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東 (河南省許昌市健康路小學,461000)
追求簡約方法 致力有效教學
孫旭東 (河南省許昌市健康路小學,461000)
當前的小學體育跳高教學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在跳高課上,教師首先講解動作要領,其次進行示范,最后讓學生完成動作,教師在一旁指導。如此簡單的三部曲,充分說明了教學方法改革已刻不容緩。最后,引導方法存在著缺陷。教師的引導方法是當前最亟待變革的核心部分,引導方法單調、枯燥,卻又充滿權威性,教師講解,學生必須傾聽;教師示范,學生必須關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必須回答;教師提出的學習方法,學生必須遵循。四個“必須”,導致了上節所描述的課題組看到的景象。對于教師而言,學生能否學得知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學生是否聽從了教師的“教導”。
為此,筆者進行了以下教學實踐探索,并達到了提升學生能力的目的。
(一)加強各項素質練習,提高學生各項能力
速度素質對跳高運動非常重要, 跳高技術的弧線助跑不僅要求掌握直線跑技術而且要求掌握弧線助跑技術和能力, 通常在跳高速度素質練習中先發展直線跑素質,掌握直線跑技術;然后掌握和發展弧線跑技術和能力;最后掌握和發展直、弧線助跑技術和能力。
彈跳素質也是小學體育跳高教學中的重點,彈跳素質的練習方法主要采用“原地跳”和一些游戲活動,比如,跳繩、蹺蹺板接球、飛龍奪珠等等。
在形式與內容上,教師應進行不斷地創新與發展,與跳高這一主題緊密聯系,在一些小游戲中自制素材,如原地跳起將皮球投入掛在墻上的籃筐,或與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京劇”進行結合,為學生們量身打造一套“京劇操”,將一些京劇中的基本跳躍動作融入到教學中,既形式新穎又簡單易學,于活動中對小學生滲透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此外,練習時,應借助一些器材或活動場景,如制作一些簡易的木質鞍馬,讓學生在跳馬的同時注重掌控和協調身體各部分的力量,或直接采用“跳山羊”游戲,增強小學生腰胯部的力量,發展跳高起跳所需的快速支撐緩沖力量,蹬伸力量、快速擺動力量和保持桿上背弓所需要的腰腹肌力量等等。
(二)以游戲器材為媒介進行課堂教學
所謂游戲器材,即應用于體育教學而其主旨卻又與教學無關的、僅用于完成游戲過程的、能夠提升小學生體育技能的一些器材設施。例如,一根普通的繩子,看似與體育無關,但在小學體育課上,一根普通的繩子即是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重要媒介;再如,一個簡單的鐵環,看似與體育無關,但是卻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奔跑速度,以及培養小學生在助跑起跳中的平衡能力。
由此可見,游戲器材在小學體育技能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之所以將其稱之為“媒介”,是因為通過游戲器材的導入,小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戲器材”上面,它將“學習知識”與“知識滲透”之間的界限消于無痕,將“教”與“學”緊密的聯系起來,從而使教與學融為一體,使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體育技能,如此既滿足了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滿足了教師的教學需求。
(三)讓小學生自主選擇練習方法
在小學體育的跳高教學中,教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無論教學過程多么吸引人,多么充滿樂趣,長期采用一種教學方法,也會讓小學生失去興趣。因此,在備課時,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多制訂幾套練習方案,并在上課時讓學生們自主選擇練習方式。
例如,在教學“單腳起跳”的技術時,在備課時筆者制訂了四套練習方案:1.跳繩競技;2.雙人組合單腳跳;3.混合跳;4.斗拐游戲。
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四種練習方法,讓小學生自主選擇類型,假如學生間分歧較大,那么筆者則按照不同學生的意愿,將意見一致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都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在練習過程中,除了注重加強與每個小組之間的互動,并時時指導他們采用正確的游戲方法之外,還監督他們遵守練習規則。
此外,在課前筆者還讓學生們自己創設練習形式,并在上課時提出來,如果學生們創設的游戲方式可行,那么筆者也會選擇他們的方式。如此多種類型的游戲不僅活躍了學習氛圍,每個學生都得到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提高了他們的創造能力。這種教學方式的重點在于發揮教師的媒介作用,在實踐中,教師要加強與各小組之間的聯系,不能讓學生們成為一盤散沙,要讓各小組間學會相互學習與借鑒。
此外,第二個重點在于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對于不積極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并和他們一起練習,從而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學到知識,使全體學生得到均衡發展。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在教育實踐中,教師應掌控好練習方法投入的力度與頻率,否則,學習環境過度單調沉重,會削弱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如何處理好小學生自主學習與生活養成的同步關系,也是值得教師深思的,而這一問題所涉及的內容更是較為系統和復雜的,需要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探究。
[1]賈洪鳳.小學生跳高訓練的策略[J].讀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4, 02.
[2]陳能.淺析中小學課余跳高訓練中的常見問題[J].田徑,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