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宜
自信是一種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可以促進學生勇敢地去創造。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用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去測量、評價所有的學生,其結果是讓大部分學生變得信心不足,不能很好地社會化。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屢屢失敗、失去自信、盲目輕信他人的人,會有什么發明和創造。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如果兒童的心靈被遏止和輕視,如果孩子的精神過分沮喪,過分地加以限制,孩子們就會喪失他們的活力和勤奮?!币虼?,班主任在教學和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努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都是可以成功而且會成功的。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做了以下的幾點嘗試,頗見成效:
一、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保護他們的自信心
過去教師往往注重發現學生的缺點,然后去糾正他們,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把注意力放在學生的“閃光點”上,要讓最差的學生也能感覺到他永遠是有希望的,他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和其它學生一樣重要。比如,有些后進生成績不好,但喜歡幫助別人,就抓住他的這個優點,對他進行表揚,“其實你非常能干,有很多優點,希望你能繼續努力,發揮自己更多的優點”。并可號召全班學生向他學習,使這位學生能增強自信,在激勵中不斷進步。當然教師對學生要具有真誠的愛,只有如此,才會千方百計地去研究尋求并抓住學生身上瞬息即逝的“閃光點”。
我班的學生楊昆,平時學習不努力,并且在課上有違紀現象。在一次勞動中,我發現他肯干,在勞動總結中,我表揚了他,并且單獨找了他,鼓勵他以后在其他方面也要積極表現,爭取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從此,我發現他經常早來幫同學們掃清潔區,課上也不再違紀了。在期末評選中,被同學們一致選為優秀團員。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每當我發現或了解到一些好的情況時,我都會及時在班會上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全班同學向他們看齊,學習他們好的品質。這種做法在推進后進生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鞭策其他同學上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最本質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學生一旦發現了自身的長處并發揮出來得到認可,受到激勵和表揚時,就會感到樂趣,進而樹立和增強自信心。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有一個重要體會:成功是成功之母。教師要經常地使用“不錯”、“很好”、“你能行”、“試試看”等到激勵性評語,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肯定、鼓勵和賞識,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激發他追求下一個成功。這種激勵和賞識,可以強化學生的上進心,增強自信心,對學生的一生發展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要盡量地減少批評,尤其是不要用尖酸刻薄的言語來批評學生,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更不要用否定的言語來評價學生。要知道,不自信的人,就是因為在每天的生活中得到太多的否定和責備。所以,給自卑的人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以肯定和激勵,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
我班有位叫李思華的同學,她是插班來的學生,基礎知識較差,生活紀律散漫,學習上不知道用功。到我班以后更是自暴自棄,整天無所事事,沒有追求。我通過了解情況,學生們都認為她并不笨,只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后來我找到她,跟她進行了友好的談話,對她鼓勵了一番,使她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解開了學習上的疙瘩,拉近了她與全班同學的距離,使這條幾近干涸的小溪匯入了大海,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集體,找到了自己的歸依,她刻苦了,用功了。期末考試竟在班內排16名。奇跡真的出現了,我們全班為她歡呼,為她雀躍。通過這個同學的迅速轉變,我真正明白了教育家第斯多惠那句話:“教育的奧秘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敝灰约旱慕逃軗軇訉W生的心弦,差生也能奏出優美的樂章。
三、給學生一個相對寬松的支持性成長環境,鍛造他們的自信心
面對一個個生龍活虎而又充滿了好奇心的學生,教師要有人情味,要尊重、理解、信任學生,要寬容地對待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表現出的不成熟,包容學生的不同個性,不要對學生求全責備,學生的成長是最高目的。在課堂上,教師要保持一種隨和、寬容、接納的態度,支持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即使學生中出現了一些較為偏激或是明顯錯誤的看法,教師也不要急于評價,更不要簡單否定,要重點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保護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安全感,從而大膽創造。
總之,自信是一種力量,是驅動學生擁有創新精神、走向成功的力量。經常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和增強其自信心,能使學生做出對自己更好的評價,會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從成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