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征輝
(沈陽農業大學體育部 遼寧沈陽 110866)
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①
殷征輝
(沈陽農業大學體育部 遼寧沈陽 110866)
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學校教學水平的提升不僅同教育者的水平素養相關,更為關鍵的因素自然也離不開教學環境的影響。并且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教學環境既包括物質環境同時又包括了心理環境,它們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產生了重要又直接的影響。
高等院校 體育教學 環境影響 心理環境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學環境是其中重要又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就是說學校教學環境的質量同教學水平之間產生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高校的體育教學同其他普通專業課程的教學具有明顯的區別,體育課程作為一門理論性同實踐性緊密結合的專業具有其特殊性,體育課程的學習更是同特定的教學環境息息相關。所以說,只有在高校中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才能夠保證體育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保證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通常而言,教學環境主要是包括兩個層面:即以自然環境以及教學場地設備為核心的物質環境和以高校的體育文化、教學人際關系以及教學氛圍為核心的心理環境等。
1.1 物質環境中的自然環境
所謂的自然環境,顧名思義就是指高校體育課程在開展過程中的教學環境的一系列自然方面的因素如光線強弱、溫度的高低或者是顏色及聲音的深淺高低等,統稱為物質環境中的自然環境因素,這是由于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這些因素都會使師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溫度的高低能夠直接使師生的生理感官產生不同的反應,當體育教學活動安排在炎熱的戶外開展的時候,過高的溫度以及強烈的光線照射會使學生普遍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從而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樣,若是將體育活動安排在舒適的綠蔭下進行,清爽的感覺以及柔和的光線會使師生的教學熱情空前高漲,教學效率自然也會相應提高。再如,以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噪音為例,若在高校的體育活動中出現噪音,將會使師生產生不良的情緒,并且也會直接干擾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產生煩躁的心理感受,學生則會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1.2 物質環境中的設施環境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體育課程不僅僅包括基本的教育教學理論,更多的內容是通過學生切身的實踐活動來完成的,因此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體育教學設施環境必不可少。所謂的設施環境就是指保證體育教學活動得以有效完成的基礎性物質條件如教學場地、教學器材等。高校的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實踐鍛煉能力的培養提升,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學場地及教學器材等物質因素產生了極為關鍵的因素。畢竟,高校體育同小初高階段的體育教學不同,更加追求教學的專業化與細節化,體育項目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不同的體育項目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體育教學場地與器材,因此良好的體育設施環境有助于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科學標準的體育器材能夠使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產生一種愉悅感,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也進一步推動了體育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2.1 心理環境中的校園文化環境
高校校風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其校園文化,所謂的校園文化就是指高校中歷年來所形成的以學生為核心、以校園環境為表象的文化內容,其中高校中的宣傳欄以及校園網頁等虛實載體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空間表現形式,蘊含了師生的精神風貌、校園風俗以及更多形式的文化內容。簡言之,校園文化就是師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精神財富與價值的總和,良好健康的校園文化對于體育教學活動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并且能夠給所有師生帶來精神上的鼓舞與享受,校園文化還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在無形之中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素養,最終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全面發展。
2.2 心理環境中的課堂氛圍環境
體育教學過程中由師生所營造的課堂氛圍正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環境,它是師生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抒發,并且這種情感狀態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產生持續穩定的作用,對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會產生影響,主要是能夠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態度,形成健康積極的教學行為。此外,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塑造具有正面的輔助作用,從而為體育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心理基礎。
2.3 心理環境中的人際交往環境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了師生間的教學活動,同時學生個體之間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同的人際交往關系,同與體育教師之間所形成的人際關系共同構成了體育教學的人際交往關系,即這里所說的人際交往環境。人際交往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問題的處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師生的思緒與行為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繼而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涉及到體育活動課程的有效開展問題上更是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教師間與師生間的相互配合能夠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使師生在輕松愉悅的心理環境中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3.1 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與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扮演著課堂組織者、教學引導者以及課堂監管者的多重角色,這就導致了在高校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在第一學期的時候明確列出該學期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然后就是要求學生依照教師所提出來的教學目標進行學習實踐,并且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各項表現開展評價,雖然這種教學方式任務明確且兼顧了學生評價的環節,但是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而言,無疑忽視了其個性需求,并且由于學生的學習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學目標的提出必然會同學生現有的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甚至會出現目標過高或偏低的現象。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師應當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了解學生的水平與需求,從而能夠對于自己所制定的教學任務及時修正,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制定與之相符合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切實提高自學能力。在引導學生開展自我學習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及時對于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客觀評價,避免偏離教學目標,不斷鼓勵學生,樹立起自信心。
3.2 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物質環境的優化
高校的體育教學同普通學科的教學有著相似性,即作為教學雙邊活動課程,體育教學同樣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開展的以學習間接知識為目的的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而由于體育教學其特殊性,即作為一項理論性與實踐性兼顧且更為重視實踐過程的專業課程,身體活動成為體育活動主要的掌握知識的獨特手段,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校的體育場地以及專業性的體育器材成為這一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因素。因此,要想順利開展各項體育課程就應當實現高校體育物質環境的進一步健全與優化,如購買先進的教學器材,完善體育教學場地等,從而為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物質保證。此外,鑒于網絡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教學逐漸融入到高校的體育教學之中,從而可以借助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
3.3 不斷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課堂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教師工作同其他工作相比具有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新的問題的時候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可以說教學工作既是一種藝術性的工作,又是一種技術性的工作。可以看出,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高校的體育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教師應當不斷學習,養成自學的良好習慣,通過學習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取得較高的學術水平,這樣才能夠充分解答學生所提出來的不同問題,才能夠真正做到“學高為師”;同時,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養與技術水平以及心理素養,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3.4 注重構建積極健全的人際交往環境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注重人際關系對于教學效率所產生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高校的體育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對于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要熱情充沛,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來。教師之間應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不斷溝通與交流,從而營造良好的同事關系,避免不正當競爭,能夠向優秀模范教師進行學習,從而能夠在高校中打造出一支高素養的體育教學團隊。同時,體育教師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大學生,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合理處理好同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公平公正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不能夠因為任何理由而歧視學生,教師還要認真聽取每一位學生的合理建議,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不同需求,同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成為學生的摯友。這樣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自身的水平差異,同時對于學生身心的健全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1]焦安村,史美創,田文乾.體育教學環境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職業技術,2009(10):50.
[2]沈財利,孫虹.試論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策略[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3):113-115.
[3]楊煥海.淺析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8):80-81.
G807
A
2095-2813(2014)11(b)-0087-02
殷征輝(1969,12—),男,大學本科,副教授,沈陽農業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