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葳 高清蒞 李超
摘 要: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平臺,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管理者更應該注重把握新形勢下青年學生的思想特點,使教育更有針對性,提升教育效果。筆者從工作實際出發,闡述了互聯網時代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舉措。
關鍵詞: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認同感
青年學生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思想活躍,表現欲強,他們對大是大非有比較理智的認識,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公平和腐敗現象深惡痛覺。但是他們也難免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虛無主義也不同程度地在他們身上存在。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者,只有熟悉青年學生這些特質,才能在工作中,把握新形勢、新特點、針對青年學生思想上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勇于創新,謀求工作新發展,力爭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作為學生管理者的我們,針對新形勢,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特點、網絡應用規律、緊密結合學生會、團委、新聞中心等學生組織,充分利用教育基礎中心的專業資源,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發揮新作用。
1 更新網絡使用的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觀念決定事業發展的空間。只有徹底更新觀念才能使改革和創新的作用充分發揮。要切實將學生對網絡的應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建設數字化校園,提高學生信息化素養之際,網上生活、網上工作、網上學習,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走勢,并且必將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必須從制度和設備上全方位保證甚至促進學生對網絡的應用,才能符合新的形勢;要切實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輔導員等一線教職員工退居引導、監督層面,真正實現按需建設;要切實正確對待出現的問題。前面提到,網絡交流的基本特點是虛擬性、多邊平等性和交互性,這些與生俱來的性質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思想的沖擊,暴露出思想存在的問題。我認為,不應再將這些問題當做洪水猛獸,而是將網絡作為學生的排解情緒的平臺、輔導員等教職員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重要渠道、加強思想引導的主要戰場,通過合理引導,使正確的思想切實進入學生的頭腦。
2 加強內容的設計,增強學生的認同感
要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做好網絡的設計。首先要做到傳統與現實相結合,在塑造主流文化上下功夫。始終緊貼當代青年大學生政治教育和文化宣傳工作的總基調,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將網絡文化建設的方向與個人價值取向緊密結合,保持政治教育的服務和保證作用。其次要做到普遍建設與班級實際相結合,在提高學生認可度上做文章。認真設計諸如理論宣講、動態更新等項目類別,切實做到言之有物。同時,結合本班實際,大力宣傳建設思路;開設大事記和榮譽室專欄;結合實際情況,開設班級群、班級主頁,使班級網站充滿學生身邊的元素,通過提升學生的親切感、歸屬感,加大學生的認可度。最后要做到宣傳教育與實時交流相結合,在學生歸屬感上求突破。利用網絡虛擬環境平等交互的特點,彌補傳統思想教育中地位、身份落差造成的管理人員聽不到真話,學生被動接受的缺陷。廣泛發動學生,根據需求設計特色欄目,通過架設“建言獻策”信箱,切實反映待解決問題,拓寬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渠道;通過開設管理論壇,加強網站的交互性,切實在網上建立起學生交流的平臺、傾訴的場所和情感的家園。
3 加強制度建設,減少學生上網荒廢時間的現象
根據學分修習制度和學生管理現狀,以培養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互聯網應用能力和增強互聯網生活自律為目標,通過完善的獎勵機制,比如,加強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定期組織互聯網應用比賽,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互聯網,使用互聯網。
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開展網上教育、多媒體教學等,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加豐富。首先,要加大網絡建設的投入,提供針對性強且有較強吸引力、感染力和時代感的多媒體教育課件和數據庫,以豐富的內容吸引青年學生,真正占領這塊現代教育基地;其次,在內容的設置上,安排熱點討論、學者答疑、師生對話等欄目,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然后,要設置網上論壇、網上心理咨詢站、反饋信箱等,充分利用網絡的交互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最后,要加強對網絡的規范化管理,要設置道德教育,幫助青年學生樹立對網絡的正確的態度和觀念,增強遵守網絡道德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青年學生是思維最為活躍,接受新事物最為迅速的群體,呈現出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用時代的眼光來把握其思想脈搏,在增強時代感上下功夫,在增強針對性上下功夫,在增強有效性上下功夫。真正把握住這一群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特點和規律,才能在教育中有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