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敏 張東校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江蘇無錫 214174)
對普通高中開展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的探究
秦洪敏 張東校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 江蘇無錫 214174)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教學、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有效的課外體育活動,對于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體正常發育、鞏固教學成果、陶冶思想情操、豐富課余生活等具有重要意義。如何針對高中學生特點,依據學校資源,開展生動活潑的體育課外活動,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文章提出了高中課外活動俱樂部制的意義、策略與方法及其注意事項,以期為普通高中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借鑒。
普通高中 俱樂部制 課外體育活動 探究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也是“陽光體育運動”的舞臺,它與教學、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有效的課外體育活動,對于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育、鞏固體育教學成果、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豐富課余生活等具有重要意義。如何針對高中學生特點,依據學校資源,開展生動活潑的體育課外活動,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就是以俱樂部的組織形式與管理體制實施課外體育活動,它是以學生會員為主體,俱樂部為主導,在教師和學生骨干的組織、管理和指導下開展活動,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特點,這為普通高中有效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提供了借鑒。
(1)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了自主選擇鍛煉項目、同伴和確定與安排鍛煉內容的權利,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激發鍛煉能動性性,促進學生發展。
(2)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能夠與選項教學相匹配,能有效促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促進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鞏固和提高。學生參與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滿足了其在選項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對該項目深入、系統學習的需求,同時也會對選項學習產生更高要求,兩者密切聯系,促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有效落實。
(3)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以各類競賽活動為主線,通過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引導各個學習小組及其成員自主確定自身的角色和學練的目標、內容、計劃,并據此展開鍛煉活動,易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鍛煉的氛圍,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提高了認識,增強了終身體育意識,促進了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
2.1 全面溝通、贏得支持,成立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領導小組
由于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涉及面較廣、牽涉的部門較多,需要校領導牽頭,各部門統一思想、相互協作,才能完成。因此,贏得領導支持,建立領導小組,才能加大投入改善實施條件,促進學校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相互協作,建立與落實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的檢查、考核與評比等創造條件。
首先,體育教師應積極和學校領導進行溝通,闡述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的作用與意義、以及將會取得的效果等,爭取領導的認同和各部門的配合。其次,學校成立管理領導小組,由分管副校長為組長,以級部主任、教務主任、體育教研組長、學生會干部為組員全面負責領導與組織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
2.2 規劃項目、建章立制,構建各項目俱樂部及其規章制度
合理規劃各個項目俱樂部并建立其運行的保障機制,是有效實施的重要條件,學校應根據學生申報項目的意向,在分析學校資源基礎上,結合選項教學,確定開設的各個項目俱樂部,并相應的章程與制度,以規范學生的參與行為。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走訪等手段收集學生相關信息,明確學生申報項目俱樂部的意向。
其次,根據學情和學校條件,對學生申報意向的人數多,但學校不夠開設條件的,可向學校提出建議,采用兼職、借用、外聘等方法解決。如,我校開設的跆拳道俱樂部,學生申報人數多,無教師,申請外聘師資2名,滿足了學生的鍛煉需求。
第三,制定各個俱樂部的章程并積極宣傳。章程是俱樂部據以構建組織機構、規定會員權利義務,規范會員行為的規范性文件,因此,俱樂部領導小組成員和指導教師應分工合作制定規程,并通過校園廣播、電視、網絡、海報等進行積極宣傳,使學生了解俱樂部的宗旨、組織機構的構成、會員的條件與權利義務、會員紀律以及俱樂部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等,并吸納對此感興趣的、有特長的學生參與其中。
