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銀娣
近年來,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和電子閱讀設備的逐步普及,電子書產業迅猛發展,電子書品種和銷售數量迅速增加。然而,盡管電子書產業發展勢如破竹,無法充分獲取經濟效益的事實卻仍然讓很多傳統出版商和作者對其心存疑慮。電子書市場經濟效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與其定價混亂緊密有關,在2013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上,電子書定價已經取代電子書版權保護,成為出版商們最關注的問題。事實上,隨著電子書市場的初步建立和發展,定價議題對我國電子書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電子書市場經營的最終目標是將電子書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這就要建立規范有效的電子書定價模式,完善電子書社會傳播和商業經營機制。
當前,我國電子書市場定價現狀堪憂,電子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且其價格非常不穩定, 隨著電子書產業相關利益者之間的競爭而跌宕起伏。除此之外,出版商和電子書銷售商還圍繞價格主導權展開激烈爭奪,這些都造成了我國電子書定價混亂的現狀。
電子書價格是電子書價值的貨幣表現,合理的電子書價格應當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然而當前,我國電子書價格偏低,嚴重背離其價值,影響了電子書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表1 主要統計了當當網、亞馬遜、京東商城這三大電子書銷售平臺的收費電子書定價情況。其中,京東商城銷售排名前10 位的電子書均沒有印刷版,所以,未統計到相關數據。從表1 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電子書價格非常低。亞馬遜中國提供6020 種免費中文書和4795 種免費外文書,而其收費榜單排名第一的《什么改變中國:中國改革的全景和路徑》和排名第八的《基金長青》也只要0.01 元。京東商城也提供2470 種免費中外文圖書,其收費暢銷電子書榜單前10 位的價格均為0.79 元。即使電子書定價最高的當當網,也會每日推出10 本電子書供讀者免費下載,且其暢銷電子書實際銷售價格占紙質書實際銷售價格的比例也不到1/4,可以說,電子書完全是以低于“白菜”的價格銷售。這種賠本賺吆喝的行為,使得電子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2012年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讀者對一本電子書的接受價格從2011年的3.50 元降為3.27 元,就是電子書的價值日益被低估和輕視的表現。

表1 三大電子書銷售商暢銷電子書銷售價格[1]
2013年4月17日,電子書銷售商當當網突然宣布其數字館幾乎全部電子書供讀者免費下載,其競爭對手京東商城迅速對當當這一價格策略做出回應,火速推出5 萬本電子書供讀者免費下載。然而,兩大電子書銷售商的這一舉措并未事先征得其主要供貨商——出版社的許可,因此,很快受到出版社的強烈反對,多家出版社,例如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紛紛提出不參加這一計劃,這些出版社的電子書價格立刻回升。2011年,安妮寶貝的《春宴》電子版最初以10 元的價格銷售,然而,在京東商城以975 萬元的天價包銷50 萬冊后,其電子版在京東商城的銷售價格迅速提高到15 元,番薯網更是在出版社的要求下將價格漲到19 元。電子書價格隨著電子書產業相關利益者之間的競爭而跌宕起伏,缺乏定價原則和基準。
在我國傳統出版產業,出版商毫無爭議地擁有圖書定價權。然而,目前我國電子書銷售環節已經呈現出由當當網、亞馬遜中國、京東商城等少數商家主導市場的寡頭壟斷狀態。例如當當網和京東商城擅自違反協議單方面允許讀者采取免費下載電子書的行為就是對出版商電子書定價權的搶奪。然而,盡管這兩大電子書銷售商的這一促銷活動侵犯了出版社的利益,最后出版商卻不了了之。這是因為一方面,授權出版電子書的時間較短,缺乏經驗,尚未制定對這一類型活動的具體約定和限制條件;另一方面,這些平臺在圖書銷售方面占據著巨大的市場份額,出版社考慮到后續合作,不愿意與之發生糾紛。
我國電子書主要采用了批發制定價模式和代理制定價模式,這兩種定價模式各有利弊,適用于不同的定價制度環境。
