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敏
摘 要:教師是學校的靈魂,教師的質量和水平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目前企業辦學校教師面臨政策保障不力、社會地位不高、福利待遇較低、職業前景黯淡等眾所周知的窘境,加之近年來職業教育步入發展的關鍵階段,企業辦職校大多舉步維艱,無法形成足夠的凝聚力留住有才華的老師,也難以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引進高素質的教師。因此不少企業辦職校教師特別是中青年骨干教師十分缺乏,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嚴重制約著企業辦職校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在辦學過程中同樣被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所困擾,并為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多種探索和嘗試,積累了一些方法和經驗,逐步形成了一些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的模式。
關鍵詞:企業辦職校 教師 隊伍建設 管理模式
一、市場化的用人機制
企業辦學校本身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企業辦職校教師隊伍的管理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實施教師的聘任市場化。具體任期的長短可以根據課程及教師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學校與教師以合同的形式建立勞動關系。這種靈活的用人機制一方面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自身價值,開發教師資源,激發人事制度改革的活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學校根據專業開設情況靈活有效地組建師資隊伍,不必因人設專業,因人排課程。
專職教師人力資源成本較高,培養周期較長,而且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企業辦職業教育的專職教師普遍處于嚴重缺乏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學校依托企業,聘請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技師和企業管理者擔任學校兼職教師。他們在行業經驗、技術技能、教育方法等方面給專職教師起了引導和促進作用。有序和有效聘用兼職教師不僅能夠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提高辦學效益,而且有助于打破人事制度的封閉性,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兼職教師是企業辦學校的優勢所在,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水平較高的兼職教師隊伍能給學校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
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教書育人的工作從本質上講并不能完全靠規章制度的制約,也很難甄別教師教學過程中是用心投入還是敷衍應付。因此企業辦職校教師的管理在注重效率與效益的同時,必須注意體現人性化的管理。學校建立起一種尊重人才的氛圍,做到“以人為本”,將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及時傳達給全體教師,創造溫馨的工作環境,使全校成為一個整體,增強教師的集體榮譽感和對學校的歸屬感,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在安排教師的工作時,做到崗位與教師的業務能力相適應,盡量發揮教師的長處和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教師的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同時還注意教師專業方向的相對穩定,讓教師通過長期的積累,在本學科領域里有所建樹,有所創造。
三、公開透明的薪酬制度
薪酬不僅僅是職員的勞動報酬,而且是引導人才流動的推進器,更是衡量人才價值的一把標尺。好的薪酬制度能引導職員的發展方向,能激發職員的工作熱情,能讓職員產生對單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作為企業辦職校,更應該注意薪酬制度的科學合理和公開透明,增強員工對自身崗位的價值認識,讓教職工感受到學校內部的公平。我校教師的薪酬制度依據工作崗位、個人能力、工作業績三個基礎確定,將教師的工作收入與個人的學歷、職稱、技能等級等方面掛鉤,同時與工作崗位的難易程度、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相結合,充分體現了能者多酬,多勞多得的原則。同時運用獎金的調節作用,起到褒揚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引導教師明確個人發展方向,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另外,為教師繳納養老、醫療等定額保險金,享受逐年增加的校齡津貼等,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
在職業教育面臨諸多困難,企業辦職校師資普遍短缺的大環境下,我校通過采取以上一些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方法,學校師資建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教師隊伍相對穩定,基本上做到了每個教研室有1~2名帶頭人,3名以上骨干教師,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學成績逐年彰顯。但和政府辦學校相比,教師的薪資福利、個人發展、社會地位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們期待政府出臺更多積極的支持政策,真正做到企業辦學校的教師同政府辦學校的教師具有同等的地位,享有同樣的權益。
參考文獻:
[1]李衛東.關于企業辦學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7(7).
[2]趙福水.企業辦學模式職業教育的特征與優點[J].企業家天地,2008(12).
[3]李志清.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及其性質[J].現代企業教育,2001(7).
(作者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