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事或某物索然無味,就很難深刻,甚至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體育教學也是一樣,學生聽得有興趣、練得感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是我們體育教師共同努力和探討的一個方向。那么體育教師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體會和看法。
一、教師要深刻研究教材,創新講解和練習的形式
“以綱為綱,以本為本”這是正確的,但是“照本宣科”就欠妥當了。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和課本是體育教學的基礎和依據,任何教學形式都要圍繞著這個目標展開。如果背離了這個目標,那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體育教學要在總目標的指導下進行,并且要突出快樂主題和健康主題。
快樂是必須的,身心健康也是必須的。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創新講和練的形式,把“課本”和“興趣”有機結合起來,解決“學生喜歡體育,但不愛上體育課”的矛盾。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帶來了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變化,給教師的創新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因此,體育教師要積極地進行探索和創新。比如在力量素質“俯臥撐”練習時,講解“雙手扶地”可以說扶的是“華北平原、太行山脈”,扶的是“崛起的中華大地”等,這樣就淡化了“臟和累”,創設了積極向上的鍛煉意境;再如 “蹲踞式起跑” 練習時,可以設問“預備動作”為什么要求肩超起跑線,這樣會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
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排要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增強趣味性。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又適合自己的年齡特征和知識層次,他就會主動地去嘗試,自覺接受來自教師各個方面的信息,積極思維,較快掌握運動技能,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反之,學生就會無動于衷,心不在焉,以至于發生紀律散漫等現象,產生低下的教學效果。因此體育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根據學校場地、器材、季節等情況合理搭配教材,創造有趣味的教學形式,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教學能力,培養良好的課堂氣氛
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優美正確的示范,清晰洪亮的口令,富有創意的教法,能夠制造出引人入勝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 這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體現。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還要處理好課堂突發事件。恰如其分的處理必然對課堂體育教學形成積極的影響;相反則會打斷教學,浪費時間,產生不利的教學氣氛。所以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一方面向同行教師學習,多聽課,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另一方面要研究教材、了解學生,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三、關心愛護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關心愛護學生,能夠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對學生誨人不倦,把整個心靈都獻給了學生,就會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學習熱情。只有關心愛護學生,學生才會把教師當成親人和朋友,才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仰慕心理,從而把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上。如果教師缺乏這種關心和愛護,學生就會覺得無所謂,你上你的,我學我的,造成師生關系的冷漠無情,教和學索然無味,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體育教學活動復雜多變,學生活潑好動,難于組織。有些學生還違反紀律,甚至達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豁然大度,不能簡單粗暴,橫加指責。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應該冷靜,采取因勢利導等方法幫助學生改正,既不能因小失大,又能順利開展教學,這樣才能顯示出教師的素質和水平。讓學生產生一種既崇敬又平易近人的感覺,引導學生從內心深處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為。教師這種寬容的愛,能夠增強學生的親近感,能夠創設出良好的體育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興趣。對學生關心愛護非常可貴,“大愛”更是難得,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應該具備這種素養。
四、教師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和動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鼓勵與表揚”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體育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教師的口頭表揚或鼓勵的掌聲與手勢,會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滿足,愉悅的情感由然而生。這種情感將化作巨大的動力,促進學生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更濃厚的興趣和更高的積極性,推動學生努力練習,期望再次獲得成功。所以教師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和動作,提高學習興趣,實現優化教學。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提高體育興趣教學的方法還很多,例如新穎的自制器材和新鮮的鍛煉環境都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間的經驗交流也可以積累興趣教學的方式方法等。我只是根據實踐經驗和感悟談了一些關于體育課興趣教學的體會,希望對課堂體育教學有所幫助,歡迎教育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