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珍梅 王飛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育才中學 江蘇揚州 225200)
利用學校體育資源帶動社區體育發展
駱珍梅 王飛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育才中學 江蘇揚州 2252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人們生活日益殷實,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逐漸步入社會。許多有趣味性,具有健身價值的體育運動逐漸在群眾中普及,體育鍛煉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就在社區居民有迫切鍛煉愿望的時候,卻遇上了缺少體育場地資源、缺少健身教練等狀況。該文希望利用學校體育資源帶動社區體育發展,形成學校體育資源向社區體育滲透,最終達到推動全民健身可持續發展目的。
學校體育 資源 帶動 社區體育
社區體育開展是全民實現終身體育的關鍵,可以增加社區居民之間的交往,培養大眾的體育習慣。然而就在社區居民有迫切健身愿望,對體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的時候,卻遇到了種種尷尬的狀況,如社區體育的發展資金緊缺,缺少足夠的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缺少專門的體育指導教練等。與此相對應的是,學校擁有充足的場地設施,擁有一批具有知識、學歷、經驗的體育教師,存在一定的場地和體育指導人員優勢。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體育資源支持,帶動社區體育資源發展,形成學校體育資源向社區體育滲透、輻射。社區體育在學校體育帶動下良性循環。
1.1 學校體育的概念
學校體育是指在以學校教育為主的環境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的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1.2 社區體育的概念
社區體育是指在街道辦事處的轄區內,以自然環境和體育場地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成員為對象,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的群眾體育活動。
1.3 體育資源的概念
體育資源,是指一個社會用于體育活動,以擴大參與體育活動的人口和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在物資、資本、人力、時間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體育資源是發展體育的物質憑借。一般而言,體育資源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質資源、信息資源等。
該文中利用學校體育資源推動社區體育發展是指在同一轄區內,以學校為龍頭,街道辦事處為依托,社區居民以鍛煉為目的,對學校的體育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等加以利用,實現社區與學校內各有關實體相互交流、彼此融合、共同發展的過程。學校體育可以為社區體育的發展提供各種資源,例如:學校能為社區體育的開展提供專業的人才、知識、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學校體育教師具有開展運動競賽、組織體育活動的能力和專業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充分利用學校體育教師這一資源,可以推動社區體育的順利開展。此外學校可以為社區體育的開展提供充足的場地資源。社區體育活動開展首先要解決的是場所問題,而社區體育的開展在短時期內依靠政府和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居民健身所需的體育場地并不現實,只有充分利用周邊學校的體育場所,才是最可行辦法。在上海、北京、廣州等一些大城市,部分學校已經實施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的政策,這對滿足和促進社區居民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據訪談可知,利用學校體育資源發展社區體育,將學校體育資源向社會開放主要存在“管理、安全、物耗”三大問題。管理問題即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學校承擔著學生的教育工作,而非公共場所,在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管理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開放后,由于參加鍛煉的人數較多,人員較為雜亂,使得學生和來鍛煉者安全得不到保障,有可能會出現學生及社區居民意外傷害的責任風險。而這些糾紛因為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使得學校和來校鍛煉者之間非常尷尬。此外,許多家長擔心學校對外開放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學習和安全,造成學生家長幾乎都反對學校對外開放,而學校對外開放場地設施的意識也不強。安全問題,學校由于教職工人手短缺,沒有人專門負責學校向社區開放的相關工作。此外,僅靠學校單方面進行組織運作,無社會或政府的支持,人手嚴重不足,會給學校造成安全隱患,使學校對外開放心有抵觸。安全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校自身人員的安全;二是參加鍛煉的健身者的運動安全;三是校園體育設施安全。只有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學校對外開放工作才能做得順暢、自如。資金問題,校園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必將導致相關體育設施加快損耗。校園體育設施對外開放,意味著學校要投入相應的人力和財力去進行設備維修、更新及日常維護。這些問題無疑會影響到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行,加重學校經費負擔。
