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務業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也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當前河南省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重點。為此,文章運用偏離份額分析法對2005-2011年河南省服務業的就業、投資、經濟增長等主要指標進行了重點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點,以期為下一步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服務業;就業結構;投資效率;偏離份額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后續動力。河南是一個經濟大省,雖然近年來,服務業取得了較為長足的發展,但與發達省份相比還比較落后。2013年河南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總體目標是建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大省、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和現代農業大省。為實現服務業高成長大省,必須對現有服務業進行新一輪的改造,圍繞其工作重點制定相關政策措施。
一、 河南省服務業就業結構
與其他行業相比,服務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具有容量大、彈性大、波動小等獨特優勢,因此,大力發展服務業已經被各級政府作為經濟轉型期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舉措。為考察河南省服務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協調程度,本文計算了2005年~2011年河南省服務業的結構偏離度及歷年的勞動生產率(表1),從而為深入了解河南省服務業的就業增長與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動情況提供了參考。結構偏離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結構偏離度=某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某產業GDP占總GDP的比重
由上表看出,河南省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呈逐年提升趨勢,但總體數值表現并不高,2011年河南省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僅為4.77億元/萬人,低于全國平均勞動生產率7.5億元/萬人。2005年~2011年,結構偏離度一直為負值,反映出服務業未達到充分就業,需要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才能使產業的發展與就業保持均衡。值得慶幸的是,產業結構偏離度在考察期間整體上處于不斷上升趨勢,說明河南省服務業就業結構有了較大改善,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正趨向均衡發展。
此外,本文還測算了服務業內部各部門的就業結構偏離度,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看出,河南省服務業內部各部門的產業與就業結構情況不盡相同。首先,批發零售業以及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這兩個部門的就業規模相對其產值而言有些偏多,這與其勞動密集型的行業特點緊密相關,尤其是批發零售業存在大量的隱性失業,因此,建議勞動力從該產業轉移至其他產業。其次,與前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房地產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這三個部門屬于技術與知識密集型行業,因此,它們面臨的困境是如何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尤其是掌握先進技術知識或高級經營管理的高層次人才。最后,其他行業的就業吸納能力與產業發展基本保持一致,就業結構相對合理。
二、 河南省服務業投資效率分析
縱觀近些年河南省服務業的投資規模,總體是逐年增長的,但投資效率如何不僅事關服務業的投資收益,而且也關系到河南省的總體經濟發展,為此,本文用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其產值增速之比,即投資彈性系數來衡量服務業的投資效率,從而反映服務業投資對河南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顯然,該系數越大,說明服務業的貢獻度就越大。
由3表可知,2005年~2011年間,河南省服務業的投資規模總體上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投資增長率及其在總投資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較低,且呈波浪式下滑態勢,2011年這一比重僅為44.58%,比同期全國服務業投資占全社會總投資的比重54.66%低了10個百分點,投資增長率更是跌至歷史低谷,僅為5.36%,反映出目前河南省服務業投資規模較小且增速不高。從投資效率來看,河南省服務業的投資彈性系數在2005年~2010年間都小于1,尤其是2009年,投資彈性系數尚不足0.5,這暴漏出這幾年服務業投資效益非常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該系數突增至3.91,說明投資效益大幅提升。綜合投資比重、投資增速及投資效率分析得出,在考察期內,河南省服務業投資比重及投資增速整體上呈現下降態勢,投資效率的波動性較大,且近期呈快速遞長趨勢,反映出服務業內部的投資結構不合理。
三、 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河南省服務業發展評價
偏離份額分析法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繼提出,后經眾多學者補充完善,現已被廣泛應用于產業結構分析與評價中。該方法將一個地區一定時期的經濟增長量(C)分解為份額分量(N)和偏離分量(PD),其中偏離分量又進一步分為因地區產業結構優勢而形成的結構偏離分量(P)和因地區產業競爭力而產生的競爭力偏離分量(D)。本文以全國服務業為參照系,對河南省服務業內部各部門的發展進行了評價研究,計算結果如圖1所示。
