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峰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三河口高級中學 江蘇常州 213115)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在不斷的推進,人們也越來越開始重視起來教師的專業化和教師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工作。所謂教師專業化,指的是教師在整個教師教學生涯中,依照自身所學專業,在合理的專業訓練下,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職能,將專業自主和特色化以及職業道德充分體現出來,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慢慢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成長的進程。
然而,就目前來說,我國高中體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卻存在著普遍類似的問題:與其他教育學科相比相對緩慢,因而探討高中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并提出相應建議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高中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高他們的職業素質和專業化水平,更能進一步推進體育教師教育改革向著更深層次發展。為此,該文做如下探討。
就目前來說,還存在一部分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不夠強并且缺乏專業發展的自主動機,有的教師認為體育教育的功能十分簡單,認為體育課其實就是一些運動技能簡單的來回重復即可,雖然新課改要求對傳統的體育教學進行相應的創新改革,但他們認為改革也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好體育技術就行了。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自己當體育教師是沒有辦法的選擇,他們對自己的職業沒有相應的興趣,認為就是為了拿工作而進行工作,更有甚者,把“高中體育教師”作為自己奔向其他職業的“過渡橋”。對于這些教師來說,體育教師這份工作僅僅就是自己用來謀生的一份手段,有著如此心態,又何談自我專業的發展呢?而在專業發展上如此不主動,僅僅應對外部氛圍的相應要求,漸漸的也就使得這些教師失去了自主發展的能力。
對于高中體育這門學科來說,其首先是高中學校課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體育課的開設,可以幫助高中推動素質教育建設,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因而高中體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地位。但是,就目前來說,由于傳統思想體育不計入高考分數的影響,致使體育學科的重要社會地位在高中教學中并未充分體現出來,這使得體育教師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雖然體育教師承擔著提高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職責,但是他們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卻相對其他學科較低,很多學校中體育教師得到的榮譽表彰明顯低于其他學科教師,職稱評定的比例也遠遠低于其他學科教師,這顯然應該引起學校和社會的群體性反思,因為這嚴重的影響了體育教師職業能動性的發揮。同時,在很多高中學校內,體育教師的收入和待遇也和高考學科教師有著很大的差別,與其他高考學科教師相比,體育教師的補貼、績效獎金等額外收入明顯較低。由此可見,由于體育學科的社會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學校中存在的對體育教師的某些歧視,使得很多高中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性受到了抑制,進而也就阻礙了體育新課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學校當中體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就目前來說,很多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盲目追求更高的學生體育成績達標率,卻對自己科研方面的能力重視不足。同時對自己薄弱的文化基礎不積極的通過繼續教育或者進修等手段進行及時的充電,漸漸的就使得自己的文化專業知識呈現出結構單一的局面,而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也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境界。還有很多高中體育教師僅僅通過加強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來提高自己,但是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形成科研論文進行推廣的積極性卻不是很高。
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說,首先應該正確剖析自己,從而全面的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專業水平如何?自己的興趣是什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有什么優點和缺點?然后,結合外界實際和發展氛圍,確定出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在規劃中明確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以及實現此目標的發展路徑,弄清楚自己適合從體育教學方向發展呢還是從行政方向發展抑或多種途徑進行發展,通過這些途徑,自己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到什么樣的層次。最后,根據制定的目標和發展路向,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從而做好自己學習時間的分配,更好的利用各類學習資源,輕松的對待各類學習困難,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體育專業發展。
基于教育本身的角度來看,如果將終身教育思想貫穿于教師教育的始終是社會發展對教師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在生存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終身教育思想認為人的教育階段不應局限于學生的孩童期和學生的青年時期,而是應該貫穿在人的生存全程當中。在終身教育的思想之下,教師專業發展有著更為永恒的主題,就是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教育素質,使得進步伴隨自己終身。而這也就給教師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充分意識到自我發展和自主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使得自己的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將外界的行為轉化成為自身的自覺行動??偲饋碚f,教師重視學習不僅是時代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途徑,因而教師應該加強學習并將終身教育思想貫穿于自己的教育始終。
對于校方來說,應該重視體育教師的專業地位,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加強對他們的人文關懷,對體育教師和其他高考學科教師做到一視同仁,從而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不管是學校的領導還是教育局的領導都要對教師做到主動關懷,幫助他們營造出一種民主、寬容、上進、和諧的氛圍,從而讓他們在比賽、學習、趕超、幫助的氛圍下將自己的教學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學校應該將體育教師也作為骨干力量進行培養,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培訓學習機會,為他們輸入上進的動力,進一步幫助他們提高專業能力。
對于校本培訓來說,其是當前時代中的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師培訓模式,它是將學校作為培訓基地,通過高中與當地大學或者教研部門的合作,抑或其他師資培訓機構的聯合來提高教師能力的一種新型培訓方式,通過這種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校本培訓的目標是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能力,從而實現學校內各類教育資源的最大利用率,進而幫助學校文化實現重新層次的建構。而將終身教育思想以及教師的專業化理念作為自己終身秉持的思想,將學校作為自己個人發展的天地和家園,把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作為中心點,不斷強調教師在教學、學習、科研中的能動性,動態的解決教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推動教師素質和專業化能力的提高,充分體現出教師的個體價值就是校本培訓的中心理念。對于校方來說,在教學中應該將這種校本培訓充分應用,從而進一步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校及教學的相應實踐,還可以有針對,可操作,高效率的推動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1]李積棟.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12(2):163-164.
[2]郭敏剛,王健.我國農村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現狀問題及轉變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4(4):85-90.
[3]周幼惠.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0,29(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