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高貴明(.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730000;.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福利東路第二小學,730060)
—細節決定實效第二十六屆“十城市”學校體育教學觀摩研討會觀后感
黃慶1高貴明2
(1.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730000;2.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福利東路第二小學,730060)
第26屆中國“十城市”體育教學研討會,通過現場展示的體育課可以看出,體育教師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和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掌握的比較好,并且能夠根據不同學段,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體育知識、技能、技術、方法的傳授,每節課都有一定的運動負荷,教學過程流暢、規范,教學手段多樣化;同時,每位教師更注重抓課堂教學細節,立足課堂實效,體現的特點如下:在小學段以游戲、靈敏、興趣、教材創新靈活為主;初中段以技術、技能相結合為主;高中段以強化技術、掌握鍛煉的方法、關注學生合作探索,重視學習效果為主。通過觀摩,要上好一節立足于課堂實效的體育課,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細節。
教學中,細節雖小,但對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學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很多課堂教學細節往往被忽視,而忽視掉的這些教學細節卻關系到學生的發展,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與掌握,鍛煉習慣的養成。大家都明白,上好一節課,做好一件事,過程決定結果,細節決定成敗,只有關注了教學細節,才能夠是課堂教學更加合理,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夠讓學生學到和掌握知識、技能、技術,達到強身健體,才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所以,要將一節體育課上好離不開好的教學細節。
(一)教師的教態
教態包括服裝與儀表,語言與語氣、口令(口哨)與手勢、表情與眼神等,在本次教學觀摩中每位教師儀表得體大方,神采奕奕,特別是有的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恰當靈活地運用服裝的搭配。比如長春的姜華老師、成都的董崇龍老師的服裝鮮艷亮麗,與學生形成明顯的對比,給人視覺的享受,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興趣。
(二)教師的語言
教師的語言與語氣表達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通過語言要進行講解、傳授有關知識、技術、技能,語言可以說是一種信息,語氣、聲調、節奏的變化,語言的藝術性,對一節好的體育課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課中時間有限,精講多練是體育課的核心,通過語言的交流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術,這就要求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每次在看觀摩課時,都會聽到,女教師的語言要比男教師好,小學教師的語言要比初、高中的好的言論,而在此觀摩課中,天津的劉青老師(男),上的是水平四的三級跳遠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語言生動,活潑,親切自如,講解時還配合表情、手勢和動作,上課語言的藝術性使上課的學生、聽課的教師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三)教師的口令(口哨)與手勢
教師的口令(口哨)與手勢可以說是體育教師的專業語言,也可以說是輔助語言,本次觀摩課,教師非常注重教學過程,無論提前是否排練,在宣布課的任務,目標時,教師們能根據具體內容提出一些的要求。比如:口哨聲的長短、節奏變化代表什么?跑步、急停、跳起等。什么樣的手勢代表什么意思?停止練習、集中、散開等。讓學生們明白理解后,再進入練習中,避免教師與學生在短暫的配合交流中產生的疑惑。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將口令(口哨)與手勢配合起來,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節好的有實效的體育課必須建立在好的課堂設計上,課的設計基本上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步驟、器材的應用等。
