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望
[摘 要]東夷文化目前是指分布在以今天山東及其鄰近為中心的中國東部地區(qū)的這一帶的文化。東夷文化在我國先秦時代的文化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其在我國古代的社會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著重講述在考古學的視角下對于東夷文化的分析,希望有助于促進我國考古界對于中原文化的探索。
[關鍵詞]東夷文化;考古分析;社會發(fā)展
目前從考古界的研究來看,東夷文化在中國古代一直與中原地區(qū)有著密切的往來,在先秦時期經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發(fā)展,后來成為了山東的龍山文化。只是不管怎樣的發(fā)展,東夷文化對于我國古代多元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后來東夷文化與華夏文化不斷的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如今大一統(tǒng)的文化。對于東夷文化的考古研究有利于我們探索多元一體的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過程。
一、考古學分析東夷文化
1、東夷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東夷文化的發(fā)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然后融入到華夏文明中,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經過考古學的挖掘和研究我們知道,東夷文化經歷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以及夏商西周時期的岳石文化、珍珠門文化、南黃莊文化等一脈相傳的文化,則是我們定義的東夷文化的發(fā)展歷程。[1]
2、后李文化
(1)概述
1988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淄博臨淄李官莊遺址發(fā)現(xiàn)了后李文化,后在由于多處發(fā)現(xiàn)后李文化,面對著遺存的后李文化的獨特面貌,我們將這種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現(xiàn)象稱為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的房屋的平面形狀多為長方形,房子的面積比較大,室內存在組合灶等。墓葬多為豎穴,葬穴內幾乎沒有隨葬品。后李文化的陶器,制作方式比較原始,并且陶器上的紋飾以素面為主等。后李文化的器具多以石器為主,其中有打磨過的也有沒有打磨的,但是以打磨過的石器為主,并且后李文化中已經存在釜,不得不說是后李文化時代的一大進步。
(2)考古學分析
考古學分析后李文化是比北辛文化更為原始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并且其中有很多的方面表現(xiàn)出北辛文化的特點,因此,可以推斷,后李文化是北辛文化的前身??墒俏覀兺ㄟ^歷史學知道,一種文化的進步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產生,畢竟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所促使的,因此我們只能斷定后李文化是北辛文化的一種主要來源。
例如,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由于少數(shù)民族不斷地入侵中原大地,給中原文化帶來了沖擊,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與中原文化進行融合,然后促進了中原文化的發(fā)展。同理,對于北辛文化而言,后李文化就如魏晉時期的中原文化,融合了其他的文化之后,演變成北辛文化。[2]
3、大汶口文化
(1)概述
大汶口文化的命名是在80年代初,在經歷了多處的考古研究我們知道在屬于山東龍山文化系統(tǒng)之前有一種文化,它與大汶口文化有著相似之處,但是又比大汶口文化先進,比龍山文化落后,因其很多的遺址出土于大汶口北岸,因此,被命名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黑陶為主,并且陶器上出現(xiàn)了少量的紋飾,以劃紋、弦紋等為主,并且那時已經出現(xiàn)了彩陶,這是大汶口文化的一大進步。墓葬中出現(xiàn)了多人二次合葬墓以及成人二人墓,但是秉承著后李文化的傳統(tǒng),隨葬品并不是很多。
(2)考古學分析
通過對于大汶口文化的考古,我國考古界分析,大汶口文化時期社會的生產水平得到了提高,社會的組織結構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應該出現(xiàn)了社會分化,部落應該已經產生了。社會的性質由于社會分化、社會生產水平的進步,因此大汶口時代的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
根據(jù)史料記載以及考古學界的推測,大汶口文化應該主要屬于蚩尤部落的文化。根據(jù)史料記載蚩尤的部落在那個時代位于少皋地域,這個地域主要是指今天的豫東、魯西南一帶,也就是東夷文化的地域,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大汶口文化隸屬于蚩尤部落。
當然東夷文化還包括山東龍山文化階段、岳石文化、南黃莊文化階段等等,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二、考古學分析東夷文化的整體特征
通過上述考古學分析我們知道東夷文化不同時期的發(fā)展變化有著許多共同的特征,正式這些特征讓我們整理出東夷文化的整個發(fā)展脈絡。
1、共同的活動地域
從上文的考古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東夷文化的發(fā)展地域主要集中在山東及其附近。因為在這個地域,它的地理環(huán)境是比較穩(wěn)定的,因此,對于文化發(fā)展的土壤,數(shù)千年來基本不變,這樣就有利于東夷文化在這里一脈相承下來,促進當?shù)氐纳鐣洕陌l(fā)展。
2、有著前后相繼并且序列較為完整的考古學文化
從上文我們知道,自后李文化開始東夷文化就有著完整的文化演變歷程,中間幾乎沒有隔斷,這也就說明了先秦時代山東地域還是相對比較平靜的,文化幾乎沒有中斷,這對于后來與中原文化的融合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中華文明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先秦時期的東夷文化前后相繼也有利于文化的向前發(fā)展,相信,這是這種不間斷的文化,使得當時的東夷文化一定是先進的,對于東夷這里的部落來說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后來的中原文化融合中,東夷文化才能夠對中原文化的形成產生重大作用。
3、東夷文化各階段有著共同的文化習俗
通過考古我們發(fā)現(xiàn)東夷文化的很多遺跡中,人們的風俗習慣有著相似之處。例如,不論是后李文化,還是大汶口文化中出土的墓穴中很少有隨葬品,并且墓穴多為豎葬形式,并且器物組合的形式也比較相近。例如,陶器均以素面磨光為主,進行局部裝飾,裝飾的紋絡多以簡單為主等。
三、結束語
上文通過對東夷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東夷文化的特點進行了考古學方面的探析,我們可以知道,東夷文化這個中國先秦時期重要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作用。東夷文化在后來與中原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兩個文化集團并不是非常和諧的,它們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在在相互磨合中交融,可想而知東夷文化在華夏文明的進程中扮演了怎樣重要的角色。因此,對于東夷文化進行考古學的分析,對于我們認識華夏文明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雅峰.華夏、東夷、苗蠻[D].山西大學2011(01):10-11.
[2]霍蕾.商墓隨葬品的擺放位置研究[D].鄭州大學2012(11):12-14.