電子書批發制定價模式指的是由電子書銷售商向電子書出版商買斷電子書發行權,實行獨立定價的一種模式。電子書批發制定價模式適用于實行電子書自由定價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出版商只是提供建議零售價,電子書銷售商是產業鏈的主導者,擁有絕對的定價權,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自由確定圖書銷售價格。
美國的亞馬遜是批發制定價模式的典型代表,其首先從出版商手中批量購買電子書內容的發行權,并以低于其成本的價格向讀者銷售。批發制定價模式幫助亞馬遜快速培育電子書付費閱讀市場,然而卻讓電子書出版商處于產業鏈的弱勢地位,因此,美國五大出版商轉而與蘋果合作,采用代理制定價模式,然而最終因為受到美國司法部的反對,被控“合謀操縱電子書定價”“違反了反壟斷法”而宣告破產。我國的漢王也曾經是亞馬遜批發制定價模式的追隨者,其早期就是通過一次性付款獲取一年或者兩年的電子書版權的形式批量購買電子書內容,并以“免費內容+高價漢王電子書閱讀器”的形式迅速打開市場,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并于2010年3月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然而,這種定價模式一方面需要向出版商支付大量的版權使用費,成本較高,漢王不具備獲得海量內容資源的資金實力;另一方面因為我國電子書版權資源較為分散,易因侵權行為發生法律糾紛,例如2010年7月漢王被中華書局起訴侵權就是由國學公司的假授權行為引起的。同時,我國政府沒有明確制定關于電子書定價模式相關法律、法規,但圖書行業采取的是固定價格制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是出版商主導產業鏈的模式,在向電子書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仍然保持著這種產業發展模式。因此,盡管漢王在商務禮品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當其試圖向大眾電子書消費市場轉移的時候,很快發現批發制定價模式不再適用,轉而建立了漢王書城,與出版商建立合作關系,采用代理制定價模式。目前,我國采用批發制定價模式的主要是專業出版機構,例如超星數字圖書館就是直接向作者或者版權人取得授權,對圖書進行數字化制作并自主定價和銷售的。
電子書代理制定價模式指的是由電子書出版商委托電子書銷售商代替自己銷售電子書,由電子書出版商制定電子書銷售價格的一種定價模式。代理制定價模式適用于實行電子書固定價格制度的國家和地區,電子書出版商是產業鏈的主導者,擁有絕對的定價權,電子書銷售商并非真正的賣方,只是純粹的銷售平臺,其與電子書出版商通過立法或協議的方式確定電子書銷售價格和比例分成等。
蘋果曾經是代理制定價模式的積極推行者,但是如前所述,其在美國遭受阻礙,在實行圖書自由價格制度的英國和加拿大,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我國大眾電子書市場的從業者則大都采用類似蘋果的代理制定價模式,例如當當網和京東商城就是通過與電子書出版商簽訂電子書代理銷售協議,與出版商協商定價,盡管在定價的過程中當當網和京東商城會給予一定意見,但最終定價權仍然掌握在出版商手中。電子書銷售商通過付費閱讀、付費下載方式獲得收入,并與出版商按照六四、七三或八二的比例分成,其中出版商拿六成或以上,電子書銷售商拿四成或以下。與批發制定價模式相比,代理制定價模式顯然更好地尊重和保護電子書出版商地位和利益。然而,這種定價模式也有很多弊端。一方面,電子書版權和紙質書版權所有者經常是統一的,電子書版權方為了不影響或者彌補紙質書的銷售量下降所帶來的損失,傾向于制定更高的電子書價格,這就容易推高電子書整體銷售價格,不利于電子書付費閱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我國電子書銷售多采取多平臺形式,大多數電子書版權所有人都會針對不同渠道單獨定價,例如其在移動電子書閱讀平臺的定價就經常遠遠低于當當網、京東商城等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這就容易引起電子書定價的混亂。最后,代理制定價模式是一種以電子書版權所有者為中心的定價模式,電子書版權所有者并不直接面對讀者,無法準確了解讀者對電子書價格的需求。而電子書銷售商直接面對消費者,他們對定價的分析則是實時的,且其首要考慮的不是利潤,而是迅速建立電子書市場,所以,他們更能以讀者為中心,制定最優化的電子書價格。
