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俊
(湖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咸寧 437100)
體育基礎課是一門針對剛進入大學學習的普通學生進行的以強化基本身體素質為主,使學生掌握體能訓練的基本方法、技術及其理論知識,并對專項進行介紹,為專項學習奠定基礎的課程。
本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身體運動的基本方法,對學生進行身體的基本訓練和體育基本理論的教育,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為專項選項課打下良好基礎。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和身體鍛煉的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鍛煉的習慣,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后續(xù)體育學習的能力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氣質和良好的思想品質。掌握身體運動基本理論知識,學會力量、跳躍、耐力、柔韌等的練習方法,增強力量、柔韌、跳躍等基本素質,增強心肺機能,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2004年12月成都某高校一名大一男生參加1500m長跑鍛煉時,猝然倒地,隨即休克,被緊急送往醫(yī)院進行搶救。
2012年12月東華大學一男生在1000m體測中半途倒下,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不幸逝世。
像這樣的事例還時有發(fā)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體能下降很明顯,心肺功能差,稍微跑一跑就不行;肌肉無力,不少同學的關節(jié)很僵硬,和60多歲老人的關節(jié)差不多。”浙江大學的體育老師韋俊芳很無奈。
部分省份抽查顯示,教育部規(guī)定的1400多堂體育課充滿“水分”,開課率不足、鍛煉密度不大,小學體育課開課不足率達到56%,初中達76%。更令人擔憂的是,體育課的練習密度也不大,如果按通常40%的練習密度計算,16年中只有12天時間的有效鍛煉。沒有時間和強度的保證,學生的體質怎能提高。到了大學,學生空余時間多了,體育課也得到很好的保證(沒有其它科的老師占有,下雨天也能在室內進行)。但是又出現(xiàn)一些宅男宅女們,他們在寢室上網(wǎng)或睡覺。沒有做夠運動,心肺功能得不到鍛煉,功效就會下降,同時人身體的氣血運動的速度緩慢,體內的垃圾及毒素不易排出體外,人體免疫力就降低,人就會生病,碰點超負荷的強度,身體就適應不了,而出現(xiàn)猝死或受傷的事故。
因此要讓學生們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我們對每一節(jié)課要在科學的設計的前提下結合藝術的教學,培養(yǎng)他們對某項運動的興趣,積極地參與運動體驗,學生只有在課上享受了,快樂了,學生才會有課下練習的可能,只有課內課外的練習時間保證了,學生增強體質的目標才有實現(xiàn)。同時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之一。
隨著時代的前進,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思想在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觀念去迎合他們及時代的需要。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科學的設計時,不僅要從生理方面,還要從心理方面,甚至是靈(意識)方面,同時結合藝術性教學。藝術性教學是教師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方法的藝術。藝術能用激發(fā)他人思想和情感的形態(tài)或景象來表達現(xiàn)實,這樣能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動”轉變成“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主動”,激發(fā)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所教的內容、方法與思想要為學生所用,便于他們課外自學、自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我們何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擔心,還會為以上所列出的現(xiàn)象而焦慮、緊張嗎,不會的。因此對一節(jié)課要科學的設計,藝術的創(chuàng)造,這是我們高校體育教師迫在眉睫的當下任務。
以往教師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只是進行身體的鍛煉,即生理方面的訓練。隨著時代的前進,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思想在變,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科學的設計體育教學課堂,不僅要從生理方面,還要從心理方面,甚至是靈(意識)方面。例如,要讓學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的辦法,應讓學生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人體的形態(tài)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的最合理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獲得學習上遷移和反饋的積極作用。
在科學的設計教學課堂的基礎上把藝術性教學引進課堂,把藝術性融入教學,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語言(設問、提問、討論等)與非語言(肢體語言)講解與學生身體健康的話題(呼吸與生命和生命長短的關系、人們常說的千年鶴萬年龜?shù)牡览淼?,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內外認真而快樂練習。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動”轉變成“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不自主的進行體育鍛煉,達到健身、健心又健腦的目的,就會大大減少因參加體育鍛煉而猝倒的現(xiàn)象,其機率降到零。
語言是一項教學基本功。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講解中講究語言藝術性,通過簡明扼要,生動、饒有風趣的語言進行講解能使學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語言詞語要準確、簡潔明了,符合學生特點,用學生熟悉的語言流利順暢地傳授知識、技術、技能,使學生聽得清晰、明白、舒服。同時語言要生動有趣,富有哲理,也就是說體育學習的同時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在教學中為了增強語言表達的藝術效果非語言(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視線接觸等)的教學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于自然協(xié)調的手勢(ok、豎起大拇指等)、表情(微笑、贊許等)、姿勢等,做到贊許和激勵學生,讓學生更有興趣的進行體育活動。
由于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思維也在與時俱進,因此不僅教師的講解、示范、要有一定的藝術性,而且組織也要一定藝術性,教師的教學風格要獨特,要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創(chuàng)意性情境,開拓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思路,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面對他們所面臨的現(xiàn)實,能機智地、靈活地做出多種方案,并迅速進行優(yōu)選使學生身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例如一節(jié)課的素質練習是蛙跳,學習動作技術本來就是很枯燥的事,老師讓學生自己想象青蛙向前進是怎樣的動作,再通過學生用繩子自擺圖案練習跳遠,讓學生體會向上、遠跳的動作。通過老師的改變使學生們感覺到課堂的新穎,興趣大增,使學生更快的掌握了動作技術,然后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分組進行比賽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在歡樂的氣氛中提高學生的彈跳力、大腿力量,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藝術需要科學,科學需要藝術。藝術中有科學,科學中有藝術。藝術的科學,科學的藝術,都很深奧,也很大眾。教師要想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要科學的設計,課堂的組織要有藝術性,藝術不是唯一的,是多樣的、多彩的。同樣的一節(jié)體育課,只有科學的設計與藝術的教學相結合,教師才會展示出不同的藝術,得到不同的教學效果。
體育基礎課教學教師不僅要從生理、心理及靈(意識)方面科學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平臺——藝術的教學,即示范與講解藝術、組織教法藝術、氣質與儀表藝術、教學環(huán)境藝術等,而且還要把科學的設計與藝術的教學要相互結合,讓學生享受每一節(jié)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1]李雙俊,王丹.科學與藝術相結合在瑜伽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2(12):156-157.
[2]楊德敏.論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中國成人教育,2007(23):162-163.
[3]駱秉全.體育課教學藝術問題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5(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