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翠紅
摘 要:初中教育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力、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人文情感等非智力性因素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強化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設工作是踐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基礎的必然要求。通過分析,從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賦權和評價模型方法三個方面構建了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提出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應重點關注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評價結果的有效利用和評價工作的動態優化等工作。
關鍵詞:創新型教學 評價體系 構建 對策
一、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初中教育是我國中等教育體系的第一個階段,也是進行高等教育的基礎準備階段,初中教育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力、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人文情感等非智力性因素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初中班主任教師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任課教師不同,班主任教師在開展學生課程教育的同時承擔了大量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既是學生課程的教授者,也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學生人文情感的培養者,在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培養和形成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
加強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工作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開展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是破解應試教育帶來的諸多弊端,積極踐行以實現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能力、身心健康等為目標的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其次,開展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是通過發揮評價體系和評價工作的創新導向性,形成初中班主任教師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內在激勵機制的必要要求;最后,開展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建設是根據知識經濟發展模式對教育工作培養人才的新需求,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
二、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根據我國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的目標,其評價體系的構建應該從以下環節開展:
1.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開展評價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該堅持客觀性、全面性的原則,并能夠根據評價工作的開展情況和目標設置的變化進行一定的有效動態調整。從具體評價指標的角度,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目標應從教師的專業素質(包括學歷、教學年限等)、創新意識(包括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班級管理活動的創新性、教學方法的創新性等)、創新績效(包括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學生獲獎情況、教師獲獎情況等)等方面構建評價的具體指標體系。
2.評價指標賦權
評價指標賦權是有效計算評價對象綜合評價值的基礎,指標賦權的有效性直接決定了評價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評價指標賦權工作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方面,應堅持群體決策原則。積極吸納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等初中教育的利益相關群體參與到指標賦權工作中,通過群體決策的方法有效集結各利益相關群體對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的訴求,公正、客觀地進行評價指標賦權;另一方面,應積極利用科學的指標賦權方法進行賦權工作,例如可以利用層次分析法等科學有效、操作簡便的方法開展指標賦權工作。
3.評價模型方法
評價模型方法的作用在于有效計算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從而形成對評價對象實際情況的客觀評估。從方法論的角度,綜合評價模型先后形成了系統工程類評價方法、數理統計類評價方法、人工智能類評價方法等不同類型的評價模型方法。考慮到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的需要,實際工作中,可以采用線性或非線性綜合加權等相對操作簡便的綜合評價模型方法。
三、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的實施
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應重點關注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評價結果的有效利用和評價工作的動態優化等工作:
1.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
各校應積極加強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的組織管理工作,應加強評價工作的組織體系建設,如設立班主任教師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等形式,以加強評價工作的組織保障;應加強評價工作的規章制度體系建設,從而在制度層面保證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
2.評價結果的有效利用
開展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的價值更在于發揮評價工作的導向性作用和評價結果的有效利用。一方面,應建立評價結果的公開發布機制,從而達到激勵先進和鞭策落后的導向性作用;另一方面,應建立基于評價結果的激勵機制,將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結果與教師職級晉升、績效掛鉤,從而形成教師自主提高創新型教學能力的內在動力。
3.評價工作的動態優化
開展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評價目標的改變和評價工作的具體需要不斷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一方面,應根據評價目標的改變及時優化評價指標體系,應動態刪除與評價目標本身關聯程度不高的評價指標,及時根據評價目標的新需要增加新的評價指標;另一方面,應根據評價工作的需要優化評價模型,從而保證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結語
強化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設工作是踐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基礎的必然要求。積極開展初中班主任教師創新型教學評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實踐中,應積極推進評價工作的多方參與,從而保證評價工作本身的客觀性;應積極根據評價目標的改變和評價工作的需要對評價工作的組織管理、評價方法堅持動態優化,從而保證評價工作本身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俞尤棠.完備體系·創新模式·力求高效——浙江省富陽市教師進修學校班主任培訓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10).
[2]孔兆茹.淺議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12).
[3]司學輝,徐柏春.方案執行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班主任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
[4]何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9).
[5]駱婧.貴州省初中班主任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調查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7).
[6]王東.創新班主任工作策略 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