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燕

摘 ?要:本文探討了在當前高校轉型的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高校轉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改革
一、社會背景
教育部將出臺《關于引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通過改革招生計劃、經費投入等方式,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在辦學思路、模式、方法上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形成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此外,教育部將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的工作。據相關統計,中國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這就意味著有50%的學校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企業的需要和崗位來對接。目前,各高校已成立了聯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報名參加教育部的轉型改革。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認為,高校轉型發展是一場影響深遠的結構調整,將引導現有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方向發展。
依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置和“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先”的原則,高等職業教育中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改革應充分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二、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加強基礎知識課程
英語基礎知識,指的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要用到的知識,主要包括語音知識、詞匯知識、句子結構等。具體來說,語音知識又包括最基本的語音音素的讀法、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而詞匯知識則包括詞性、構詞法,句子結構包括簡單句、復合句等。此外,要教給學生掌握拼讀規則,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中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從而使學生在沒有音標的情況下也能大致猜出英語單詞的讀音。這樣,學生不但具備了拼讀新單詞的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根據語音規則記憶單詞。這既是學法指導,也是英語基礎教學的必然要求。 由于民辦高校學生入學要求較低,基礎知識自然不夠牢固,在課程安排上,學校需加強英語基礎知識課程的設置。在這個階段,教師必須樹立系統觀念,從一開始有計劃、有系統地逐步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其后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擴大語言技能課程
“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這四種技能的培養。聽和說是語言教學的第一位,而讀和寫的能力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學中采用先聽后說,聽說配合,師生互動,視聽配合,情景聽說或聽說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聽說能力。而讀寫技能的教學則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課堂上,強調閱讀理解能力,課外注重閱讀訓練量的積累。此外,幫助學生掌握泛讀、細讀、略讀、查讀等閱讀方式。在寫的訓練中,教師抓好書面表達的訓練。先模仿,后創作。在課堂上可采用“摘要寫作”的方式,讓學生先熟讀課文,再將教師課堂上設置的問題作引導,采用適當的連詞,從而完成課文主要大意的寫作。
3、增加行業英語課程(ESP)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現在有個比較普遍的譯法---“專門用途英語”,旨在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以實用性為最大特點。ESP課程是大學英語基礎階段的加強與提高,它是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此外,由于ESP教學的特殊性,民辦高校也需對加強現有大學英語教師的培養和完善。
4、延續選修課程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這迫切需要一批既懂專業又有較高英語水平的人才,只有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同時也保證教學的延續性,學生可在基礎英語階段學習后繼續接受教育,即專業英語的學習,如在三、四年級階段選修專業英語課程,如法律英語、文秘英語、經貿英語、旅游英語、計算機英語、護理英語、土木英語和機械英語等。
5、開設文化類課程
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及綜合文化素養。在基礎階段教學的基礎上,學校可以建構英語語言文化系列公選課程體系,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訓練和提高,幫助和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學習了解世界先進文化,優化知識結構,培養提升綜合文化素養和國際視野。公選課可以分為三類,如語言技能類,包括高級英語寫作、英語新聞視聽、英語演講、英語報刊閱讀等;語言應用類,包括科技英語、商務英語、求職面試英語等;語言文化類,可包括中西文化對比、英語國家概況、英文影視欣賞、歐美音樂欣賞、英美文學欣賞等。
三、結論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規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在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的當前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應加強口語,突出實用性,朝著服務于各專業,為培養國際化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蔡基剛. 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
[2]常俊躍. 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教學問題的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
[3]黃克孝. 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大學,2001.
[4]束定芳. 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