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_王 楠 編輯_王 眾 攝影_ 董 德
中國學生很棒,可是還需要思想—專訪耶魯全球青年學者項目總監
記者_王 楠 編輯_王 眾 攝影_ 董 德
未來領袖也要從娃娃抓起。如果你的理想是坐在聯合國的會場上討論國際危機,那么可能在這個高中暑假,就要開始與來自各國的同齡人們一起解讀《君主論》、討論歐債危機。
一位十五六歲的高中生能否參與全球戰略的制定?能否參與全球國際危機中的談判、政治競選演講甚至制憲會議的審議?答案是可以。
“在個人論文中,我就如何介入鄰國的內戰,進行假想的分析、決策和建議;在小組匯報中,我和分別來自英國、俄羅斯和秘魯的隊友一起研究委內瑞拉的民主化進程問題。”來自大連的高中生李逸在一篇文章里描述他在耶魯的學習。他們學習的議題還包括民主的發展、全球環境狀況、歐債危機等等,他們聚在一起閱讀討論的范圍已經包括《君主論》、《戰爭論》和《孫子兵法》這樣的著作。
李逸所修的課程叫做“大戰略研究”,是耶魯全球青年學者項目的招牌主題。耶魯全球青年學者項目至今已舉辦13屆,目標是培養未來領袖。該項目每年都在全球尋找有領袖潛質的高中生,入選者可同耶魯本科生享受全部校內資源。他們自稱為YYGS(Yale Young Global Scholars)。
在中國,學生們更傾向于把它理解為常青藤暑校(summer school)的一種,相信這段經歷能為大學申請增添砝碼。在名校申請越來越激烈的當下,哪怕標準化成績、GPA和文書樣樣出色,申請者也可能不幸淪為分母。高含金量的活動和海外學習經歷越來越加分,于是乎,越來越多劍指名校的高中生們開始涌向暑校。
為期兩周的耶魯全球青年學者項目久負盛名,李逸在2013年8月拿到了入場券,至今仍懷念來自全世界的同窗伙伴。今年,YYGS新增了一門“科學、政策與創新”課程,并將在中國篩選出最多60名高中生申請者,錄取結果已經出 爐。
YYGS每年在全球只錄取600名學生,項目總監Ted Wittenstein希望通過親自走訪中國高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學生。今年訪華時,他接受了《留學》雜志的專訪。
YYGS在中國通常與公立學校直接聯絡,有時也會選擇贊助方,為學生提供學費。兩周4500美元(約合28000人民幣)的學費確實昂貴,不過相對于均價4萬起的暑期名校游學,顯然超值。而且耶魯不希望因為費用原因把足夠優秀的學生拒之門外,所以會以助學金的形式減免貧困學生的費用。
Ted Wittenstein告訴《留學》雜志,他來到中國,是因為既然這一項目是面對全世界的高中生,那么他就有責任讓更多學生知曉這一項目,以便他們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并且讓學生們知道,參與這一項目不僅僅對申請耶魯這樣的頂尖名校有幫助;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參與該項目的中國學生表現令人吃驚,他甚至期待在未來能走入中國二三線城市的中學,發掘更多杰出的潛在申請者。
在同《留學》雜志暢談時,Ted Wittenstein不吝表達對中國學生的贊美,他也不認為追求商業成功和財富就是功利化的表現。在談及中國學生的普遍表現時,Ted Wittenstein很謹慎地承認,中國學生還有很大的前進空間,尤其是需要獨立的思想和更多的擔當,更多地參與公益活動。
為了保證Ted Wittenstein的本意,以下采用對話體還原《留學》雜志與他的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