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超 孫連勝
摘 要:針對我國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國煤礦企業也在有針對性的對其治理,并且對于發生的事故率也開始逐漸的下降。但是現今的煤礦安全生產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就從煤礦安全現狀入手,以期找出相應的解決政策降低煤礦事故的發生率。
關鍵詞:煤礦安全現狀;對策;安全生產
1 煤礦安全生產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發展態勢良好,事故的發生率逐年的降低,但是煤礦安全的生產形勢仍然地嚴峻,文章就具體分析當前煤礦企業中煤礦安全的生產現狀。
1.1 數量多,安全水平低
在國內,小煤礦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不可抑制的程度。小煤礦由于是私人開辦,其安全保證條件差,亂挖亂采現象比較嚴重,通常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顧,并且為追求最大的利益收入而搞人海戰術,并且在局部區域內布置過多的采掘工作局面,導致礦井下工作人員多達數百人,人數眾多最終導致事故出現。
1.2 技術管理弱,員工安全意識弱
在煤礦企業中由于種種原因,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安全人員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大部分的煤礦企業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術資料和安全技術人員,此外,煤礦企業內部員工中,其員工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能力較差,并且其違規操作現象比較嚴重。
1.3 領導安全意識薄弱
對于部分煤礦企業來說,其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生產制度不完善。領導在進行管理時,過分的重視個人的想法,而忽略了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而一旦出現事故,就只能向下去追求。一部分的地方企業和企業的領導對生產工作仍然停留在一種傳統的階段,比如:會議,文件,卻不去實際性的去追究生產的實際問題。煤礦的安全生產制度沒有得到更好的完善,而只知道對曾經發生的事故進行處理。不去做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完善舉措。制度的制定者脫離實際的生產工作,讓一些制度不且實際,缺乏針對性和執行性。
2 采取相應的對策
2.1 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執行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并且在體制、規劃及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加強安全生產。因此,煤礦企業應該廣泛而深入地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活動,督促各類企業建立全員、全過程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與此同時,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中還應該進一步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對不符合安全生產的煤礦進行整頓,以期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
2.2 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的制度管理
在煤礦企業內部建立完整、有序嚴密的安全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這一規章管理體系中用稿包括各種人員的安全崗位責任制。并且對煤礦企業中的各個工種的作業流程、作業地點的作業章程以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制定系統的管理規劃。并且還應該完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和質量工作標準,使得安全生產工作經?;?、規范化及標準化。在煤礦企業內部要求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嚴格執行煤礦企業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杜絕違章違規現象發生。并且還應該加大各級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真正做到中心下移,關系前移,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2.3 在煤礦開采中,加強技術管理
對于現今的煤礦企業尤其小煤礦來說,作業人員的學歷水平較低,多是一些臨時人員,其自身并不具備開采煤礦的知識水平。因此,煤礦企業針對這一現象應該提出一些相應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煤礦企業應該著重對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加強培訓和教育,組織他們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切實的提高他們專業技術水平。并且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和核準能力來布置開采工作面,并應確保采區及工作面的通風系統穩定可靠。并且還應該保障開采區域按照作業章程進行施工。并且煤礦企業應該強化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和教育,并且在安全教育的培訓中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各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加強對職工培訓和特殊工種持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4 尤其重視對改組后小煤礦的安全管理
就當前小煤礦的現狀來說,煤礦安全事故層出不窮,不少私營業主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盲目的對煤礦進行開采,使得煤礦安全施工屢禁不止,針對該現象,當地政府應該對本地小煤礦進行改組,勒令小煤礦氣企業整頓或關閉。在進行改組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改制煤礦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并且還應該嚴格改制企業標準。限制企業準入,優先考慮大型煤礦企業集團及專業公司的參與,限制不具備安全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的民營資本的進入。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現如今,我國的煤礦行業形勢發展嚴峻,因此,應該針對當前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有效地管理。在煤礦生產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努力實現我國煤礦安全形勢的好轉,進而存進社會安定與和諧。
參考文獻
[1]熊智.小煤礦安全生產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從大同煤礦社會實踐引起的思考[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6).
[2]張家漁.甘肅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煤礦安全,2005(1).
作者簡介:楊曉超(1984-),男,陜西寶雞人,助理工程師,本科學歷,2008年畢業于華北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