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袁利
從悲劇怨偶看交際智慧
◎樊袁利
文學經典中有許多悲劇怨偶,《飄》中的斯卡利特和瑞特當仁不讓。瑪格麗特·米切爾在對這對怨偶的愛情、婚姻描寫中展示了她作為女性特有的才華與視角。斯卡利特與瑞特的愛情讓人癡迷羨慕,卻也讓人唏噓不已,深陷其中久久不能釋懷。
《飄》 怨偶 交際智慧
斯卡利特和瑞特第一次見面是在十二橡樹的烤肉宴上,當時的斯卡利特漂亮迷人,正躊躇滿志用盡心思迷住在場的每一位男性,瑞特也不例外。當他看到這位郡里公認的美人兒既有勇氣又有主見而且還性格坦率不加掩飾,就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她。第二次見面時,斯卡利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位17歲的年輕小姐已經與歡樂絕緣了。但瑞特看出了她心中的渴望,邀請她領舞,替他打開寡婦的地獄之門,將她解放了出去。斯卡利特和瑞特成了情人關系,在這來來往往的交際中,瑞特始終是處于上風的,占主導地位的。
他來時不打招呼,走時不說再見。斯卡利特對于這個年長的情人像個無助的孩子似的難以掌握和控制。斯卡利特下定決心再也不和這個不可理喻修養極差的人打交道了,可是她在他沉靜的微笑和慢條斯理的話語面前手足無措,因為她以前從沒遇到過如此難對付的人,她的武器諸如蔑視冷酷和謾罵現在都派不上用場了,無論說什么都羞辱不了他。
瑞特深深地愛著斯卡利特,可是瑞特對待愛情的方式總是給斯卡利特不屑和輕蔑的感覺,讓斯卡利特難以把握。瑞特從來沒向她示過愛,沒有任何她熟悉的男人為她的魅力傾倒的行為,不像個戀愛的樣子,而且仿佛看透了她想讓他拜倒在她膝下的一切花招,絕不上當。在斯卡利特看來,瑞特仿佛以他高大俊美的體魄,黑眼睛中的嘲諷和傲慢向她挑戰,讓她下決心把他降服。他們每一次的交際都像是一場決斗,往往以斯卡利特的氣得說不出話來而結束,每次瑞特總是無所謂地自嘲自笑匆匆離開。斯卡利特一直都沒有聽懂他的話,一直被年少時的夢想所誤導,因此一直沒有明白自己的真愛所在。
但是瑞特心里卻渴望得到斯卡利特,在戰火紛飛的亞特蘭大淪陷當晚,瑞特為她冒險偷馬并把她們送到安全地帶;在探監事件中,瑞特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出獄后瑞特第一時間詢問斯卡利特的困境。在隨后的日子里瑞特看著斯卡利特一天天忙著兜攬生意,默默地陪著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的斯卡利特為她趕馬車,但是瑞特知道他對斯卡利特的愛是不能讓她知道的,所以瑞特用一種狡猾而傲慢的態度對待愛情,讓斯卡利特始終難以確信他的愛。
在他們來之不易的婚姻生活中,瑞特卻成了一個受害者。在新婚蜜月旅行期間僅僅因為斯卡利特不知不覺的一聲嘆息就讓他受到傷害,因為他太了解斯卡利特了,明白她嘆息的原因是希望緊緊擁抱她的人是阿希禮。在新居落成之后斯卡利特的周圍聚集了一群新朋友時,他們的和睦相處漸漸被激烈的爭吵所取代。瑞特一直都隱瞞自己對斯卡利特的愛,一直都努力讓斯卡利特相信他和她結婚僅僅是為了得到她而又沒有其他的辦法,就像他曾經想得到那個妓女一樣。這讓斯卡利特感到一種侮辱。在通奸事件過后,瑞特喝醉了有過一次真情的流露:而我被你拒之門外是因為我太粗俗,不能與你的高雅相匹配——因為你不想再生孩子。這件事情使我的心里多么難受啊,親愛的寶貝,這使我多么傷心啊,他也承認他嫉妒阿希禮,并且犀利地指出如果斯卡利特能給他半個機會稍微有點覺悟,他們的婚姻就會非常的幸福,比大多數夫妻過得更好。斯卡利特沒有醒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她對阿希禮固執的愛,二是由于瑞特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式。對于斯卡利特,瑞特一直都沒有道歉,只是保持禮貌和客氣;斯卡利特也沒有及時讓瑞特明白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他們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彌補了。最終在邦妮死亡的事件中,兩人徹底地形同陌路了。兩個傷心欲絕的父母沒有相互安慰卻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像兩只受傷的刺猬一樣互相傷害著對方。這時他們的婚姻和感情已經結束了。
他們兩人之間缺乏溝通,雖然是兩個人性格相似,卻在內心相互揣測,尤其是瑞特,他總是以為他很了解她就對她肆意揣測,他不再是那個對事得心應手,對人逢場作戲的深諳處事之道的理想的男性角色了,他因愛而變得卑微起來,他敏感自私,多愁善感,在對斯卡利特的感情上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總是指責對方沒有給他機會,但是瑞特有沒有給斯卡利特了解他的機會呢?沒有,他唯恐斯卡利特知道他的愛,怕斯卡利特知道他的軟肋并以此來欺侮他。而斯卡利特自己對阿希禮執著又固執的愛使她喪失了判斷力,再加上瑞特的種種行為也讓她自己受到了傷害。這兩位人中龍鳳雖然都是生活和命運的強者,但在婚姻生活中卻成了缺乏交際智慧的弱者。這應該是一部愛的寓言,告誡人們不要自以為是地去揣度他人的想法,不要以為一切都不會變化,也不要對自己的感受保持沉默,適時溝通,把握時機,且行且珍惜。
[1]瑪格麗特·米切爾。飄(上下)[M].(王惠君,王惠玲譯)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