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菏澤學院體育系 山東菏澤 274015)
現代武術比賽實踐表明,散打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僅需要耗費大量體力,而且也要消耗不少心理能量。隨著散打競技水平不斷提高,運動員之間的技術水平日益接近,單純從技術和體力方面顯然難以有效提高散打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同時,有國外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員在競技比賽中要投入70%的技術和體力,還有30%是心理能量投入。通過分析許多重要比賽不難發現,在競賽雙方體力、技術實力均等的前提下,心理素質強的一方往往獲勝幾率更大。因此,研究運動員賽前心理調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所謂賽前心理狀態,是指運動員內心對即將參與的賽事形成的一系列認知和情感的總和。情緒不僅會影響人的判斷能力,還會對個人意志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賽前心理狀態會持續影響運動員的生理機能變化,而這些影響又會影響到運動員的競技狀態。隨著散打運動員技術水平不斷接近,心理素質往往成為決定比賽勝敗的關鍵性因素,良好的情緒控制和調整能力是保證運動員正確運用技術的基本前提,運動員在比賽前如果能夠做到頭腦清晰、冷靜自信,就能夠從容應對賽場上各種突發狀況并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從而掌握更多主動優勢。
從實踐經驗來看,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是多種多樣,因人而異的。總體而言,可以歸結為以下四種狀態:
(1)賽前心情過度緊張和激動。主要表現在:運動員情緒異常亢奮、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加速、肺活量過大、思維能力下降、不能準確把握教練員的戰術部署等,如果運動員抱著這種心理狀態參加比賽,很容易在比賽中出現各種失誤。
(2)賽前情緒消極低沉。主要表現在:情緒不興奮、思想負擔較大、患得患失、反映靈敏度下降、斗志不強、全身乏力,如果帶著這種狀態參賽,必然會降低運動員的比賽成績。這種情況主要是與運動員過多擔憂比賽不利因素,導致信心不足有關。同時,賽前運動員體力儲備下降也會導致上述問題發生。
(3)賽前過度自信和盲目樂觀。運動員對如果對比賽難度和挑戰性估計不足,高估個人實力就會產生過度自信心理。這種賽前心理狀態容易導致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注意力下降、忽視比賽細節和降低判斷力,從而影響正常發揮。
(4)戰斗準備狀態。這是最好的賽前比賽精神狀態,保持這種賽前心理狀態的運動能夠客觀了解比賽的難度和問題、準確評估個人能力與對手實力、能夠準確把握教練員戰術部署、具有飽滿的自信心、頭腦思維清晰、生理和心理狀態達到了最佳狀態,超水平發揮的概率顯著增大。
前面三種情緒狀態都會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直接降低比賽成績。只有第四種心理狀態是最適合比賽的,它可以幫助運動員正常發揮個人實力,把握好每個戰機。因此,教練員平時要注重引導運動員學會調節心理,克服各種外部干擾達到最佳比賽心理狀態。
鑒于賽前心理狀態對比賽成績具有明顯影響,因此運動員在賽前不僅要做好體能、戰術準備工作,還要做好賽前心理調節準備。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強賽前心理調整訓練。
(1)樹立正確的比賽目標,明確比賽任務。教練員如何定位比賽目標,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奮斗目標。不斷加深運動員對比賽意義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有效增強他們的比賽責任感,從而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備戰當中去。相反,如果運動員對比賽目標模糊不清,就不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斗志不能有效激發出來,比賽情緒難以達到興奮狀態,對教練員的動員與技戰部署重視不足,這顯然會嚴重影響運動員的最終比賽成績。因此,教練員要在賽前幫助運動員做好對比賽“知彼知已”。
(2)調整到最佳情緒狀態。比賽之前,運動員情緒狀態直接影響到其的生理機能變化和思維判斷能力,對比賽成績具有決定性影響。人的情緒主要通過大腦皮層向神經系統網絡和植物性神經發出指令來調整。低落、消沉的情緒可以導致植物性神經紊亂,影響神經響應大腦指令的反應速度,從而降低運動員動作敏捷性。比賽帶來的成就感、榮譽感和表現欲等都會刺激運動員神經,使其達到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消極、低落的情緒會導致運動員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判斷能力下降。運動員的情緒波動也會影響其執行教練員戰術部署效果。因此,具有積極賽前心理狀態的運動員能夠在比賽上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而處于消極、低落心理狀態的運動員容易出現各種失誤,降低比賽成績。因此,平時教練員要采用情境模擬來強化運動員面對各種突發狀態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引導其學會利用各種心理暗示和干預方法來保持情緒平穩。