4.1 管理的保障
4.1.1 建立社區俱樂部進行組織管理
針對學校體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后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應該積極采取對策,建立社區學校資源共享經費補貼機制。根據社區居民的需求,政府提供人力和資金支持,在社區建立社區俱樂部。由該社區俱樂部負責公共體育活動的管理組織工作。俱樂部的主要管理人員可以聘用學校退休老師、政府退休職員或社區鍛煉愛好者擔任。由政府體育管理部門每月發放工資及提供相應的社區活動費用。在指定的時間里,學校活動場地作為俱樂部的活動場地,由俱樂部負責管理運作,確保社區居民安全、有序在校園內開展各類健身活動。在這樣在指定時間里,學校所發生的事故的責任方是俱樂部,而不是學校和街道。通過這一管理委托機制,很好的解決了困擾學校體育資源向社區開放中誰來管理,管理主體是誰的問題。
俱樂部的主要職責:一是管理。與開放學校合作做好體育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的日常管理工作,積極做好體育設施的建設和設備的維護,確保器材安全使用;二是檢查場地安全。即組織專業人員對設施的安全進行檢查,確保開放設施設備的安全;三是教育、宣傳。即對社區居民進行宣傳教育,使其文明參與活動,遵守規章制度。同時提高全民健身意識,增強全民對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
4.1.2 建立志愿者管理小組
由于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和人力都有限,為了保證學校體育資源社區分享順利、有序進行,為了促進社區和諧建設,可以成立志愿者管理小組。我們可利用社區體育鍛煉中的活動愛好者、活動積極分子建立志愿者管理小組,通過志愿者管理小組協助俱樂部和學校進行管理,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1)志愿者的選取要求。
自愿參加社區體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工作管理的人員,能夠積極參加社區體育活動,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威信、熱愛體育。一般每個社區選取十名左右志愿者。
(2)志愿者管理小組的職責。
①熱情服務,耐心指導,作好服務管理,安全管理。
②對活動場所進行巡視,對居民使用學校設施情況進行監督,對違反秩序的行為給予制止。
③活動結束時,做好居民和學生的疏導工作,關閉相關設施,歸還所借物品,清理場地,及時離開校園。
4.2 資金的保障
由于學校體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必然會出現活動器材和相關設施的消耗。這就增加了學校向社會開放的難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好的調動學校向社區開放的積極性,各個地區財政局和街道應該公同承擔,建立學校體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后,經費補貼機制。對學校提供的體育活動器材和有關教育設施、場地損耗給予一定的經費補貼,這樣較好的解決學校場地、器材物耗的問題。街道每年還應根據學校開放的情況進行總結,開展評選先進集體活動,并給予表彰和嘉獎,以此來激勵學校、社區,推進學校體育資源與社區共享工作的深入開展。
4.3 安全保障
4.3.1 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
明確社區、學校的體育設施資源開放范圍和開放時間。學校(含普通高校、中小學、職業學校等)擁有的體育館、露天操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田徑跑道等,可在每天早晨5:00~6:30、晚上6:00~8:00、節假日、雙休日等對社區居民開放。這些時間恰巧是學校學生不在校的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對社區鍛煉者開放,可以將學生學習時間與鍛煉者鍛煉時間相錯開。同時,這些時間恰恰避開了多數社區居民上班工作時間,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
4.3.2 簽訂管理協議書
社區俱樂部與學校簽訂管理協議書。在該協議書中,明確學校和社區的義務和責任,保障了學校開放活動健康、安全和有序的進行。
總之,利用學校體育資源帶動社區體育發展是當前我國學校體育教育和社區體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只有將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推動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進一步深入實施,從而有效地改善中華民族全民素質,促進社區和學校文化的共同提升。因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門、社區體育管理部門從大局出發,更新觀念,動用外界力量參與,發揮報紙、宣傳欄、電視等媒介的力量,共同推動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發展。
[1]陸麗娟,吳菊華.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發展的資源背景與策略選擇[J].浙江體育科學,2005,27(3):30-31.
[2]國家體育局群體司.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工作方案[Z].體群字(2003)139號.
[3]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評說[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78.
[4]胡啟凱.太原市萬柏林區高校與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的調查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70-172.
G812.4
A
2095-2813(2014)12(b)-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