定價是電子書市場至關重要的一項活動,當前我國電子書市場的現狀很大程度上與電子書定價混亂有關。在這里,我們擬從定價的角度,提出幾項促進我國電子書市場良性發展的建議。
從國際上看,目前電子書定價制度可以分為兩種類型:自由定價制度和固定價格制度,我國電子書市場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價制度,這是造成我國電子書市場定價混亂的重要原因。建議我國借鑒法國的經驗,采取電子書固定價格制度,并以立法的形式對其進行確認。一方面,我國圖書市場過去一直采取的是固定價格制度,出版商是行業的主導者,目前我國電子書版權主要還是掌握在傳統出版商手里,將這種制度延伸到電子書領域不會引起出版商的反彈和圖書行業秩序的混亂;另一方面,盡管我們也贊成作為現代文化產業的重要分支,電子書定價應當采用市場主導的定價機制,然而,電子書市場還處于初步建立階段,市場秩序不穩定,需要由政府對其進行適當引導。而以立法的形式對電子書固定價格制度進行確認,是確立電子書定價規則和標準的最直接有效的形式。
批發制定價模式和代理制定價模式本身并無優劣之分,適合于不同的定價環境,同時,滿足不同受眾需求的電子書也適合不同的定價模式。大眾電子書市場更適合選擇代理制定價模式。在選擇代理制定價模式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出版商在制定電子書價格的時候,要著眼于培育電子書付費閱讀市場,而不能一味抬高電子書價格;其次,出版商要做好數字版權渠道的統一管理,針對不同渠道統一定價;最后,出版商在定價時要做好讀者調查,并尊重電子書銷售商的意見,與其協商制定電子書銷售最優化的電子書價格,避免“自說自話”。而對于專業電子書和電子書包市場而言,其更適合選擇批發制定價模式。這一方面是因為其版權方相對集中和單純;另一方面,其面對的是機構客戶,機構客戶更傾向于一次性獲得批量授權的購買方式,而不是按照下載量或瀏覽量付費。
在電子書產業中,讀者作為電子書的最終消費者和使用者,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因此,我們建議建立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的定價機制。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的定價機制并不是簡單的采用低價策略就可以達成,而是要求版權方和電子書銷售商全方位的深入了解讀者需求和對電子書價格的接受情況,一方面進一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另一方面充分協商制定最優化的電子書價格。
盡管電子書版權方和銷售商不遺余力培養讀者的電子書付費閱讀習慣,然而,在盜版猖獗和讀者習慣了免費獲取網絡信息內容的情況下,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這就要求我們打破圖書行業以內容銷售盈利的傳統思維模式,積極拓寬電子書盈利渠道,探索多種盈利模式。亞馬遜美國一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電子書,卻通過電子書閱讀終端Kindle 系列產品的銷售彌補其損失,獲取更多的收益。2012年,亞馬遜還推出了Kindle 廣告版,通過在Kindle 中嵌入廣告軟件的方式積極開拓第三方付費的盈利渠道。除了第三方付費盈利渠道外,電子書企業還可以利用其內容資源聚合的優勢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和教育培訓服務等,積極拓展服務銷售盈利模式,湯姆森集團就是由專業內容提供商向專業服務提供商轉型的成功范例。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項目編號:2013WSYS0002)資助研究成果。
注釋:
[1]本表數據來源如下:當當數字館.[2013-12-9]http://e.dangdang.com/亞馬遜中國Kindle 電子書.[2013-12-9]http://www.amazon.cn/Kindle 免 費/b/ref=amb_link_30927692_12?ie=UTF8&nod e=11617507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left-2&pf_rd_r=1XF46ERJN5BTQ2KAXNCP&pf_rd_t=101&pf_rd_p=107639132&pf_rd_i=116169071。檢索時間:2013-12-9-22:13
[2]京東電子書刊.[2013-12-9]http://e.jd.com/products/5272-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