第四,成立俱樂部管委會并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俱樂部的運作主要依靠內部管理機構,即俱樂部管理委員會,主要通過會員推薦形成,包括主席1人、副主席和秘書長各3人(每個年級1人),負責組織與策劃俱樂部活動,監督和協助各學習小組活動,檢查會員出勤與活動情況并上報;各學習小組長若干人,主要帶領本組學生按計劃活動。同時,學校安排指導教師1至2人,負責指導與管理各學習小組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管理、檢查、考核制度,使學生自主與規范地參與其中。如,行政值勤制度,檢查輔導教師、學生出勤與鍛煉情況,并在行政會議上進行通報;輔導教師,俱樂部主席與副主席、秘書長負責檢查學生出勤與鍛煉情況,并由秘書長上報教務處,納入月優勝班評比之中;學期末,輔導教師,俱樂部主席與副主席、秘書長以及各小組長根據出勤情況、比賽名次、鍛煉情況給予等級評定等。
2.3 合理安排、有序活動,促進俱樂部活動有效開展
由于俱樂部會員人數較多,運動水平參差不齊,個性差異大,因此,合理安排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是活動富有成效的關鍵。
首先,可采用分級分組的方法,將會員分成高級、中級和初級會員,并根據項目特點,各級會員自主分成6至10人的學習小組,在固定場地活動,以使他們能在具有相同目標和內容的活動中,能融洽相處、互幫互學。其中高級會員是指在已經能較為熟練掌握與運用該項目的基本技戰術,是校運動隊的預備人才;中級會員是指已初步掌握其部分基本技戰術,但運用能力不強的會員;初級會員是指喜愛該運動項目,但技能水平較低的會員。
其次,以各類比賽為紐帶,引領各學習小組及成員制定并實施鍛煉計劃。俱樂部管委會要在學期初商定本學期要競賽活動的內容、時間及形式,并將競賽規程下發各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依據比賽安排和自身情況,自主討論并制定學練的計劃;在按計劃鍛煉過程中,根據存在的問題,及時修訂、完善計劃,如調整學練內容、學練時間等。其中競賽活動內容的安排要緊密聯系課堂教學內容,如圍繞課堂教學內容中的傳球,設計間隔一定距離的隔網對傳作為校園排球吉尼斯內容,從而促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落實。
第三,在競賽結束之后,要及時組織各學習小組進行分析總結,明確自己的進步和問題,并進行改進練習,以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水平;同時,對于重要比賽,學校要召開表彰大會,對各優勝小組及個人頒發證書與獎品,并制作展板在學校櫥窗或體育館大廳、走廊等地方展示他們的風采,以激發學生參與活動能動性,營造學校良好體育文化氛圍。
通過實施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改善了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提高了鍛煉意識;發揮了競賽的杠桿作用,激活了學生鍛煉的能動性;提高了運動技能的運用能力,有效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但是,在組織與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3.1 要健全俱樂部管理制度與辦法,防止學生參與的隨意性
由于學生參與活動的隨意性較大,要提高效果,就要從管理入手。首先要健全管理制度與辦法。要制定《學生體育俱樂部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以規范學生參與活動;其次,要做好檢查與評比工作,學校要組織教師與骨干學生做好檢查評比工作,要記錄與匯總學生活動情況,并與先進班集體、先進學生個人的評選掛鉤;第三,將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作為體育學習中健康行為維度的評價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練活動既有自主性,但又不失紀律約束。
3.2 要拓寬思路,創造條件,解決師資和場地設施條件不足的問題
師資和場地條件是影響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實施的關鍵因素。學校要創造條件,盡量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可以通過引進或培訓、向社會與兄弟學校聘請、動員有特長的其他學科課教師參與等途徑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對學校閑置空地、教室等的改造,合理安排運動場地與活動時間等方法,解決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
3.3 俱樂部活動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要緊密聯系,以鞏固與提高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
要使使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得以落實,其關鍵之一,就是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來設計俱樂部活動。如,籃球俱樂部高一年級分部,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是高一籃球模塊教學與考核的重要內容,俱樂部可將“半場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往返跑”作為“校園吉尼斯”籃球部分的內容,以引領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后,充分利用俱樂部活動的時間進行提高;同時,學生在參與挑戰中獲得的成績,可作為模塊學習評價成績之一,從而使兩者相輔相成,促進學生發展。
3.4 要加強骨干學生的培養
俱樂部制課外體育活動面廣、量大,活動開展離不開骨干學生的參與,因此,學校要利用課余時間對骨干學生進行培訓,提高其裁判與處事能力,使他們成為俱樂部的“領頭羊”。
俱樂部制體育課外活動是課外體育活動的有效模式,它在普通高中的實施,有賴于領導的重視,需要教師依據學校實際進行積極的嘗試,發現與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從而使我們的課外活動更加生動與豐富,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2]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計劃編制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2.
G807.3
A
2095-2813(2014)11(b)-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