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校園是一個人群密集的場所,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會嚴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校園安全管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學生的安全,確保其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校園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
1.交通安全事故
隨著私家車的增多,校內交通處在一個堪憂的狀態,人與車或車與車之間各種級別的摩擦常有發生。一到上下課或上下班的高峰期,人車來往如梭,學生低頭走路嬉戲打鬧不看車,司機談天說笑不看人,因此難免發生些意外。
2.火災事故
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火災是威脅學生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1000余所全日制高校中,從未發生過火災的寥寥無幾。有的學校整座教學樓、試驗樓、大會堂被燒毀,嚴重影響了教學科研活動的正常進行,甚至傷害學生的生命。
3.盜竊案件
隨著高校校園的開放,犯罪分子把作案目標投向高校,不斷進入高校作案。高校在安全防范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部分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較差,離開辦公室和宿舍不隨手鎖門,將貴重物品隨意放置在公共場所,被別有用心之人順手牽羊等等,這些都給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機,有些無法提供破案信息,致使案件偵破困難,犯罪分子長期逍遙法外。
4.刑事案件
校園刑事案件中,有的是由于社會或校園治安狀況不好,被不法分子無端傷害;有的是由于學生本人缺乏警覺和自我保護意識,致使受到了本可以避免的侵害;也有個別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觀念淪喪,為瑣事大動干戈,為私利膽大妄為,由此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發生在大學校園的刑事案例諸如:打架、殺人、詐騙、強奸、搶劫等等。
5.意外傷害事故
有的學生在校外游泳不幸溺水,有的學生在登山中不幸遇難,有的學生在校園體育活動中由于意外原因失去了年輕的生命,有的高校食堂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等。由于行為不當,缺乏安全常識,或者管理不善,未能采取應有的安全措施,造成了高校師生員工人身受到傷害的慘劇。處理這些事故有時使學校的全局工作受到牽制,對學校穩定造成影響。
6.其它類型安全事故
二、校園安全隱患的對應策略
1.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提高師生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一項系統工程。校園安全文化作為安全文化延伸和擴展,也具有很強的系統特征。校園安全文化強調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整體性,追求系統的協調和發展。同時,校園安全文化運用文化手段將安全的最終目標化為校園的價值系統,并通過價值系統的運行實現目標。
2.“三防”一體工程預防事故 為了預防校園各種事故的發生,應在人力防范為基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防范目標實行安全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安全隱患,不斷提高社會自我防衛能力和保衛部門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反應能力。
①建立完善的監控和指揮系統。監控系統是現代化聲像技術應用于治安防范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對所監控范圍的恒定監視功能,發生案件時能及時報警,并能起到治安警戒作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能記錄案發原始畫面,為查處案件提供依據。監控系統的選擇,應由舊式的無像報警系統向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轉變,設置于高校校門、校園重點部位、重大集會現場、案件多發部位,其主控室設在高校保衛部門,實施晝夜值班監控。
②建立一支以校園“110”為主要形式的接報警系統和迅速反應力量。校園“110”接報警系統的基本運作模式是由高校保衛部門牽頭設立校園報警求助指揮中心,學校各職能部門實行聯動,指揮中心認真履行“有警必接、有險必救、有難必幫、有求必應”的服務承諾,隨時接受全校師生員工的報警求助,并根據報警的內容迅速做出處理。校園報警求助聯動服務系統的建立是以通信和計算機為主體的多層次、多功能、反應迅速、信息共享的指揮調度體系,全天候受理緊急報警求助信息,為領導隨時掌握校園動態情況,從容處理各類復雜的突發事件,準確迅速地調度指揮奠定堅實的基礎。
3.高校開設安全公共課
應把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對于大學生安全教育,以往各高校一般都采用開專題講座,利用廣播、網絡、櫥窗、版報等形式來進行宣傳。毫無疑問,這些做法能發揮其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系統地在大學生中開設安全知識課顯得十分必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制訂相應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大綱,將安全教育納入正規的教學管理中。各高校應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列入教育計劃,安排教學課時,提供師資、教材保證。對大學生進行校內安全、校外安全、活動安全、衛生防病、飲食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以及自然災害防范等進行教育。在管理上,可以等同于入學教育、軍訓教育而給予學分。通過多方面的制度落實,措施到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4.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安全輔導
大學生的心理尚未發育成熟,思想和行為的盲動性較為突出,受外界的刺激或發生沖突時,很難控制情緒而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從而導致違法違紀和安全事故的發生。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況的測試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明顯多于社會同齡人,患有心理障礙者一直在呈上升趨勢,如不加以積極疏導,極有可能造成種種安全問題。為此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引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智能發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教育,人際關系和諧教育、環境適應教育、健康體積教育、性教育、心理衛生知識教育、挫折應對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通過積極疏導,早日化解其心理危險因素,對提高大學生正確認識與調節自我能力和提高應對各種事件的能力大有益處。
三、結語
加強校園安全管理,既是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種安全保證措施,也是為國家培養較高安全素質人才的戰略行動。因此,高校應培養學生熱愛生命、關注健康、關注安全、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價值觀,并能夠達到由關愛自己到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全人類的境界。校園的安全與穩定,和諧發展得到了保障,高校才能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