(一)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如:廣州黃欽鑾老師的水平五民族體育傳統——舞龍教材;將課的目標制訂為:1.復習游龍類的兩個動作,學習穿騰類動作縱向曲線慢騰進、縱向曲線快騰進,并基本掌握。2.通過游戲、游龍類、穿騰類技術動作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與靈活性。3.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共同探索的精神,主動獲取體育知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二)教學過程、教學步驟的運用要合理
它們是體育課的核心,也是決定一節體育課成敗的關鍵。如,鄭州的張金龍老師在水平二技巧課——跪跳起教學中,他緊扣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的流程上:準備部分圍繞主教材,選擇了鼓點操和墊上徒手操,充分利用小體操墊,同時將主教材內容融入到徒手操(腳面與小腿壓墊、擺臂與擺臂制動)。在基本部分緊扣學習內容,先復習上節課內容,然后采用闖關的教學步驟,逐步提高練習的難度,為了將動作的難點使學生牢牢記住,編成了順口溜(一二、一二壓,一二、一二提,一二、一二收,一二、一二起,),使一個乏味單一的技術動作,學生在愉悅的練習過程中,產生興趣,完成跪跳起。整堂課教師能夠挖掘教材,注重教學細節,是用心在上課。
如,蘭州的朱紅芳老師在水平五技巧——手倒立教學中,她根據教材與學情,設計了一堂以輔助練習為主線的教學過程,因手倒立教材是高中教材中比較難掌握的一個平衡技術動作,是在肩肘倒立和頭手倒立的基礎上的一個提升,手倒立也是學習街舞breaking的基礎。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手倒立教材在多年的體育課堂中,被放在了遺忘的角落。相反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喜歡自我,喜歡具有挑戰性的運動項目,尤其是街舞breaking,而手倒立是學習breaking的基礎動作,并且國外正流行“倒立健身法”,中學生喜歡追“新”。為了使學生對手倒立教材很感興趣,在課的開始部分,由小組長帶領大家做隊列隊形練習,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在熱身操的編排上教師始終圍繞主教材——手倒立,編排了由分解到單個動作、由原定到上步動作,由一個方向到多個方向動作,由簡到難,學生通過疊加式教學方法與手段,以模仿練習為主,在模仿練習的基礎上,強調技術動作要領,掌握規范協調的基本動作及用力順序。如,在學習手倒立內容時,采用多種輔助練習;半倒立——原地雙手撐墊蹬擺——舉腿上步蹬擺練習(身體沒有完全倒立,蹬離地面即可),主要體會撐墊、蹬擺、直臂頂肩、抬頭技術。在手倒立完整練習中,先采用多人保護與幫助下練習,根據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情況,逐步減少保護與幫助,當學生達到一定水平時,可將以前所的技巧技術動作或者與街舞breaking動作進行組合,來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目的是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技能,通過體育課的學習,互幫互學,勇于挑戰自我。
每一次體育教學觀摩,都有一批新穎、簡便易用的創新器材,感覺耳目一新,器材運用的好與壞對體育課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重慶的李玉龍老師在水平二快速跑教學中通過“阻力傘”為主線,使教學與游戲有機地結合,誘導學生發揮速度,增加學生的阻力負荷。在課的開始部分將手中的“阻力傘”做為放鞭炮游戲,在基本部分將“阻力傘”打開,體驗阻力傘跑、系阻力傘跑、利用阻力傘分層次跑、速度與激情,在課的結束部分,讓學生自己動手整理器材,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通過一個簡單器材的運用,多種輔助練習,引起了學生對枯燥無味、不愿意學的快速跑教材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從2013年第25屆開始,每一節現場課后,劉端文老師能夠根據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單元計劃、創新特點、學情分析、課時計劃等以及實際上課的情況,客觀的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劉老師用優美的示范,精煉的語言,現場采訪等形式受到與會老師的高度評價與贊成。使大家受益匪淺,真正體現了注重教學細節、足于課堂實效。
《中國學校體育》2015年上半年增刊征稿通知
應部分一線教師的強烈要求,本刊擬在2015年6月10日前出版2015年上半年增刊(教學探索版),歡迎廣大教師投稿。教學探索版刊號經新聞出版局批準。稿件必須是原創,未在其他公開刊物發表的文章,作者文責自負。如因抄襲剽竊引起的版權糾紛,本刊概不負責;未被我刊錄用的稿件也可以重新投稿。稿件上請務必附上作者的聯系電話及詳細通信地址、郵編,以便錄用后能及時聯系作者和郵寄樣刊。教學探索版文章均被中國知網的學術期刊網收錄。請將您的稿件發到教學探索版專用郵箱,投稿截止日期為2015年5月20日。
投稿郵箱:xxtyzk@163.com
聯系電話:010—66093860; 聯系人: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