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燊
關于微電影的藝術創作探析
◎李 燊
微電影作為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信息傳播方式,以其微時長、微周期等特征迅速成為網絡傳播的熱門話題。“電影是生活的漸行線”,微電影的創作是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本文對微電影概念和微電影藝術特征進行了闡述,并對微電影的藝術創作進行了探析。
微電影 藝術創作 敘事形式 特征 概念
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微電影在網絡上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重點。微電影又名微型電影,主要播放于各種新型平臺,內容涉及幽默搞怪、公益、商業以及時尚等方面。
1.微電影敘事形式獨特
微電影因受時間限制,往往采用簡單易懂的敘事手法使故事的情節得到高度的濃縮,利用恰當的賣點來調動觀眾的情緒,以便于觀眾迅速地進入電影之中。可以說優秀品質的微電影有時比一部普通電影的要求還要苛刻。
2.微電影發展空間巨大
微電影在反映大眾真實生活的同時,喚起了大家對一些社會事件的評判,激發人們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判斷,引起情感共鳴。我們經常見到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微電影在網絡上爆紅,網民點擊量巨大。這些微電影與那些投資上億,卻收獲甚微的電影有著巨大的差別,這恰恰說明了微電影潛在的發展與創作空間。
3.實時性與交互性的糅合
微電影在網絡上的快速發展與微電影的制作周期是離不開的。微電影具有耗時較短和高度提煉的特點,在濃縮的電影情節中給了人們很大的熟悉感和認同感,有利于引起人們的共鳴。而實時性為微電影的發展做足了前期性的鋪墊。2010年的《私心門》在網絡上火了一把,它主要講述了一起新浪微博被泄密的感情故事。此電影本是在公司年會上自娛自樂的一部微電影,一方面由于該題材與當時的社會微博泄密事件相融合;另一方面因為電影中眾多的穿幫鏡頭和不確定的結局給人們留下了口實,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成為倍受追捧的微電影之一。微電影受到歡迎的深層次意義在于,微電影突破了傳統電影的藝術表達形式,不再苛求與傳統電影的靜態展現方法,改變了觀眾被動接受的局面;在以網絡為基礎的平臺下他們主動地參與到電影的制作中,甚至根據自己的喜好而設置故事情節,使眾多人員參與到了電影的制作中,這是電影藝術前所未有的創舉。
電影來源于自然與生活,導演不可能靠天馬行空的想象來完成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微電影也是如此。微電影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通過藝術的表達方式來創造“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既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內容,也有我們不同于現實而又好奇的一面,這是電影創作的內質,也是微電影創作的深刻意義。
1.微電影邏輯思維關聯性
邏輯思維是一種復合人為定制的思維規則和思維形式的一種表現形式。通常而言,我們經常把邏輯思維稱之為“閉上眼睛的思維”或者“抽象思維”。微電影引導觀眾在現實中踐行一定有意義的活動,人們通過微電影里面展現出的貼近現實的故事形象,引起在抽象思維上對人生意義的反思。微電影就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加入了藝術創作元素,最終呈現在視頻載體上,引起大家在思考上的共鳴,也就是達到了邏輯思維的共性,實現了最初創作的根本目的。
2.微電影創作心理締結關聯性
微電影所呈現的內容可以說是導演或者編劇的一種心理展現,但是觀眾在看完之后也會形成自己的心理反應。當然在微電影形成的過程中,為使微電影具有比較完整的情節,難免會形成構建人自身的心理趨向,這種心理趨向與微電影的內部情緒、節奏、人物心理以及創作技巧等有一定的關系。微電影的創作人心理、受眾群體心理和情節構成心理之間相互締結與關聯成為一種藝術創作靈魂。因為無論在心理上如何去關聯,它都是一種抽象的表現,都需要藝術去進行形象化,所以說微電影創作的靈魂需要藝術去表達和呈現。
3.微電影的敘事鋪張關聯性
微電影力求在有限的時間里表現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微電影中的鋪張是指敘事的全面展開,該起的地方一定要起,該落的地方一定要落。但并不是說微電影故事的開始至結束都要比較細致地展開對故事的闡述,而是要講究在節點的選擇與轉接的關聯性,所謂的節點,就是故事中現實內容部分的若干個敘事組成的匯聚點。那么如何在敘事的過程中有效地把各個節點巧妙地聯合起來,是進行創作的重點與難點。比如在敘事的過程中人物的個性特點展現不足,人物情感表現力不足,情緒未達頂點中途夭折,聲音運用不夠到位等問題必須注意。只有避免了如此種種弊病,微電影才有不斷的創新。
微電影藝術形式是影視藝術不斷發展之后的一個新的突破,以其短小精悍的經典方式表達多元化的精神內涵。未來時代,微電影藝術創造需要不斷凝聚濃厚的生活人文思想,與時代氣息銜接,才能展現出信息時代這一獨特傳播方式的魅力。
[1]孟志軍,微電影的傳播學解析[J].新聞界.2011(08)
[2]汪黎黎,新媒體電影初探[J].新聞愛好者.2011(17)
[3]李會娜,微電影:凱迪拉克的廣告新嘗試[J].中國廣告。2011(08)
(作者單位:重慶電視臺電視節目制作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