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華
(江蘇省常州幼兒師范學校 江蘇常州 213164)
良好習慣的培養,尤其是早期的培養對人的一生發展至關重要。職校體育作為終身體育中的重要環節,對學生良好體育鍛煉態度和習慣培養與未來終身體育的銜接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在職校階段開設的體育課在教學模式陳舊、內容上重復、形式上單調,極大地抑制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學生失去了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甚至由于學習緊張而中斷了體育鍛煉,更談不上堅持鍛煉,由此也導致學生的體質不斷下降。因此,本文試圖就幼師女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進行初步研究,以期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以及職校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有所裨益。
通過網絡、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收集影響學生體育課興趣的有關信息,為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通過對學校班主任、體育教師以及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了解當前影響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因素。
運用歸納、分析等邏輯方法,進行分析與討論。
幼師的女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身體形態、機體的代謝功能都已日漸完善,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不斷增強,不僅用審美眼光看自然、看社會、看生活,同樣以審美眼光看待自己的身體。這時期女生的身體物質代謝機能比較旺盛,在體育活動中容易產生疲勞,但是她們的身體的恢復也比較快。另外,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女生身體的內分泌加強,性激素分泌較多,性腺活動加強,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注意力和動作的協調性下降,動作遲緩,自己感覺不好,不易好動。
在心理方面,幼師女生的心理還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時期,她們的情感比較內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現為畏難,經不起失敗的考驗,體育課上表現為情感內頃、懶動、對疲勞耐受力差,怕臟、怕曬、膽小、怕別人嘲笑,鍛煉積極性不高。
幼師女生人際關系敏感,自卑交際范圍狹窄,與別人合不來,對別人的優點產生嫉妒,學習興趣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在平常的體育教學中,不愿參加集體競爭項目,對游戲興趣減少,反映遲鈍,對單項活動興趣降低。由此形成了自身素質不好,上課就越不積極,參加活動的次數就越少的惡性循環。
鑒于女生的膽量小、接受掌握能力差,又愛面子的心理,加之他們的基本身體素質差,對一些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練習,教師批評輕了無所謂,教師批評重了又鬧情緒,甚至找理由“不上課”的現象時有發生。
良好的心理動機是形成興趣的重要保證。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幼師女生的特點,從體育理論的角度、從體育健身的功能、從終身體育的意義入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利用理論課教學和其他傳播媒體進行系統的宣傳,用生動的事例來幫助他們深刻認識體育對其身體、事業的近期和遠期的作用,使她們真正懂得學習體育、參加體育鍛煉不僅是國家、學校的要求,更是社會和自身的需要,變要我練為我要練,從而激發她們積極主動地體育學習動機。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的不同個體之間會形成一個多元的交往,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這些交往的個體之間又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形成了相互感染的場域,所以教學氛圍很重要。教師要合理運用語言和表情等教學手段來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學練,課堂氣氛就會活躍,教、學、練的情緒就會更高漲。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師生命令與服從的關系,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質、豐富的知識、高超的體育運動技能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影響學生,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敢想、敢說、敢練,減少學生的拘束感,讓學生大膽的進行各項體育活動。這樣學生就會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下,認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提高,學、練效果就會達到最優化。
體育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學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保證,是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保障。教學方法是否新穎,關系到學生上體育課的態度和積極性,所以教學中體育教師一定要研究教材、研究課標,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采用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如采用比賽法來調動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愛上體育課;采用游戲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喜歡上體育運動;采用溝通法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師生關系融洽;采用磨練法來通過體育教學中有難度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運動中得到鍛煉,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來樹立學生良好的自信心。
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的身體練習,需要學生進行不同的身體運動,這樣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會顯得很明顯,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前了解學生,對不同體質、不同性格、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教育。如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這種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的因材施教,還應該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別教育,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單一的體育活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安排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比如女同學比較喜歡羽毛球、乒乓球、跳繩、排球、籃球、形體操、健美操等運動項目,不太喜歡中長跑、鉛球、足球、單、雙杠等項目。因為幼師女生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只知道埋頭苦讀,她們也逐漸認識到了美的重要性,并開始追求體形的健美和身心的健康。
在教學中除合理選擇教材,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外,還應該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避免學生由于運動強度過大,對體育課望而卻步,要運用合理的運動量讓學生主動投身體育鍛煉中。如很多女生喜歡排球運動,但是卻在練習中偷懶,教師就可以利用排球讓學生進行投擲、跳躍和跑的練習,通過運動項目的結合來提高練習的運動量。由于排球運動有前后左右的移動,各種方位的跳躍,使最薄弱的長跑耐力在平時沒有專門鍛煉的情況下也得以提高,學生是這樣表述的:“打一節課排球比跑800m,1000m的體力消耗還要多,但在練習中卻不感覺到累?!睂W生的興趣在不經意間被激發了出來,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培養幼師女生體育課的興趣,是在學習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來的,只有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愛好,使學生在情感上喜歡而使學習成為一種高尚的享受。培養幼師女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理論知識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視的課題之一。
教學是創造性的活動,沒有統一的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著眼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實施快樂體育教學,幫助學生消除厭學情緒,消除學生對競技體育和應試體育的畏難心理;在教學中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開放、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設置多樣化、選擇性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教學指導中,應積極探索和運用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生動、互動和富有創意地投入鍛煉中,逐步形成自主健身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真正提高身心素質。
[1]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崔雅玲.淺談培養學生體育興趣[J].體育教學,2001(5).
[3]郭偉.如何調動初中女生不上體育課的積極性[J].成才之路,2012(18).
[4]馬利.中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