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陳靈芝
(1.湖北中醫藥大學體育部; 2.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5)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和深化以及在高校不斷擴招的形勢下,中學階段一部分學生文化成績在中等水平,單憑文化考入高校有一定難度時,一部分學生轉而進入體育專業生的行列,利用體育這個踏板幫助自己進入理想的大學。但是由于體育專業生平時既要進行訓練又要進行文化學習,所以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難免會與文化生沖突,為了能夠使體育專業生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擁有良好的發展方向,結合實際要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品德關系到一個人的本質問題,德育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礎和保障,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之一。對體育專業生進行德育,能夠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是體育專業生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障。由于體育專業生進行了體育訓練,身體素質各方面要優于文化生,但是體育專業生不能因為自己身體力量強大就欺負文化生,讓文化生畏懼自己。因此要培養體育專業生利用自己強大的身體對其他同學予以幫助之手的習慣,例如幫助弱小同學提熱水。學校是一個有秩序的地方,在食堂就餐時,體育專業生不能仗著自己身體強大加之平時訓練辛苦,不愿排隊等候就餐,養成直接插隊就餐的壞習慣。體育專業生要做到即使饑腸轆轆,也要展現體育專業生良好素養的一面。從點滴小事做起,樹立體育專業生的美好形象。養成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艱苦奮斗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是體育專業生必備的意志品質,不管是在訓練還是平時的專業測評還是在生活和學習中都要培養學生頑強的拼搏精神,況且體育高考不像體育賽事有初賽、半決賽和決賽,體育高考只有一次上場比試機會,并且也不是按名次錄取,只按照成績錄取,所以只要體育專業生在體育考試時不放棄,都能夠取得理想的體育考試成績。故而要讓體育專業生在訓練中慢慢地養成了一種不拋棄、不放棄、頑強勇敢向前走的精神。
當今世界各國都處在綜合國力的較量的格局下,綜合國力最終體現在人才素質,學生的智力水平正能表現出人才的培養模式和理念。體育專業生進行訓練的時間比較多,耽誤不少學習時間,學習成績也會有一定影響。但是高考體育專業生又不能單腳前進,只要體育和文化有一門不符合標準,都會被阻攔在大學校門外。所以體育專業生刻苦訓練的同時更要努力學好必須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要打好語文、數學、外語的基礎,教師要告誡學生不能偏科,更不要認為體育成績好就可以進入一所理想的學校。學校要教育體育專業生雖然進行訓練耽誤不少學習時間,但是還是依然要認真學習和鉆研,體育專業生可以在體育領域盡展自己的才能,鉆研一些前人沒有研究的訓練方法、訓練手段等。還可以從體育醫學、體育經濟等領域,去發展自己、充實自己。學校還要培養學生除體育以外其它的領域的志趣,如美術、音樂等,讓體育專業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使體育專業生對生活充滿熱情,讓他們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都能夠沉著冷靜的獨立解決問題。還要培養學生學會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遇到事情不能急躁,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和解決問題。培養體育專業生的創造精神和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擁有強健的身體才能奮斗人生。體育專業生每天都進行身體訓練,在進行訓練時,教練就要對體育專業生嚴格要求,不僅要訓練學生的體育成績,提高體育專業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在訓練中使體育專業生養成身體鍛煉的習慣。不管將來他們是否從事體育行業,都能夠自己進行體育鍛煉,且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體育專業生要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學會科學的鍛煉身體,從而帶動和幫助身邊的人科學的進行身體鍛煉,使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獲得健康的體魄,進而更好的從事生活和生產。體育專業生每天進行身體訓練,出汗和傷病情況在所難免,所以要培養體育專業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傷病防御知識和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法,在訓練和鍛煉時更好的保護自己和他人。
學校美育是美學與教育學相互融合的產物。它以馬克思主義美學原理為基礎,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則,借助藝術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從而使學生具有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所以在美育方面,這就需要學校的配合,學校對體育專業生一視同仁,同樣要進行組織觀看體育賽事,了解各運動中的美,例如長跑運動中的最后沖刺看到的非凡的速度耐力和一如既往的力量之美,足球運動的魚躍沖頂、飛身撲救、倒掛金鉤等等。還有花樣滑冰、健美操、自由體操中身體線條和音樂共同奏效的美。平時學校還要多開展一些關于美的鑒賞活動,例如開展手抄報比賽,讓學生自己投票選出優秀作品,讓學生感受藝術的美;舉辦歌唱比賽,在校學生均可參與,學生自己主持、自己評委,讓學生感知音韻美和旋律美;學校還可以利用班會舉行小型的晚會活動,學生自己出謀劃策,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還可以舉行遠足和春游活動,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等等,利用各方面培養體育專業生正確的審美觀,使他們具有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勞動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學校要教育體育專業生培養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讓體育專業生明白只有勞動才能夠創造價值、創造財富的思想,投機打靶、不勞而獲都不是學生該有的行為習慣。學校平時就要使學生養成勞動的習慣,教育體育專業生不能因為訓練的辛苦就忽視自己個人衛生和寢室集體衛生,每天的衛生值日、學校的大掃除都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安排學生參加一些活動,例如去大街上幫助清潔工清掃大街、去工廠觀看工人的勞作;農村學校可以在農忙和秋收時節組織學生下地幫助農民工栽種和搶收。通過一些活動使學生能夠使用一般的生產工具,掌握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一些基礎知識,為今后的生活和生產打下技術基礎;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體育專業生的強健的身體、風吹雨打都不怕的意志品質以及能夠承受高溫,也能承受嚴寒的特長和優勢,訓練學生特殊職業的技術和技能,例如消防工作的攀巖、警察的追捕工作等,為一些專業崗位輸送人才。
體育專業生是學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好體育專業生直接關系著學校教學質量和升學率。甚至影響著國家對體育教師的培養要求和建設體育大國的進程,因此,學校在各方面應設置一套適應社會和學生需要的專門培養體育專業生方案,培養出更多的體育人才和體育工作者,為社會和人民服務。同時這些方面的落實和發展需要學校老師和學生自己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1]覃建恩.淺談對體育生的管理[J].中國職工教育,2013(6):79.
[2]蔡久闖.體育生的培養之淺見[J].教師教育,2012(12).
[3]賴偉南.構建體育教學美育培養的新途徑[J].科技信息,2008(10):253-254.
[4]杜銀平.淺談德育的開放性[J].青年教師,2013(1):31-33.
[5]夏貴霞,舒宗禮,夏志.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我國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