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江
(湛江財貿學校 廣東湛江 524094)
中專體育教學優化策略探究
王育江
(湛江財貿學校 廣東湛江 524094)
中專體育教學具有屬于自己的特殊性,在體育教學中要想體現出這種特殊性,就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在教學課堂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學習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對場地與器材進行充分的利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該文主要闡述了中專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對中專體育教學優化的策略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中專 體育教學 優化 策略
現階段中專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已經得到了深入的發展,致力于中專體育教育的工作者目前正在理論與實踐中對中專體育教學的有效形式進行不斷的摸索。從目前的實際成果來看,其中很多項目和理念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存在的問題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過程中都忽視了中專教育的主要要求,只是一味的追求教學效果的提高,這樣一來,中專教學就與普通中學教育無異了。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應該更加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將目光集中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培養。[1]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新課程的基本要求展開教學。
中專生的年齡大約在15歲到18歲之間,從外表上看,他們的體重、身高以及胸圍已經與成年人非常接近,生長發育的進程也開始逐漸放緩,骨骼相對堅固,已經可以承受一些用力相對較大的運動負荷了,肌肉中的水分開始慢慢減少,同時無機鹽、蛋白質的成分開始明顯增多,肌肉開始朝著橫向方向發展,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明顯增強,力量明顯增大,與此同時,隨著胸腔、胸圍的不斷增大,他們的肺活量也開始明顯增大。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16歲男孩的肌肉力量與12歲男孩相比,已經超過一倍,在他們身高增長停止后一年左右的時間,他們的肌肉力量就會與正常成年人的水平相一致,所以說,15歲到18歲的年齡段是進行耐力訓練和肌肉力量訓練的最佳時期。
學生進入中專以后,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與愛好得到進一步的分化,女生比較喜歡一些動作優美、輕快、運動強度不太大的體育項目,而男生喜歡一些運動強度較大的競賽類活動。進入中專的女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女性特征已經非常明顯,動作與以前相比變得不太靈活,他們面對一些技巧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會存在很多顧慮,尤其是在體育活動中這種情感表現的會更加明顯。經過多年的體育教學我們發現,學校運動條件、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2]所以,中專體育教師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積極創建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課堂環境,創建一些富有體育運動特色的體育教學形式。
現階段中專體育教學改革仍在進行之中,經過大量的分析與研究我們發現,在中專體育教學中始終存在一些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中專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變得困難重重,下面讓我們針對中專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
2.1 學校教學資源中的問題
雖然中專的教學資源正在不斷的整合之中,但是校區教學在同步進行中,這時中專學校可能會存在一些校區不夠等問題,在中專體育教學中需要的場地主要有乒乓球場、籃球場以及排球場等,很多學校因為要完善田徑場地等原因,空間維度上限制了中專體育教學的發展。雖然新課程標準中并沒有將教師的教學項目細化,但是很多教師還是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場地或者不能整合好教學時間,使教學項目在選擇上受到限制。
2.2 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
中專學校與普通的中學不同,教學的核心是培養職業技能,這種教學目的從客觀上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得到了削弱。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中專體育教師從主觀上來說就產生了一種消極意識。主要的困境是:在課程內容設計上顯得非常簡單,不能對上課時間進行合理配置,不能很好的針對中專學生的心理特點展開教學。與普通中學的體育教學相比,教師的授課技能相對粗略,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精神。
2.3 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上來講,中專學校的學生普遍自我約束力差,在體育教學中的表現就是不聽老師的指揮,隨意逃課,不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學生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主要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能與學校的教育特點相結合導致的。
3.1 為學生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中專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活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活動應該穿插進行,因為他們之間的配合將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且會對學生個性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體育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性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僅起到主導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計劃者以及實施者而存在。教師應該與學生一同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在集體活動中學生的情緒更容易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中專體育訓練的有效展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如果學生出現了畏難情緒,應該用信任的目光鼓勵學生,通過溫暖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從而有效減輕心理負擔,幫助他們順利的將教學任務完成。比方說,在教學課堂中學習縱向分腿騰躍動作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教學器械進行觀察,看有沒有同學以前玩過,或者有沒有同學玩過類似的游戲,通過這些問題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和害怕心理,然后抽出簡短的時間帶著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的問題主要關于怎樣進行練習以及練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等等。[3]最后,教師將具體的練習動作示范給學生,使學生對每個動作的要領都能了然于胸,再進行實際訓練,還可以在最后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相信這樣的教學課堂將會更加吸引學生的目光吧,以前體育課堂中的沉悶局面不見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2 對器材與場地進行充分利用
在中專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以體育活動的內容為根據,將器材和場地的準備工作做好。器材與場地的安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學生掌握技能、完成技術動作的重要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充分的掌握,通過器材和場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產生參與到訓練中的欲望。[4]有時候因為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時候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調整,對器材和場地進行充分的利用,為學生學習創設積極的練習環境,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3.3 通過多種互動方式提高體育訓練效果
教學中有效的互動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激發。目前中專體育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互動方式有: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適合的互動方式,在講解動作的時候,通過動作示范和技術動作講解等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眼神交流、學生對示范動作的學習以及教師的鼓勵等都是有效的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復的訓練,最好能夠使動作達到一種技能熟練的程度。[5]在眾多的互動形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體育教學中最主要的互動形式,也是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互動形式。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在體育游戲活動中運用更加適合。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經常在一些分組比賽中使用。上面所講述的互動方式對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比方說,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快速跑”的相關訓練過程中,一些學生一聽到快速跑就會產生強烈的乏味、枯燥心理,這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一些游戲,在游戲中滲透快速跑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課堂氛圍也得到了活躍。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單調的教學方式逐漸被新穎的教學方式所取代,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發展。要想體現出中專體育教學與普通中學體育教學的不同,就應該做到與時俱進、敢于創新,對學生生理及心理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為實際教學創設與中專生相符合的氛圍,充分利用體育器材與學校場地,進行和諧的師生互動,在這樣的環境中展開體育訓練。
[1]李靜蘭.新課程下中職體育教學開展的困境及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8):177+179.
[2]李靜.目前中專體育專業健美操教學的現狀與教學優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126.
[3]李月勇.簡論新課程背景下中專體育教學新法[J].才智,2012 (12):209.
[4]解富亮.中專體育教學排球五大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其專項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2(12):18+20.
[5]常愛軍.新課改背景下中專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12(9):30-31.
G807.01
A
2095-2813(2014)12(b)-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