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衛
(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 江蘇揚州 225009)
體育課堂如何實施有效教學①
丁衛衛
(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 江蘇揚州 225009)
有效的體育教學是指教師遵循體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體育價值需求。學校體育是一種特殊的學校教育活動,對體育教師來說,需要從教學手段、教學經驗、課堂把握等方面加強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工作。文章介紹了有效教學的理念,并結合實施《體育與健康》標準下的學校體育教育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具有對策性的建議。
體育教學 有效教學 體育教師 教學效果
體育有效教學是指遵循體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合理并盡可能少的利用時間、精力及物力,來實現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實現社會和個人的體育價值需求。體育有效教學注重的不僅是教學質量,更注重學生價值的體現,是一種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教學活動,這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一次飛躍。《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引發的體育教學觀也會給體育教學帶來新的內容。我們認為,新課程領域下體育有效教學的理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體育有效教學需要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明確規定了學習目標即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以及社會適應目標這五大目標,這意味著判斷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技術和目標,范圍應該更廣闊。體育有效教學必須緊緊圍繞這五大目標,在日常教學中,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放在體育教學中的首位,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全能型人才。
客觀的標準并不能作為體育教學有效的判定依據,人們對教學目標觀的和體育教學價值觀的理解與體育教學是否有效存在著很大的關系。不同的認識,對教學目標的理解都會有所差異,這種差異性,必然會影響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多注重學生的體育技術與及技能,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心理動態,這就造成了一部分同學不喜歡上體育課,從而影響體育的全民化、終身化發展。
1.2 體育有效教學需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體育有效教學是一整套為促使學生學練,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策略。體育教學的“有效”,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學生在實際運動過程中可以直觀的反映體育教學效果。要讓學生在體育文化知識、體育運動能力、運動心理素質等諸多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雙邊活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占主體地位,一個有效教學活動的過程只有在師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時掌握一種思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3 體育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反思與創新意識
如何進行體育有效教學,需要進行反思性實踐,在反思中,教師可以不斷地進行探究。新課程體育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具備反思能力,不斷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習領會,并運用到實踐教學當中,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育教師只有在體育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自己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教學低效或無效的原因,進行探討研究,才能有效地貫徹新程的理念,并最終形成新觀念、新教法、新措施,真正走向“有效教學”。
2.1 體育課堂需要和諧的教學氛圍
(1)發揚教學民主,優化學生組織。課堂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隊形隊列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輕松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一味的學習技術會讓學生覺得枯燥,適當的穿插一些小游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愉悅身心,進一步優化體育課堂。
(2)體育教師要提高專業素質。教師要進行準確的示范和講解,連貫技術動作,適當讓學生觀看一些大型賽事,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運動技術動作,從而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繼而為終身體育做準備。
(3)注重情感投入。現在的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如果不注重情感投入,學生容易產生敵對情緒,不利于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下,關注學生情感,投入感情,接近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關愛,與學生產生感情共鳴,這樣,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2 教學內容和場地設施要保證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
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除了讓學生學習掌握一項運動技能,還要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終身體育做準備。新課程標準肯定了技能教學的重要性,于此同事,對技能教學給出了一個更重要、更完善、更合理的定位,要求體育教學不僅要加強技能教學,更要有針對性、有選擇、有整點地進行運動技能教學。因此,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學號教學內容是重點。例如排球運動:首先,學生對排球運動感興趣,通過基礎技術學習后可以進行比賽,而后在比賽中獲得運動的樂趣;其次,排球各項基礎技術的學習和運用可以發展基本身體素質,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目的。
場地和器材對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也有著重要作用,隨著體育場地設施和運動器材的不斷完善進步,我們的體育課堂學習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了,學生對場地、器材有了興趣,必然會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在原有的條件下也可以通過改變利用方式提高利用率和學習有效性,達到預期的效果,天然資源包括學校校園的自然資源及附近公園,如,斜坡、樓梯等,通過這些利用改變了傳統體育課一定在操場上的思維模式,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學生練習變得放松,容易達到教學目的。
2.3 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把握教學進度
當我們在進行某一項運動技術教學時,教師布置練習后應該察看每一位學生的練習情況并來回巡視指導,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完成情況差的學生克服困難,讓所有的學生感到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從教師那里得到幫助,鼓勵和表揚。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了某些啟示,體會到了關鍵的動作要求,并積極地投入到練習中,這時教師不能為了完成教學的程序而中斷練習,變換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激情如果沒有得到保護,即使完成了教案所設計的程序,也并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教學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護學生的學習激情,滿足學生合理的練習要求,使之主動學習,渴望學習乃至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2.4 正確運用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理念和教學價值取向的體現,它對課程發展有指導性作用,每一個學習者通過教學評價,都能夠有意識的自我反省,尋找自身的不足,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合理利用教學評價,能夠讓每一個學生了解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運用學習評價體系:
(1)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并明確體育課程評價理念,努力發揮學習評價的激勵和進取作用。每節課進行適當的學習評價,讓學生清楚的了解本次學習得到某些進步和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
(2)強化學習過程評價,用終結性評價指出學生應努力的方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進行評價,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目前的學習情況,這樣才能有選擇的進行學習。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特別是學生年齡、心理活動和認知水平的差異,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身體素質也有較大差別,要區別對待,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評價學生,表揚較為優秀的學生,對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要及時進行鼓勵,避免出現學生因為自卑而產生抵制情緒,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學校體育教學成果的好壞首先取決于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其次,要爭取學校領導的重視,取得學校各部門的積極配合。體育老師還應該多思考、相互探討學習,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多做貢獻。
[1]鐘啟泉.有效教學的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4.
[2]劉小紅,李軍蘭.體育教學目標設置的四種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02(4).
[3]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朱藎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5-26.
[5]陶文建.對"學校體育課程標準評價"的認識與實踐[J].體育師友,2006(4).
G807
A
2095-2813(2014)12(b)-0094-02
丁衛衛(1984,10—),女,江蘇省如皋,本科,揚州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