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今朝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
高校周邊食品安全調查研究
尹今朝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
針對高校周邊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本文以各大高校周邊的食品衛生情況,以及高校學生為調研對象,通過調查分析大學生對學校周邊食品的消費依賴度和安全關注度情況,反應高校周邊食品安全隱患,進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為更好改善食品衛生環境提供依據。
食品安全 調查研究
近年來,我國高校不斷合并和擴大招生,但食堂的配套建設沒有跟上,且高校食堂的菜式種類單一,就餐時間限制性強。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周邊的餐飲企業隨之興起,但是這背后卻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問題。有些“黑快餐”以營利為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衛生方面很多都做的不到位,無基本的衛生防護措施,甚至沒有營業許可。針對高校周邊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本文以浙江省內主要的大學城為調研區域,以問卷調查為主要形式,運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學校周邊食品的消費情況和大學生對食品的安全關注度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議方案。
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67份,回收有效問卷447份,有效比例95.72%,另有88份網上調研問卷經過人工篩選,選取有代表性問卷83份,涉及浙江所有8個高校聚集地,包括經濟發達地區,中等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
調查發現,進入大學以來,只有9.4%的大學生是每天都在學校食堂吃飯,39.9%經常不在學校食堂吃,10.7%的人每天都不在學校食堂吃飯,另外接近90%的人群的用餐依靠大學城周邊的各類攤販、飯館。
再者是對校外食品消費情況,據統計,花費在百元以上的達到人數最多,有36.5%,而五十元以上百元以下的其次達到30.0%。十元以下的僅有6.9%。
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校外食品,且在校食堂消費較少,甚至不在食堂用餐,這反映出了部分大學生飲食不是非常健康。
大學生們對校外食品安全狀況了解多少呢?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據表1顯示,對此關注度一般的人數最多,達到49.9%,而幾乎不關注的僅有3.1%。
另外,針對于對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的認可程度,就調查統計結果顯示,4.7%不關心,僅有4%的人認為是安全的,而認為還好的高達50.6%,另外40.7的則是覺得不安全。既然大家都有普遍關注食品安全,且對校外食品安全認知度這么低,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選擇校外就餐呢?
首先從年齡上分析,從相關性分析來看,年級在很大程度上對于高校大學生有很大影響,對“是否經常在食堂吃飯”以及“是否認為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有顯著影響,見表2年齡與食品安全性的相關性。
其次是對于食品添加劑的了解,表3顯示,不了解的人僅占總人數的6.5%,而有了解的人中有7.6%是非常了解、48.8%了解一般,另外37.1%了解較少,由此可得,大家對食品添加劑的了解情況較好,清楚食品添加劑對于人身體的影響。

表1 對于食品安全你關注的多嗎

表2 年齡與食品安全性的相關性

表3 對于食品添加劑你的了解程度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校園周邊食品是較為受到學生信賴的,甚至是了解食品安全方面內容的學生。在偶爾關注或者幾乎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學生中,對于校外販賣食品的認可度更高。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鑒于調查人群的片面性,且僅限于大學生中,很少是專修食品安全相關專業的,也就是說,大家對于食品安全了解度還是處于一個較低的階段,即使懵懵懂懂,這就直接導致了部分對食品安全問題有關注的同學盲目信賴于個別看似安全的食品。
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的源頭管理。要加強食品質量檢測工作,嚴格把好食品原料質量關、食品添加劑關、從源頭上確保食品安全。衛生監督部門要對學校食品衛生加強監督管理,尤其是對學校周邊餐飲業的監督。
其次要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科學意識和責任意識。一方面在各大高??梢圆扇≈v座和選修課的形式,請一些權威的專家以系為單位在校學習,給同學們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
最后提高高校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水平必然離不開廣大高校學生的主動參與,因而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開展也需要調動廣大高校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高校學生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良性發展。
[1]孫麗革.切買加強學校周邊食品妥全監管的建議.中國工商報,2007年11月15日第A03版.
[2]牛澤釗,歸毅.淺談如何緩解高校學生校外攤點就餐現象.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
[3]謀林,朱勝.學生就餐的食品衛生安全現狀與管理對策.現代預防醫學,2007(12).
[4]周佩,謝合明.高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J].當代經理人,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