑平時的訓練中,教師可為學生制訂一定的訓練計劃。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力量訓練,采用新生力量的60%,以人背人蹲起的方式進行訓練。此種訓練方法可有效增加學生后蹬肌群的快速收縮能力。另外,在每次力量訓練課后,還應安排少量的速度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肌肉快速收縮性,防止出現肌肉僵硬的狀況。發展學生的專項力量對提高學生200m跑的跑速是非常有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時的訓練中,訓練的量不能過大,以防止出現肌肉疲勞的現象,避免運動損傷。
200m跑的途中跑對成績的取得是至關重要的,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途中跑放松能力的訓練,以培養其良好的放松快跑技術。加強途中跑放松訓練的目的是:第一,幫助學生能及時、隨意地活動自己的肌肉,使身體得到放松,利于技術的充分發揮;第二,能憑自我感覺掌握肌肉的緊張、放松以及肌肉收縮的頻率和速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體力。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采用最大強度的85%的中速跑,以改進短跑技術,要求學生在加速跑的后半程不斷加快步頻,以最大速度沖向終點。
為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200m跑成績,還要重點發展學生的絕對速度,50m跑就是提高學生絕對速度的有效手段。絕對速度的提高能為學生200m跑運動成績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很多學校存在著課程緊,訓練課時短,訓練次數少的現象,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在制定200m跑訓練負荷時,要合理地控制總跑量,并適時的調整訓練負荷,保證學生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我國初三中考體育200m跑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要認真地分析這些問題,并通過一定的措施使其得以解決,真正發揮中考體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馬德帥.200米跑項目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陳群.對我校新生20×200米跑訓練的研究[J].南平師專學報,2002(4).
[3]徐新紅.少兒田徑教學訓練特點及階段訓練特征[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