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初中生物作為一門副科存在, 在學生沒有升學壓力的前提下, 要想切實得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就得必須積極的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筆者對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性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生;學習;生物;興趣性;措施
生物學主要是對我們生活中賴以生存的生物世界進行剖析探究,并通過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對其中的種種生物現象給予科學合理的解釋,由此可見,生物學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非常密切,學習生物學對于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性的意義
在初中的教學學習生涯,高壓力的應試教育模式使得學生更加重視數理化以及語文英語等在中考考試中所占比 例較重的學科的學習, 從而忽略了生物的學習。最終導致了生物課堂上許多學生要求自己偷偷復習其他學科,甚至有學生向老師提出將生物課改成公共自習課的建議,在這種學習生物毫無用處, 浪費時間的錯誤觀念影響下,使得一屆又一屆的初中生在生物課堂上交頭接耳云游天外,對于生物學習得過且過。這樣一來,學生缺乏學習生物的興趣,注意力很難被老師吸引到生物的學習上來,因而便大大降低了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至于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更是無從談起。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質量必須從學生對生物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加以著手進行改進。只有將學生對于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充分的調動起來,才能變“要我學習”的被動模式為“我要學習”的主動模式以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生物的目標。本文筆者便針對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加以著手,通過總結自身多年來的從業經驗對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夠讓中學生逐漸認識了解生物學,加強其對人類的生存進化以及自然的種種規律加以認識。
二、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性的有效措施
1.生物學歷史趣聞吸引學生注意力
初中生整日埋頭奮斗在各種必考學科枯燥的學習中,其乏味的學習生活較容易被一些新鮮的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因而我們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可以抓住初中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對癥下藥。歷史上一些有名的生物學家在生物探究試驗中發生了不少故事趣聞,老師若是能夠將這些小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學生們進行講述,便很容易吸引學生的關注,進而激發其學習生物的興趣。舉例來說,在向初一的學生講授植物光合作用的內容那一節課程,筆者并沒有開篇便向學生介紹光合作用的原理、意義等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而是通過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生物學家對光合作用的研究開始講起,在 1771 年的時候,英國的科學家普里斯特偶然發現了植物具有更新空氣的作用,這便是生物學家們對光合作用最初的發現;之后一直到 1864 年,德國一名叫做薩克斯的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產生一定量的淀粉;又過了將近一百年的時光,美國的魯賓和卡門聯合證明了光合作用中產生的氧氣主要由其水分提供,隨后同樣是美國的科學家卡爾文將植物界這一神奇的光合作用通過對放射性的同位素進行標記的方法全程反映出來。在講述這些故事時老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語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生物學科有所了解,實現在讓學生聽故事的樂趣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2.以豐富的實驗操作激發學生實驗的興趣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生動形象的生物實驗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豐富形象的實驗操作,一改往日傳統的枯燥理論知識講述的教學模式,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關注點,在完成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任務的同時,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又培養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舉例來說:生物教材實驗聽取學生的意見,由學生們集體商議決定進行哪一個實驗,從而選取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制作小生態瓶的實驗進行集體操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獲得了對生物學現象的觀察探究,更加在生物課堂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話語權決定權,以滿足其參與教學的意愿,從而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生物實驗中。
3.以現代化到的多媒體教學豐富生物課堂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現如今的課堂教學已經一改往日傳統的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座三尺講臺和一塊黑板的枯燥教學模式而升級為先進多媒體設備的現代化教學課堂。因而任課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工具,將抽象枯燥的生物學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聲音畫面以及視頻等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在觀賞影片般的樂趣中形象化生物學知識。
4.以大膽的質疑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無論是初中生還是成年人,對于真理性的權威在剛剛開始接觸時均會產生一定的膜拜和質疑摻雜而生的情節,在這一情況下,倘若老師在教學講授過程中不時地引導學生對既往的權威理論提出質疑,學生便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到這一疑惑中試圖證明,試圖解決。此外,為了避免在生物課堂上的枯燥教學,老師還可以通過假設一個情境并提出一定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開始自覺的進行思考推理,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學生最終推斷所得到的結論正確與否由于其經過了自己大腦的認真思考,從而引發了其對于該問題的興趣,這一思考的過程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此以往,在生物教學中學生對于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便樂于思考,踴躍發言,逐漸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局面,使得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得以大大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通過綜合利用周邊的教學工具并結合老師風趣的課堂知識傳授等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體會到生物學的趣味所在,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是我們提高生物教學效率最為有效可取的方法,值得在實際教學中加以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金彩 . 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 [J]. 教育教學論壇,2011,3(01):138.
[2] 唐生發 . 淺談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J]. 學生之友 ( 初中版 )( 下 ),2010,30(03) :32.
[3] 張敬 .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J]. 時代教育 ( 教育教學版),2008,5(03)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