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恒偉
前幾天聽了幾節政治課,在評課時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找不出教師知識上的錯誤,甚至會覺得教師的授課有條不紊、絲絲入扣,優點也能泛泛而談一些,但是卻總覺得缺少點兒什么。缺少什么呢?仔細品味,發現缺少的是激情——教師的激情。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課堂中如若缺少了教師的激情澎湃,那就缺少了學生的勃勃生氣和學習中熱情洋溢。于是就難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部分學生懨懨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師提問,少數人應答,思維積極的往往僅有幾個,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
記得美國學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個教師》一文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想要教好的教師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偉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賦,這是無法傳播的。然而,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師。”簡言之,激情散發熱情,激情表達活力,激情體現生動,激情具有巨大的感染人的力量。那么在思想政治課上,如何使教師充滿激情呢?
首先,教師要有愛心。夏丐尊先生曾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對政治課教學的愛,都可以激發教師的激情。職業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內容。厭倦它還是喜歡它,對整個心理的發展,對個人的幸福感,成就感的獲得,都是至關重要的。你不愛這個職業,這個職業也不會愛你。你不愛教師這個職業,你也不會從教師這個職業中獲得樂趣。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些個性迥異的孩子,都是一個個前程不可限量的個體。他們當中可能會有今后的一方領導,可能會有今后的某一方面的領軍人物,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可能。只要我們精心去照料他們哺育他們,只要我們幫助他們去挖掘他們身上的潛力,他們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是會遠遠超過你的想象的。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事業。這還不值得去我們愛嗎?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我們,我們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我們,也才會讓我們在和他們交往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生活的煩惱。
愛學生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是具有巨大的潛能的,而且每個學生的潛能都是不一樣的。只有獨具慧眼,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也才能避免課堂上多數人陪少數人讀書的狀況的發生。我始終認為,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愛心。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會把他的青春、智慧,無怨無悔的獻給學生,獻給教育事業。愛是教師的激情之源。
其次,教師要有高遠的志向和廣泛的興趣愛好。熱愛生活,對教育事業懷有遠大的理想,興趣廣泛,性格樂觀、豁達,這些應是政治教師的良好素質。有了志趣帶來的激情,才可以構建課堂教學的全新框架,真正落實三維目標,從而達到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要求。
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首先必須有高的理想。作為教師來講,走上教育崗位以后,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只有設置這樣一個目標,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為鎖定在這個目標上,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有人說教育是一首詩,可以是田園詩,可以是古體詩,也可以是抒情詩,有各種各樣的情調與內涵。那么讀懂這首詩的前提是什么?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我要讀懂它。如果沒有解讀這首詩的愿望與沖動,我們永遠也讀不懂,更不會寫出精彩的詩篇。如果沒有這樣的志向和追求,課堂上又怎能有激情。
第三,教師還要有自信。只有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設計每—節課,熟悉教材,才能胸有成竹,充滿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走進課堂,在課堂上風度翩翩,聲情并茂,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帶來的激情,可以營造課堂教學的生動氛圍,開辟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新天地。
精深的專業知識必不可少,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我們要通過讀書和學習不斷完善和提高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修養、道德修養等。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也難以適應今天的教學。不要把教育家看的多么的神秘,事實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過是把前人的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很多理論上的共鳴而已。我們自己去摸索,也能找到理論上的支柱和共鳴。
第四, 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的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狀態,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作為一個政治課教師,應該非常關注社會,非常關注人類的命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只有教師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塑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師在課堂里面和學生討論環境、人口等問題,才能喚起學生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如果教師整天關心的只是名次,是分數,學生們的心胸怎么能開闊?學校的世界與外面的世界應該是息息相通的,而現在卻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學校的生活很無奈。因此,要使我們的學生具有人文關懷精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去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帶著他對未來社會的理想的追求。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未來做準備。我們的教育是為了未來的教育,是著眼學生一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才能有課堂上的激情。
另外,政治教師要勇于堅持真理挖掘真理。思想政治課是通過以理動情,以理感人,達到以理育人的目的。所謂“曉之以理”,就是要用真理教育學生、感動學生,使學生的情感發生積極向上的深刻變化。真理的光輝,具有動人的魅力。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凝聚了人類幾千年積淀下來的文化精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教師必須深刻理解真理,牢牢把握真理,真正成為真理的主人。只有自己深深地理解和把握了真理,才能被真理的魅力所感動;只有自己被真理的魅力所感動,才能以發自內心的深刻情感去闡釋真理、揭示真理;也只有把自己深刻的情感融入真理,使真理帶上濃烈的情感色彩,才能使學生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引起真摯的情感共鳴,從而感動和征服學生的心。
總之,只有充滿激情,教師才能教的激情澎湃,學生才能學得生氣勃勃,整個課堂才能熱情洋溢。一句話:有激情,一切才有可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