(3)堅定比賽必勝的信念。良好的自信是保證運動員正常發揮的前提條件,運動員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實力才能夠在激烈的對抗中保持高昂的斗志,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戰斗當中。影響運動員自信心的客觀因素十分多樣化,例如體能儲備、戰斗動員、比賽經驗、賽事重要性等都會影響運動員備戰信心。一般而言,豐富的比賽經驗、嫻熟的戰術技能和良好的體能是決定運動員自信心強弱的重要因素。自信心可以通過平時有意識的鍛煉來獲得,例如加強困難體驗、模擬挫折情境等。在比賽之前,教練員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隊員與參賽隊員進行模擬比賽,以提高參賽運動員的獲勝幾率,提振其獲勝信心。
(4)激發戰斗斗志。運動員斗志也會影響到比賽成績。在許多高等級比賽中,比賽雙方的實力十分接近,這時運動員的斗志對整個比賽成績的影響是十分突出的。在高水平比賽中,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高超的戰術、良好的體能和嫻熟的技能,而且要保持高昂的斗志。斗志越高,運動員承受各種困難和挑戰的能力就越強,技站水平保持的就越穩定。斗志低落,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會顯得信心不足,過度緊張,判斷能力下降,不能完全發揮個人應有的戰斗實力。因此,教練員要重視運動員斗志的激勵工作,在重大賽事前期,組織全體運動員參與戰術計劃和方案制定討論工作,不僅可以加深運動員對教練員戰術思想的理解,還可以激發運動員的戰術想象力,尋找戰勝對手的捷徑和訣竅,同時還可以提振運動員的斗志。比賽過程中,教練員要為運動員提供發揮個人想象的空間,嘗試各種新戰術和戰法。對運動員出現的各種失誤和缺點,不能一味指責和批評,而是要從正面加強引導,幫助其找到解決方法。此外,運動員還要學會從“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挑戰”,不管是面對什么樣的對手,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當中去。
(5)增強運動員適應能力,學會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擾。在陌生的比賽環境中,運動員內心會產生一些不適感,這些情緒容易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情緒。因此,教練員平時要注重加強運動員的適應能力訓練,有條件的話盡可能創造不同的陌生模擬比賽環境來鍛煉運動員的心理適應能力。同時,在到陌生比賽場地比賽之前,事先到場查看賽場環境,對于其中存在的主要影響物,要給予其特別提示并給出有效應對措施。還有對于賽事舉辦方制定的新規則要認真解讀,并進行模擬訓練來加深運動員的理解。
(6)進行拔高性訓練。拔高性訓練是通過制定高出運動員真實實力的比賽要求和強度來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例如要求運動員帶傷堅持到比賽結束、在體能最低點進行高強度模擬比賽等。通過拔高性練習,可以增強運動員應對各種突發困難和挑戰的能力,提高其把握賽場情況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比賽斗志和意志力。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出現低落情緒時,教練員要及時采用心理干預方法,引導其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積極的事物方面,提高克服不良心理影響的能力。
(7)加強自我心理調整訓練。平時訓練過程中,要增加運動員心理調整訓練科目,幫助運動員掌握更多自我心理調整方法和知識,學會主動排除各種不良外部影響因素的干擾,保證良好的賽前心理狀態。
開展科學系統的心理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心理素質,從而提高比賽成績;賽前可以嘗試放松訓練法、音樂法、冥想法等心理調節方法來干預運動員內心活動,使其調整到最佳比賽狀態;要針對不同的運動員心理和個性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賽前心理調節方案。總而言之,教練員和運動員要高度重視賽前心理調節作用,不斷提高運動員的比賽斗志,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
[1]武術教材編寫組.競技武術運動心理學[M].上海:上海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
[2]高等教育教材編寫組.大學體育教學與科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組.武術運動心理學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中國競技武術教材編寫組.中國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