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富
(江蘇省海安縣紫石中學 江蘇南通 226600)
初中體育教學,重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較強的心理素質。近些年來,我國初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數量在急劇增加,這也就使得越來越多的教育相關人士將心理素質的提升作為一項重要的攻克內容。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更可以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以提升。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之中,體育教師應當重視起體育活動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本文以促進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為題,對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分析與闡述。
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的優勢點也不同。一些學生在文化課學習上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而面對體育學習則無從下手。對于一些沒有較好身體素質的學生,他們對于體育鍛煉具有明顯的畏懼心理,不愿意參與到體育練習當中,擔心因為表現不佳而出丑,對于自己沒有信心。還有一部分學生受到家庭情況的影響,因為家境問題產生自卑心理,認為事事不如他人,沒有辦法利用正確的心態面對體育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現狀面前,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利用勝利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具有成功體驗。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為學生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任務,使學生稍做努力就可以完成,讓學生找到體育學習中的成就感。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快速建立起來。另外,教師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與學生進行平等與和諧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利用激勵的語言,告訴學生“你很棒”或者“老師相信你”等等,讓學生對自己懷有信心。在勝利教學法的應用之中,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可以實現自我心理的調節,更加主動地融入到體育活動當中。這對于體育學科教學本身來說,也是一個良好的催化劑。
承受能力是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困難與挫折,學生需要用強大的心理去承受。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對學生的承受力進行培養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在進行教學之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特點,為學生安排一些困難與問題,為學生的學習安排障礙,使學生的性格得到磨煉。有效的批評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手法,教師利用批評可以使學生心理可以承受的前提之下,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困難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將更多的外在要求加之在自己的學習行為之上,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鑒于學生的活動現狀,為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更高的要求往往可以利用批評的方法進行傳達。比如在進行短跑訓練時,一位男學生跑了11s,就其平常的水平來講,他可以跑到9s,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批評,使其認識到自己問題所在。教師可以這樣進行批評:我覺得你表現得還不夠好,沒有發揮出你平常的水準。今天跑出11s的成績,最少比平時慢了2s,你自己找找問題和原因。面對教師的不滿,學生會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面對現實。對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要注意言辭的溫和性。對于承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直接指出問題所在。總而言之,利用挫折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其心理素質的提高。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互動環節,教師利用與學生的交流,可以對學生的心理進行調節,使學生利用最好的心理狀態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來。另外,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生活態度,轉變學生的生活觀念。溝通法是一種極為普遍的教育法。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說也是一樣,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提升,利用溝通法最為直接。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態與變化方向。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可以找學生進行談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端正學習與生活態度。
比如在一個階段的檢測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找那些檢測成績不太高的學生進行談心。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就學生對于自己成績的看法以及學生體育的心態進行聊天。一些學生反映自己對于成績很失望,沒臉進行體育學習。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體育學習的信心。而一些學生對于成績滿不在乎,認為體育是副科,可以不管不顧。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其轉變心理態度,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勢。首先正確認識體育學科;其次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認識到每一門學科的作用。只有這樣在溝通法的應用之下,學生的心理素質才會得到提升。
競爭意識是當代社會人才所必須具有的心理素質之一,沒有競爭意識的人才是很難立中于社會之中。體育是一種極具競爭性的項目,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比賽法,來強化學生對于體育的認識,在體育學習中加強對競爭意識的重視。體育運動之所以長久存在于學科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其競爭本質。競爭意識的培養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找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不斷追求進步。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之時,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進行比賽或者競賽,讓學生建立起競爭意識。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進行讓時賽或者讓距賽等等。
比如在進行長跑之時,教師可以規定同樣的距離,哪位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則為勝者,勝者會獲得一定的榮譽獎勵。在進行比賽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對勝利的結果進行強調,使學生找到競爭的目標。這樣學生在競爭勝利成果的吸引之下會更加關注體育活動。而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會在一次次的比賽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與建立。學生具有競爭意識,會在每一個學科的學習之中不斷進取,敢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
體育活動需要學生較強的身體素質,只有具有較多精力的學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在體育學習之中也是一樣,學生進行反復練習,需要承受很大的身體疲勞。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體育練習中的疲勞,利用練習法讓學生建立起頑強的意志品質。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練習中需要忍受一些東西,只有將這些痛苦忍受下來,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之下,學生會更加刻苦地進行體育練習,堅決地忍受身體上的痛苦。久而久之,學生會具有頑強的忍耐性,這種性格因素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長跑是一項極需要耐力的體育活動,在進行長跑之時,學生的身體會達到生理極限。教師要幫助學生堅定信念,告訴學生只要他們忍耐過這個極限,后面的路就會很輕松。當學生用實踐驗證這個真理之時,在第二次遇到生理極限,學生就具有能力主動進行忍耐與跨越。因此,頑強與勇敢、不怕困難等優秀的心理素質與意志品質都可以在初中體育活動中進行培養。練習法的運用可以使學生一次又一次地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不斷地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突破。當代初中體育教師應當重視練習法的應用,在練習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指導與鼓勵,讓學生成為練習法的受益者,成為心理強大的新一代社會人才。
綜上所述,學生的心理素質對于學生體育學習與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全面培養是當代體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內容。從五個角度出發,對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希望以此來加強當代初中體育教學工作者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視。在實踐教學工作當中,利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萬叢靈.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
[2]白延斌.淺析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J].中學課程輔導,2013(16).
[3]代峰.淺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學園(教育科研),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