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 語感是對語言中的語義、語法、語氣等綜合運用產生的激活反應,是在對語言的熟練掌握中潛移默化產生的。在高中英語學習中,語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豐富的語感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著重介紹了培養語感的五種方法。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語感 思維
語感是指人們對語言的敏銳感受能力。英語語感包括對語言的感覺、語音的感受、語意的感受、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是經過大腦在反復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經驗與體會。實踐告訴我們,英語語言素質高的人,往往語感強。可見,學生英語學習的好壞與語感的強弱程度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培養語感,增強學生的語感是英語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呢?
一、創造環境,感知語感
環境對人的語言學習影響很大。學習英語必須給學生創造一種濃厚的英語學習環境,一種無意識記的學習環境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語感。如在學校的報刊畫廊或教室中用英漢兩種語言書寫,學校開設英語廣播,班級設置英語角等。在教學Module 1 Unit 2 Growing pains時,就給學生推薦相關的影視節目或閱讀材料,如美國情景喜劇“Growing pains”等。這樣,通過營造聽讀訓練的氛圍,學生的閱讀面更廣,知識容量更寬,不僅可學習英語語音知識,同時豐富詞匯與語法知識,更可了解英語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知識,還可了解西方人的思維特點,學習更純正的英語口語,從而增強語感。
學科之間可以采用互相滲透的辦法創造環境。如數學、物理、化學中的公式字母代號是相關英語單詞的首位字母,利用這些來教單詞,學生就會在學習其他課程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并深化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其他學科的某些知識點就成了誘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誘因。又如:物理課堂上的加速度a,就是英語中accelerate的開頭字母。只有結合具體的語境,才能深入理解詞語所表達的意義,學科之間的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
二、聆聽朗讀,培養語感
高中教材中的課文內容豐富,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在學習課文時全面地感受英語的語言風格。例如在教學“In the park”時,就用多媒體視頻播放大自然中的自然風景,這樣就為學生的聆聽創設了情境。然后引導學生認真地聆聽視頻朗讀,通過聲情并茂的視頻朗讀,加上教師的仔細講解,學生仿佛置身風光秀麗的美景之中,從而幫助學生在想象中體會語言的優美。心理學研究表明,熟讀課文能讓學生的大腦皮層產生多次條件反射,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句結構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師可根據需要引導學生多讀、大聲地讀、有感情地讀,提醒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抓住文章的關鍵字眼,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條理性、生動性,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體驗?!拔恼虏皇菬o情物”,文中的每個句子都有一定的意向性,這能讓人或多或少地預估下文可能會出現什么,這種“預估”即是語感在閱讀中的表現。例如:“What colour is it?”下一句通常是對colour的具體描述。但由于下一句并不與讀者的期待完全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甚至完全改變讀者的期待,迫使讀者回味已讀過的東西。讀者會把已讀的部分存入記憶中,在以后的閱讀中起期待作用。此時,指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語言的感受,他們就會逐漸形成語感。
三、結合課文,獲得語感
語音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任務之一。語言是思維外殼,是掌握語言知識和獲得語言技能的基礎。因此,學習語言必先從語音語調開始。英語教育家范存忠說:“假如我能從頭學起,首先把英語的語音語調學好?!边@正說明標準的語音語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關鍵。如果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既有利于表達自己的思想,還對學習語法知識、記憶單詞、訓練口語、提高聽力、培養語感等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反之,就會影響或者制約這些技能的形成;其次可以在詞、句教學中深化學生的語感教學。在單詞教學中,讓學生利用已學的音標和拼讀方法,先試讀,在必要時給予糾正,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把升、降調一起教給學生,遇到雙音節以上的單詞時,提醒學生注意重音,使學生養成習慣,以便在讀語句或會話時比較自然流暢。同樣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教師示范要到位,發音清晰,講解發音要點要清楚,培養學生認真聽,專心看,積極模仿的好習慣。
四、口語訓練,體驗語感
為了不讓學生習得“啞巴英語”,訓練學生的口語成為學習英語時不可缺少的環節。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最不愿意的就是開口“說”,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多開展英語交流活動。語言是在實踐中產生的,多提供給學生說英語的機會,說得越多語感就越明顯。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有些單詞與句子看起來簡單,但是要完美表達卻覺得卻不那么容易,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高原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兩個方面入手解決這個問題:①“Duty report”是廣大英語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雖然是看似簡單的一個口語訓練,就如果在高中三年中都進行有計劃的訓練,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訓練提高的機會。隨著高中英語中所學內容的不斷增多,可以進一步充實口語訓練內容。如要求學生報告今天將要上課的科目、今天的天氣情況、課間操情況、校園發生了什么新聞,然后由講述的人提出問題。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②在每個班級中開設一個“英語角”,每周內專門拿出一節課時間開展口語訓練。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每四五個人的學習小組,把本周所學的課文句式和詞匯進行相互之間自由的對話,教師也參加小組活動,即興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激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言,用英語開展交流,口語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語言感悟能力也越來越強。
五、善于積累,提高語感
心理學研究認為,豐富的語言輸入為語言的輸出創造了可能性。因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對文中出現的單詞、短語、精彩的語句,要熟練地翻閱、背誦,并在作文中加以運用。長此以往,能為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日常會話練習中,我們常常感到詞匯量小,表達不流暢,其原因是:①學過的單詞或句型后還是不會用或不會活用。例如:我們經常在說話中說某事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其英語表達就很簡單(It just depends.),學生都說過這樣的話,就是不知道怎樣表達。又如:問人家姓名,課本中學的是“Whats your name?”,如果換一種方式問:“May I know your name?”有些學生就不知怎樣回答;②有一些詞語是學生從來都沒有學過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進行“查漏補缺”式的分類補充。如:交通工具“中巴”(van)、“摩托車”(motor-cycle);有關校園類的“傳達室”(gatehouse)、“小賣部”(snack-shop)、“校醫室”(clinic)等。英語中的日常用語很豐富,除課本中已學過的外,還可從網絡中找一些作為補充,如:見面時說的“How are you doing?Give me five.”等,這些句子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口語表達,更有助于他們對詞語或短語的理解。
總之,培養英語語感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敏銳的語言感悟能力的形成是掌握一門語言的重要基礎。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一定要重視環境,重視朗讀,重視表達,重視積累。同時,教師也要挖掘課內資源,開發課外資源,積極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順利,語感更強烈。
參考文獻:
[1]董衛.背誦式語言輸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界,2013(4).
[2]蘭昌勤.對培養我國外語學習者學習自主性的思考[J].外語界,2012(4).
[3]文豐.不能錯過的啟蒙教育:英語語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