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思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12)
該文以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湖南湘南學院、湖南文理學院、吉首大學、懷化學院、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城市學院、衡陽師范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12所湖南省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為研究對象,并以其教師和學生為調查對象。
研究方法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等,對湖南省12所高師院校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和體操專修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問卷反饋的信息進行常規統計和處理。
目前湖南省高師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經歷了幾次調整與修改,雖然有所改進,但問題未完全解決。教學本身存在的問題和社會其他方面的影響使體操專項已成為冷門,部分學校的體操專修班暫停開設,還有學校已經連續幾年沒有開設體操專修班,或是間斷性的開設,造成了體操專業人才的流失和缺乏。據了解,湖南省高師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開課基本從大二開始,便于學生較好掌握技術技能;在課時劃分上有明顯的“重技術輕理論”思想;在教材上無專修與普修之分,缺少專門教材;內容有考慮社會需求和發展,但考慮到動作的娛樂、健身、趣味等價值不夠,以新體操二級為主。
2.2.1 師資力量
目前湖南省高師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教師男女比大致為7∶3,女性教師比例偏低,易使女學生對體操專項選擇傾向偏低。由調查了解,我省的體操專修教師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31~50歲的階段,其次是50歲以上的年齡階段。由于對人才學歷的要求,3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只占10%的比例,中老年教師仍然是我省體操教師主力軍。
2.2.2 學生情況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因素[1]。由表1可知,更多學生是因為體操是自己的體育高考專項,對體操相對了解,特別是女生;學生對體操有興趣,但對其就業率認同不高,也是影響體操專修課發展重要原因。據了解,部分學生存在選擇體操專修其間轉換專業或者是學習興趣逐漸降低的現象,認為體操動作難度大,內容枯燥、乏味,自身身體素質差或缺乏教師的及時指導;部分學生認為實踐鍛煉機會較少。學生只在大四有安排教育實習,而且一般都是在條件比較欠缺或者對體操普及重視不夠的中小學,有些學校沒有體操項目。
2.2.3 教學內容設置及考評方法
術科教學是體操專修教學的主要部分,調查得知,體操專修課的教學內容主要還是以競技體操為主,偏向于難度且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以新體操二級為主。將基礎體操作為主要課程內容的比例只占16.2%,忽視了中小學體操更注重基礎體操的教學。藝術體操內容的缺失或間斷性開展,更造成了專修班男多女少。目前由于很多從體操中分離出的項目占據了課時導致體操專修課的課時不斷縮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評價滿意程度并不高,學習積極性下降。
體操專修教學的考核和評價基本都是由平時、教學能力、技術、理論四個方面組成。但具體實施上,大部分的學校仍是教師評價,評價的重點在于技術好壞,忽略了學生本身。雖然大部分學院設有10%的平時成績,但理論考試都是實行“考教分離”的方法,占總成績的20%~30%,多按教師最后的單獨技術考試來評定成績,存在偏差性。
2.2.4 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
體操專修課是學生經在普修課學習后,具備了一定的專理論和實踐能力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所選取的一個主攻方向[2]。調查發現,極大部分的體操專修課由一名教師擔任的;很少有兩名老師同時管理教學。在班級教學的形式上,基本上是男女生混合上課,對體操教師教授男女生不同動作的要求較大,也不便于學生學習。
教學方法的使用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和興趣。目前,體操專修課的教學方法基本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很少在教學中使用現代教學方法,且使用的機率不大。在教學手段上,雖然現在已經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化越來越普及,但在體操教學中使用力度不夠。
2.3.1 學生及部分家長對體操的認知因素
體操長期給人的印象是“難、美、險”的競技體操,造成了大眾對體操的誤解。據調查,超過90%的大學生在中小學時沒有開設體操課,或僅通過電視媒體了解競技體操,極少學生上過簡單的體操課或因高考接觸過體操。其原因:一是大部分學生認為體操難度大,危險,易受傷,特別是女生。二是體操枯燥,興趣低。更喜歡追求新興的、輕松的、動感的運動項目。三是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對孩子的過分心疼和保護,認為體操辛苦,危險,是一種沒必要的冒險行為。從表2可以看出有幾乎一半的學生認為體操對自己以后從事體育教育、指導大眾健身工作的幫助是一般的,近20%的學生認為幫助是很小的。這反映出非體操專項的學生對體操的認識還不夠正確,沒有意識到體操的作用。體操的基礎部分是每個體育老師所必須具備的,也是最基本的技能,是體育教師的基礎。
2.3.2 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等新課程因素
隨著各健身行業的發展與興起人們對單向體育項目的偏愛和追求,再者近年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的比賽、活動頻繁,信息傳媒加速傳播,人們受潮流的影響紛紛投向這些項目,學校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將健美操等設為單獨的專業選項,使得體操的可選性和關注度變小,也造成了人們對體操的單向認識和純競技性誤解。調查了解,湖南省12所高師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均開設有健美操專項,且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開展十分火熱,而體操專修班被逐漸取消;或是專修班人數甚少,女生更是鳳毛麟角。還有些開班初衷是體操班,但最終因教師和社會的發展熱潮轉為了健美操、啦啦操專修班。這也就意味著又一批體操人才的流失,更不能滿足中小學對體操教師的需求。
2.3.3 就業前景因素
據了解,學生選擇專項時除興趣因素外,最先考慮的是就業問題。我國1982年以前制定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中,把體操列為學生必測的基礎項目,《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貫徹執行,為體操運動的普及和高水平體操運動的開展奠定基礎[3]。但隨后頒布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取消了體操內容,減少了對體操人才的需求,加上體操本身就是對場地、器材高要求的項目,考慮其難度和經費,許多中小學為保證學生的安全將體操課逐漸的減少,甚至取消。因此,中小學對體操教師的需求減少,重視度降低,造成了大量體操專項的學生無處可去,學生就業難,就業壓力大是制約我省高師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2.3.4 教師積極性因素
教師是體操教學的組織者、控制者,是教學內容的選擇者,是教學過程的實施者,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主導,對知識的傳授、教學質量、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4]。但目前大部分體操專修課都是一名教師,還有些教師是同時兼顧幾個專修班或普修班,教師壓力大易產生厭煩心理。因大部分的學校是男女混合上課,教師以男性為主,在處理男女不同動作和技術上難度和處理問題加大。特別是男教師在處理一些女生動作時,通常是選擇忽略或者讓學生自學,降低了課堂的效率和效果,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造成了體操專項學生的流失和專項選擇上的否決偏向。
湖南省高師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教師女性偏少;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年輕教師偏少,但結構基本合理。學生因學習內容感覺難度大、枯燥、實踐機會少、等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應考慮內容的多樣性,娛樂性和學生自主能力。考評方法主要是教師單獨評價,考試方法比較單一,主觀性強,應注重評價的相互性和過程性。教學形式上主要是一名專業教師指導、男女混合教學;教學方法欠缺與現代化技術和教育相連接。學生及部分家長對體操的認知不夠以及家長的過分保護欲;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等新興課程對學校和社會人群的選擇和判斷造成了影響,導致體操專修選擇人數大大減少;目前體操在中小學的普及度不夠,體操就業前景差等因素影響了體操專修課的開展。
[1]代長順.河南省高校體育院系體操專修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麥綠蔓.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教學現狀與對策[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9(1):113-114.
[3]宋淑新.影響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體操專修選課因素的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
[4]羅劍.高校體操教學人的因素狀況與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