其中,份額分量N表示河南省服務業第i行業按照全國i行業增長速度的增長量,可稱為全國增長效應,用來衡量由于宏觀環境的影響產生的共性增長;結構偏離分量P表示河南省服務業第i行業按照全國服務業第i行業的增長與按照全國服務業增長兩者的差額,可稱為結構效應,若值為正,說明河南省服務業第i行業為成長型行業并具有結構優勢,反之則說明該行業為停滯或衰退型行業;競爭力偏離分量D表示河南省服務業第i行業的實際增長與按照全國第i行業增長率增長的差額,體現了河南省服務業第i行業相對于全國服務業第i行業的領先優勢或者落后差距,可稱為競爭力效應,其正負表示河南省服務業第i行業領先或落后于全國平均競爭力水平。
從圖1看出,份額分量全部為正,反映出當前河南省服務業發展正值良好的外部環境,但除住宿餐飲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服務業之外,其結構偏離分量都處于負值。在結構分量內部,只有交通運輸和批發零售業的競爭力效應為正,其余各部門的競爭力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住宿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服務業的結構分量為正,其余各部門的產業結構效應顯示均為不合理。綜合分析認為,與全國同類行業相比,河南省服務業總體發展較為落后,不僅整體競爭力水平較低且內部行業結構也急需完善。
四、 當前河南省服務業發展現狀及今后的工作重點
1. 河南省服務業發展整體落后于全國水平,結構優勢和競爭優勢都比較缺乏。總的來說,河南省服務業占河南省GDP比重較低,且發展水平落后全國平均水平,份額分量對河南服務業的發展有很大作用,內部結構優勢也由于結構不穩定而效果不明顯、缺乏競爭力。2005年~2011年,河南省服務業產值的實際增長額(4 810.45億元)小于假定的地區份額增長量(4 910.87億元),河南省服務業的GDP增速(25.2%)低于全國服務業的平均增速(25.7%),說明河南省服務業發展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總體偏離情況來看,份額分量大于結構偏離分量,且前者為正后者為負,進一步地,產業結構偏離分量大于競爭力偏離分量。從偏離分量比重來看,經濟總增量與份額分量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可見全國經濟發展是推動河南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結構偏離分量占總增長量的13.53%,反映出產業結構效應對服務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有限,內部結構效益不夠理想。因此,河南省應加大服務業投資力度,優化內部產業結構,發展壯大優勢類服務項目,提升服務業的競爭力水平。
2. 河南省服務業內部結構層次偏低,現代服務業所占比重較低。截止到2011年,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在整個服務業中占的比重相對較大,其中作為傳統服務業代表的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這三個行業2011年占服務業的41.9%,而現代服務業10個行業才占58.1%,并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3.4%,且傳統服務業的部門優勢遠高于現代服務業的部門優勢,說明河南省服務業規模低于很多發達地區且發展不平衡。具體而言,除了教育業之外,其他行業的GDP貢獻率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金融業、房地產業占23.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探業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占河南服務業增加值的2.08%和4.08%,上述行業均是科技含量高、人力資本高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它們的發展優勢都為負值,說明河南省服務業內部結構層次偏低、現代服務業規模相對較小。因此,這些行業應作為河南省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重點。
3. 缺乏規模性的優勢產業,現代服務項目的競爭優勢普遍較低。結構偏離分量與競爭力偏離分量都為正的行業只有住宿餐飲業,即只有一個優勢產業,而這一省內最有優勢的住宿餐飲業僅占服務業GDP的10%,可見該行業也未能發揮足夠的龍頭帶動作用。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則沒有一個是結構優勢和競爭力優勢雙雙呈逐年上升趨勢的行業,反映出河南省服務業發展面臨潛力不足的嚴重問題。因此,河南省一方面要把發展服務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就業和擴大內需相結合,做大做強傳統服務項目;另一方面,把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與區域協調建設、產業集群發展、特色商務中心開發相結合,加快提升現代服務業的競爭優勢。具體來說,優先壯大以住宿餐飲業為主的優勢產業;在鞏固以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及批發零售業為主的傳統服務業地位的同時,利用先進技術促進產業升級;大力推進以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帶動和促進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優化及競爭力提升;大力發展業態先進、支撐未來的高成長性服務業,培育發展引領消費的新興服務業;擴大規模、創新載體、提升層次,構建充分融入產業經濟各領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具有多元化活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 鄧于君.發達國家后工業化時期服務業內部結構的演變、機理及啟示.學術研究,2009,(9):62-71.
2. 李創.河南省主要城市服務業競爭力對比研究.商業研究,2009,(3):120-122.
3. 張二君.SFDI對河南省傳統服務業技術進步的影響研究.預測,2011,(5):70-75.
4. 崔俊敏.現代服務業對河南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作用及對策.商業時代,2010,(10):134-136.
5. 李麗萍,左相國.動態偏離-份額分析空間模型及湖北產業競爭力分析.經濟問題,2010,(9):117-122.
6. 李巖.廣東省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實證分析——基于動態偏離份額法.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3):106-109.
基金項目: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項目號:2014148)。
作者簡介:李創,河南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
收稿日期: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