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宿遷高等師范學校 江蘇宿遷 2238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人,教育評價理論也不斷得到成熟與發展,其研究內容和體系已經成了一個社會頗受關注的課題。體育教學評價的探討要順應學生教育思想觀念轉變的現實。因此,加強體育教學評價的深層次理論研究就顯得非常重要。評價是人類對自身活動的反思與總結,其主要目的是促進人類自身行為的進一步規范,從而適應客觀發展規律,使人類邁入良性的社會發展軌道。
學校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中,教師在組織活動之前,要對活動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關鍵環節全部掌握,以更好的貫徹學校的教學任務。同時,教師必須要深入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以做到活動的組織能起到改變學生自身惰性的積極作用。教師要把課本理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深層次的解讀,提高學生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求知的迫切愿望。也可以全面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體育教育教學具有自身的特殊內涵。體育教學主要針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體育教學參與的主體仍然是教師與學生這一對矛盾體,學校起到管理和監督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的作用。教師要能讓學生多參與一些與社會公益活動有關的體育活動,以大力促使學生增強身體機能,從而使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體育教學活動是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主要方式[1]。
學校所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都要進行一定有針對性的考核測評,這就是教學評價的內在要求。體育評價是有一定的框框的,不是一種隨意的發揮的過程。要在教材大綱要求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有效的體育評價模型,要設置好評價中的具體參數和指標,來完成準確的評價度量。體育評價為參與的師生主體之間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大平臺,提供了改良學校教學實踐活動的依據,同時,也提供了改進一切體育教學方案的直接經驗[2]。體育教學評價具有自身的特點,體育教學評價要適宜人身體機能的全面發展。社會經濟利益多元化發展的今天,體育教學評價也具有多元化色彩。體育教學評價要以自我評價為基礎,綜合其它的評價方式,相互彌補,共同改進,才能促使教學評價活動更加客觀精準。評價指標要確保非常高的可信度。規劃的評估指標要具有科學性和客觀性,要能體現參與主體之間的情志變化、體能變化和成績的改變。學校得出來的實踐考評結果對教學活動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可以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些錯誤行為予以改正,并發揮了持續監督的作用。
體育教學評價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這是個無需爭論的事實。雖然近些年來,體育教學評價理論獲得了深層次的研究,但仍沒有完成系統化的總結,更缺少進行全方位的深層次檢驗。從學校評價體系的角度研究,仍存在諸多的問題,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
教學評價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在實踐中的作用。評價的目的很明確,一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二是全面了解學生在某一學習階段出現的各種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身綜合修養和良好的學習效果。實際評價考核中,老師和學生都有不同程度認識上的偏差,存在著為了完成良好的評價效果而弄虛作假的現象[3]。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與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息息相關,腐化墮落、不求進取。更有甚者,一部分教師把教學評價當成晉級或者取得榮譽的一種途徑;一部分學生則把評價當成獲得獎學金、獲得學分的一種手段。這是對國家教育法規的一種蔑視,一種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極大地扭曲了評價的意義,降低了測評的效能。
當前,采用數字圖表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測評的統計與分析。這種評價方式,是與傳統意義上的應試教育模式相統一協調的。所要強調的是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4]。雖然可以反映出被評價者的預期能力指標,但卻無法直觀地展示出人的潛能的大小,更不能反映出人的創造性和高級的心理過程,這種評價方式的缺陷在于忽視了人的自主性。
學校受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當今的大專院校的體育分科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孤立性,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分散孤立的教學理念必然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方向的偏頗,可能對某一問題研究的過于細致,但是卻不是主要問題的情況,對學生宏觀駕馭知識的能力就顯得相當不足。因此,當前學校的教學評價只關注學生所學的技能、身體綜合素質等層面意義上的發展,忽視了學生個人情感和人格魅力的展現等因素的發展;它偏重于學校對學生的最終體育教學結果,完全忽視了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的重要性,更對于學生的思考理解能力、知識的發散能力、團隊的協作能力等方面缺少權威的評估,這完全有悖于大專院校素質教學的內涵。
學校教學評估有很多種形式,在這里只介紹兩種評價模式。量化測評模型要求學生放棄自身的情感導向,把體育實踐活動中的情況變成一些記錄數據的形式,在這個條件上再進行分析并予以比對。質性評價模型通過一定的深入調查、對參與評價主體的特質,都要準確把握,以促使更好的完成教學效果。量化測評模型解決了怎么樣的問題;而質性評價模型則注重的是以什么方式解決問題。當今我國社會的教學評價模式度量的結果都相對寬松,這就導致了很多弊端的產生。教學測評是一個非常繁瑣細致的過程,把教學實踐活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用一些數據圖表的形式展現在大家眼前,一定不是很不完整的[5]。形成性評價模型所采用的是隨機的評價方式,它所要實現的最終的目的是要發掘出學生自身的特點,作為完善和改進教學實踐活動的依據。這兩種評價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并且在兩者的優點之間也很難完成優勢互補。
體育教學需要一個系統性的綜合評價。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這要求實際教學中的評價內容一定要全面豐滿,能夠滿足綜合評價的需要,這樣的評價可以對體育教學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體育教學是實踐性和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掌握,其余工作的展開就需要學生發揮的主動性參與具體的實踐活動。所以,體育教學評價一定要具有實踐性,才可以適應體育教學的總體性要求,提供正確的評價結果。
教學內容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體育教學評價當然也不例外,只有把握好主體,才可以在評價中真實客觀的反映出問題所在,從而針對不足來進行改進,以使工作有序進展。體育評價的主體依然是學生,教師要針對學生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內容的創建,保證內容的完整性。
教學評價的在實踐中的作用可以充分的體現出來,那么教學實踐要完全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并要很好的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6]。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要科學準確的設計測評主體的一系列考核參數,要能全面的教師教學成果進行分析,加深教師和學生在思想深處對考評作用的認識。
采取多元化管控模式,行政主管部門必須限制管控范圍。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已經嚴重僵化,嚴重影響了學校體育評價模型效能的最大化程度的發揮,還有可能形成本本主義,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全新的替代模式。現階段,我國社會結構處于深刻的變革之中,學生在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其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體育教學評價模式順應學生的這種需求[7]。
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使學生考評成績和自身綜合素質的逐步提升,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測評方法。教學功效的發揮和最終目標的完成是評價的基礎所在,在這一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方法、切實提升評價的綜合效益。體育教學評價是大專院校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學評價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它有利于使體育評價活動更加完整化和規范化。隨著國家體育教學不斷向前發展,對如何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需要學術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1]歐建華.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考試期刊,2011,11(11):110-112.
[2]楊海英.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及改革趨勢[J].東方青年教師,2012,12(11):203-205.
[3]欒朝霞.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及新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學園教育科研,2012,13(33):110-111.
[4]佟鑄,李貴陽.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及改革趨勢[J].體育學刊,2013,1(3):190-193.
[5]胡桂花.體育教學評價現狀與發展趨勢[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2(3):228-229.
[6]包格日樂圖.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及改革趨勢[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12(11):184-185.
[7]劉堯.論教育評價的科學性與科學化問題[J].教育研究,2011,6(6):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